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站空冷器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3574发布日期:2019-08-09 21:58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增压站空冷器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降噪技术,尤其是一种输气管道增压站的大型空冷器机组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工程的站场、阀室的内部经常使用到柴油机、联动机、发电机、增压机、空冷器等机泵设备。机泵,尤其是大型机泵在运行期间经常产生较大噪音。这些噪音错综复杂,相互影响,产生的噪音主要以机房为中心,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四周辐射传播,具有中低频声波特点,波长较长,方向性弱,衰减消失缓慢。噪音对机泵操作区域范围内环境及各工作岗位的影响,常常超过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音卫生标准》及《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中低于 85dB 的规定要求。而且由于其运行工作经常位于室内,噪音对负责运行维护的人员容易产生长期的噪音污染和危害。在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中此类设备的噪音治理问题一直困扰着相关运营单位。运行单位一般采取对机泵设备进行降噪改造、对操作间厂房进行吸声处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等措施来降低噪音,然而这些措施起到的作用比较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站空冷器降噪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增压站空冷器降噪装置,包括侧面吸隔声层及顶面消声装置,所述侧面吸隔声层由外往内依次设置有镀锌钢板、离心玻璃棉、吸声布、穿孔镀锌钢板、吸声材料,所述侧面吸隔声层通过钻尾螺丝固定在钢檩条上,所述侧面吸隔声层下端设有百叶式通风消声器,所述顶面消声装置包括钢结构檩条、复数个消声柱,所述复数个消声柱呈矩阵式排列安装在钢檩条上,所述侧面吸隔声层内侧设有逃生通道以及与逃生通道连接的逃生楼梯。

作为优选,所述侧面吸隔声层包括空冷器左右及后侧面的吸隔声层。

作为优选,所述百叶式通风消声器采用三层百叶式消声器并列安装,保证进风要求的同时增大消声量。

作为优选,所述消声柱的上端面为平面,下端面为弧形面,降低风阻。

作为优选,所述百叶式通风消声器包括两端的立槽及安装在两端立槽之间的百叶片。

作为优选,所述百叶片包括由外往内依次设置有铝合金板、离心玻璃棉、吸声布、铝合金穿孔板。

作为优选,所述百叶片的横截面为双面弧形面,降低风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降低空冷器机组的运行噪声和保护机组运行维护人员的目的,有效地阻隔了大型空冷器机组运行噪声对周边居住环境的影响。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可靠、降噪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增压站空冷器降噪装置,包括侧面吸隔声层及顶面消声装置1,其中侧面吸隔声层包括左侧面隔声层2、右侧面隔声层3和后侧面隔声层;

所述左侧面隔声层2、右侧面隔声层3和后侧面隔声层的结构是由从外往内依次设置有镀锌钢板、离心玻璃棉、高效吸音玻纤纸、镀锌穿孔板及吸声材料。侧面吸隔声层有效吸收和反射机泵直达噪声,阻止噪声外泄;所述侧面吸隔声层通过钻尾螺丝固定在钢檩条上,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吸收噪声效果好等优点。所述侧面吸隔声层下端设有三层结构的百叶式通风消声器10,通风消声器10作用是保证空冷器所需冷却风的进风要求,同时消除空冷器噪声向外扩散,起到通风和消声的作用,所述百叶式通风消声器10包括两端的立柱及安装在两端立槽之间的百叶片,百叶片的横截面为双面弧形面,双面弧形面的百叶片能够让通风的风阻更小;所述百叶片包括由外往内依次设置有铝合金板、离心玻璃棉、吸声布、铝合金穿孔板。

所述顶面消声装置1包括钢结构檩条、复数个消声柱13,所述消声柱13的上端面为平面,下端面为弧形面,所述复数个消声柱13呈矩阵式排列在钢檩条上,所述侧面吸隔声层内侧设逃生通道以及与逃生通道连接的逃生楼梯。

所述增压站空冷器降噪装置的制作安装方法:

A、首先制作左侧面隔声层、右侧面隔声层和后侧面隔声层,其结构依次由镀锌钢板、离心玻璃棉、吸声布、镀锌穿孔板复合而成;及制作顶面消声柱和百叶式通风消声器待用;

B、制作及搭建空冷器降噪装置所需钢结构,包括安装吸隔声层所需的檩条、安装消声柱所需的钢结构檩条、逃生通道及楼梯等;

C、在地面左右侧及后侧面设置水泥基层,把百叶式通风消声器安装在水泥基层上,在百叶式通风消声器上面安装吸隔声层;

D、通过钻尾螺丝将左侧面隔声层、右侧面隔声层、后侧面隔声层及吸隔声模块固定在钢结构檩条上,同时侧面隔声层下端面与百叶式通风消声器上端面密封贴合;再把复数个消声柱呈矩阵式排列固定在顶部钢结构檩条上;前侧面敞开面对厂房;

D、在后侧面吸隔声层(墙)上至少留有三个通道门以及与其通道门连接的楼梯;

E、安装完成后进行声学测试,测试符合要求后即可投入使用。

但是,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