一种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1435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建筑物的外墙围护结构采用隔音保温的绿色环保材料制造,而为了进一步的美化环境,现有技术中通常还在建筑外墙上栽种植物。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采用外墙悬挂花盆,将植物栽种在花盆中,再将花盆固定在外墙上。然而,采用花盆栽种植物的方法,需要在外墙上悬挂众多花盆,施工过程繁琐,且与外墙连接不够可靠,由于需要大量分散的花盆,使得建筑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及其施工方法,实现简化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的施工过程并降低建筑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包括:支撑框架和土工填充墙,所述土工填充墙包围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外周侧壁,所述土工填充墙由多层填土层堆积而成,所述填土层包括土工包裹层和填充在所述土工包裹层中的土,所述土工包裹层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土工包裹层为土工格栅、土工布或土工膜。

进一步的,所述土工包裹层整体呈环形带结构或呈袋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的外部套设有网套,所述网套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土工包裹层连接固定在所述网套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点,所述土工包裹层连接固定在所述固定点上。

进一步的,所述填土层中位于内侧的土为压实土层,所述填土层中位于外侧的土为种植土层。

进一步的,填土层中布设灌溉系统,所述灌溉系统包括水泵和灌溉管路,所述灌溉管路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灌溉管路分布在不同高度位置处的所述填土层上。

进一步的,部分相邻的两层所述填土层之间设置有水平向隔水层,所述隔水层上下形成独立的灌溉单元,所述灌溉单元中设置有竖向设置的第一吸水带和横向设置的第二吸水带,隔水层内外两侧部分上包形成类似于水槽的结构,竖向设置的第一吸水带下部埋入隔水层形成的类似于水槽的结构中,并通过毛细作用吸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的施工方法,采用上述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该施工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基础施工:挖建地基,并在地基上搭建支撑框架;

步骤2、土工填充墙施工:在支撑框架的周围铺设土工包裹层并与支撑框架可靠连接,然后,就地取土并将土填充到土工包裹层中形成填土层,在压实完成的填土层上继续铺设土工包裹层并填充土形成新的填土层;重复上述铺设土工包裹层和填土的操作直至堆积的填土层达到设定高度形成土工填充墙;

步骤3、绿化施工:在土工填充墙上种植植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具体为:在土工填充墙的外表面直接喷播绿化;或者,在土工填充墙中设置种植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及施工方法,通过采用支撑框架作为房屋的整体承重结构,支撑框架外连接土工填充墙作为外墙围护结构,土可以就地取材,绿色环保且隔音、防潮效果好,并且,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调节土工填充墙的厚度,从而可以直接在土工填充墙上栽种植物,外墙围护结构与垂直绿化同步施工,而无需额外采用花盆进行种植,实现周边围护结构及屋顶全部绿化,同时该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结构刚柔相济,抗震效果好;并且其利用自动灌溉和毛细技术,降低了维护成本,加之其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造价低,施工速度快,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实施例中滴灌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图3中,1~支撑框架,11~固定点,12~网套, 2~土工填充墙,21~填土层,211~土工包裹层, 212~压实土层, 213~种植土层,214~吸水带,215~隔水层,3~滴灌系统, 31~水泵,32~灌溉管路,321~灌溉主管,322~灌溉支管,323~滴头或滴箭,4~门窗,5~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包括:支撑框架1和土工填充墙2,所述土工填充墙2包围在所述支撑框架1的外周侧壁,所述土工填充墙2由多层填土层21堆积而成,所述填土层21包括土工包裹层211和填充在所述土工包裹层中的压实土层212和种植土213,所述土工包裹层211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1上。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通过支撑框架1作为房屋的主要支撑结构,而采用土工填充墙2作为房屋的外墙,其中,土工填充墙2采用房屋所在地的土就地取材即可,采用土工包裹层211将土包裹住并固定在支撑框架1上形成外墙,而由于房屋的外墙本身就是由土制成,可以直接在土工填充墙2中栽种植物5,而无需采用悬挂的方式,简化了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的施工过程并降低了建筑成本。其中,土工包裹层211可以为土工格栅、土工布或土工膜,而土工包裹层211整体呈环形带结构或呈袋状结构,而在房屋的门窗4位置将不采用填土层21进行填充。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填土层21与支撑框架1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支撑框架1的外部套设有固定点11和网套12,所述网套12固定在所述固定点11上,所述土工包裹层211连接固定在所述网套12上。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房屋的整体结构强度,并同时满足栽种植物的要求,所述填土层21中位于内侧的土为压实土层212,所述填土层21中位于外侧的土为种植土层213,压实土层212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保温性能,提高了房屋的整体结构强度并能起到冬暖夏凉的功能,而种植土层213可以预先混合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基质,更方便用户或建筑者在其中栽种植物。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还包括灌溉系统3,所述灌溉系统3包括水泵31和灌溉管路32,所述灌溉管路32与所述水泵31连接,所述灌溉管路的支管322分布在不同高度位置处的所述填土层21上。具体的,灌溉系统可以实现自动灌溉,水泵31将水注入到灌溉管路32中,而灌溉管路32可以包括灌溉主管321、灌溉支管322、滴头或滴箭323,土工填充墙2外层垂直向设置灌溉主管321,垂直向灌溉主管321连接水平向灌溉支管322,灌溉支管322上设置有滴头或滴箭323。其中,为了解决垂直绿化持水困难的难题,实现持续供水,用毛细灌溉技术对植物持续供水,即在土工填充墙2分层施工过程中,填土层21竖向每堆叠至0.5-1.0米时,则在上层的填土层21设置隔水层215,隔水层215内外两侧部分上包形成类似于水槽的结构,隔水层215将土工填充墙2分隔成上下多个独立灌溉单元,每个独立灌溉单元具有多层填土层21,使得部分相邻的两层所述填土层21之间设置有隔水层215,并且,每个灌溉单元竖向每隔0.5米设置宽度为0.1米的吸水带214,吸水带214分为竖向设置的第一吸水带和横向设置的第二吸水带,吸水带214采用多孔吸水材料制成(例如:硅藻泥等多孔材料),竖向设置的第一吸水带下部埋入隔水层形成的类似水槽的结构中,并通过毛细作用吸水。毛细灌溉通道吸水带214通过毛细作用可自动持续对植物进行供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的施工方法,采用上述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该施工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基础施工:挖建地基,并在地基上搭建支撑框架;

步骤2、土工填充墙施工:在支撑框架的周围铺设土工包裹层并与支撑框架可靠连接,然后,就地取土并将土填充到土工包裹层中形成填土层,在压实完成的填土层上继续铺设土工包裹层2并填充土形成新的填土层;重复上述铺设土工包裹层和填土的操作直至堆积的填土层达到设定高度形成土工填充墙;

步骤3、绿化施工:在土工填充墙上种植植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具体为:在土工填充墙的外表面直接喷播绿化;或者,在土工填充墙中设置种植袋。

本发明提供的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施工方法,通过采用支撑框架1作为房屋的整体承重结构,支撑框架1外围被土工填充墙2包裹住,而土工填充墙2是由填充有土的土工包裹层211堆积而成,土可以就地取材绿色环保,并且,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调整土工填充墙2的厚度,从而可以直接在土工填充墙2上栽种植物5,而无需额外采用花盆进行种植,实现简化土工垂直绿化生态房屋的施工过程并降低建筑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