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型材吊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3497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线形型材吊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领域的吊顶安装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线形型材吊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线形型材吊顶是一种装饰性的垂帘型吊顶天花,其线条明快飘逸,整体通透、祥和、色泽丰富、层次分明、美观大方、线条简洁且经久耐用,通风效果好且装拆灵活,选用适当的高度,以适当视觉角度,能产生幕布效果,使得设计变化万千,效果美观。同时,可根据用户要求调整视觉高度,有利于空间的灯光效果以及消防喷淋,空调系列等设施的安装。广泛适用于走廊、酒吧、商场、写字楼、图书馆、会所、广场、会展中心、地铁站和机场等场所。目前在建筑安装施工领域,对天花吊顶特别是线形型材天花的安装,多采用吊杆吊挂主龙骨,然后是安装副龙骨,最后是安装线形型材。但是,这种安装结构在面对顶面内设备管线排列较多或者顶面具有有大型设备或大型灯箱等情况时,会因为吊杆无处生根或不宜排列吊杆而使得安装和拆卸变得十分麻烦,同时由于设备及灯箱需要经常检修或更换,这种安装结构也会给设备维修带来麻烦;另外,在一些地震多发地区,或者是当应用于地下场所,例如地铁站时,对于吊顶的抗地震性能要求就较高,而目前的这种吊挂形式的安装结构,在出现地震时,很容易出现垮塌,从而给人员和财产带来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替代吊挂形式且具有抗震性能的线形型材吊顶安装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线形型材吊顶安装结构,其包括:型材单元,其固定安装于墙顶面,该型材单元具有外板和内板,该外板上开设有通孔,该内板上固定设置有正对该通孔的弹性件;杆体,其端部插入通孔内并顶住和压缩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即通过将杆体以插入形成单元的通孔内并压缩内板上的弹性件的安装方式,利用弹性工作原理,使得弹性件的作用力可以作用于杆体的端部,使得杆体稳固在稳定的位置,同时地铁场所的震动及轻微的地震会对弹性件产生压缩并带来杆体的少量位移,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杆体最终会回到原来的稳固平衡状态。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替代原先的吊挂安装方式,减少了吊筋及主、副龙骨的安装,给顶部灯具及其他设备的安装创造了有利空间,实现型材的快速拆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施工速度,利于标准化作业,同时节省维修费用并缩短维修工期,规避后期因人为损坏或维修造成拆卸的风险,且拆卸过程中自身及对其他型材无损坏,可以实现快速且无损的恢复。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作如下改进: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型材单元具有外层和内层,该外层具有第一底板,该第一底板的两端折弯形成上述的外板,该内层具有第二底板,该第二底板固定于第一底板上,该第二底板的两端折弯形成上述的内板。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利于形成外板和内板的安装位置,从而实现杆体的稳固安装,提高形成整体的抗震性能。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外板的自由端向型材单元的内侧形成第一折弯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形成型材单元与墙顶面的连接面,使得型材单元与墙顶面的连接更为稳固。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内板的自由端向通孔的方向形成第二折弯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使得内层更为稳固地安装于外层内。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内板上固定设置有十字形的固定件,弹性件通过该固定件固定设置于内板上。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利用十字的安装原理,使得弹性件的底部可以更为稳固地安装于内板上,同时也可以便于弹性件以套装的方式安装于固定件上。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弹性件为塔簧。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杆体与型材单元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通孔的内壁上固定覆有减震圈。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防止因震动而使型材单元与杆体产生摩擦发出异响,同时也可以限制杆体的位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线形型材吊顶安装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一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线形型材吊顶安装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另一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的线形型材吊顶安装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型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线形型材吊顶安装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弹性件与固定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型材单元11.外层111.第一底板112.外板113.通孔114.第一折弯部115.减震圈12.内层121.第二底板122.内板123.弹性件124.第二折弯部125.固定件2.杆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如图1-4所示,在本发明的线形型材吊顶安装结构的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其包括:型材单元1,其固定安装于墙顶面(未示出),该型材单元1具有外板112和内板122,该外板112上开设有通孔113,该内板122上通过螺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设置有正对该通孔113的弹性件123,该弹性件123具体可以弹簧、塔簧和弹性垫等部件,其中塔簧较为优选;杆体2,其端部插入通孔113内并顶住和压缩弹性件123。通过将杆体以插入形成单元的通孔内并压缩内板上的弹性件的安装方式,利用弹性工作原理,使得弹性件的作用力可以作用于杆体的端部,使得杆体稳固在稳定的位置,同时地铁场所的震动及轻微的地震会对弹性件产生压缩并带来杆体的少量位移,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杆体最终会回到原来的稳固平衡状态。因此,本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替代原先的吊挂安装方式,减少了吊筋及主、副龙骨的安装,给顶部灯具及其他设备的安装创造了有利空间,实现型材的快速拆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施工速度,利于标准化作业,同时节省维修费用并缩短维修工期,规避后期因人为损坏或维修造成拆卸的风险,且拆卸过程中自身及对其他型材无损坏,可以实现快速且无损的恢复。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线形型材吊顶安装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型材单元1具有外层11和内层12,该外层11具有第一底板111,该第一底板111的两端折弯形成外板112,该内层12具有第二底板121,该第二底板121固定于第一底板111上,该第二底板121的两端折弯形成内板122。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利于形成外板和内板的安装位置,从而实现杆体的稳固安装,提高形成整体的抗震性能。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线形型材吊顶安装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外板112的自由端向型材单元1的内侧形成第一折弯部114。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形成型材单元与墙顶面的连接面,使得型材单元与墙顶面的连接更为稳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线形型材吊顶安装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内板122的自由端向通孔113的方向形成第二折弯部124。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使得内层更为稳固地安装于外层内,例如第二折弯部124与外板112形成固定连接。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线形型材吊顶安装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内板122上通过螺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设置有十字形的固定件125,弹性件123通过该固定件125固定设置于内板上。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利用十字的安装原理,使得弹性件的底部可以更为稳固地安装于内板上,同时也可以便于弹性件以套装的方式安装于固定件上。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线形型材吊顶安装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通孔113的内壁上固定覆有减震圈115。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防止因震动而使型材单元与杆体产生摩擦发出异响,同时也可以限制杆体的位移。其中,1.型材单元11.外层111.第一底板112.外板113.通孔114.第一折弯部115.减震圈12.内层121.第二底板122.内板123.弹性件124.第二折弯部125.固定件2.杆体。下面结合图1-4所示介绍本发明的线形型材吊顶安装结构的优选安装方式:1)在型材单元1的两侧的外板112沿正中间位置间隔150mm开直径比圆通(即杆体2,在此以圆通举例)直径稍微大1mm的圆孔(即通孔113),在正对圆孔的内板122上使用螺丝和固定片125将塔簧(即弹性件123)固定牢固,将减震圈115安装在圆孔上,型材单元1利用吊筋或钢架固定牢靠设计位置;2)两端头封堵、长度比两型材型材单元1间距大40mm的圆通,安装时圆通的一端先插进带有减震圈115的圆孔中挤压塔簧并缩短至少40mm,然后使另一头插进另一端的带有减震圈115的圆孔中,根据力的平衡原理,两端塔簧保持每端保持压缩20mm的工作状态;3)重复步骤2),直至圆通全部安装就位,至此完成了整个安装过程。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