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墙渗水修复新工艺。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物由于施工过程中工人业务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施工工序及技术细节处理不到位等原因,外墙渗漏成了许多高层建筑物的通病,由于外墙墙皮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脱落等现象,雨水通过墙体外层细小裂纹、裂缝处进入外墙保温层夹层内,造成保温层材料吸水直至饱和,然后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渗透,从而造成了墙内发生滴水、发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外墙渗水修复新工艺,可修复外墙墙皮出现开裂、脱落的部位,防止雨水通过墙体外层细小裂纹、裂缝处进入外墙保温层夹层内,经过渗透,导致的墙内发生滴水、发霉等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外墙渗水修复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检查:对楼体外墙面自上而下全面进行检查,确定渗水部位;
2.标记:对发现的外墙保温有松动、裂缝较为严重的渗水部位进行标记;
3.清理:对外墙面的浮土和杂物、快要脱落的外墙墙皮、裂纹处的杂物,要进行彻底清除;
4.加固:将标记有外墙保温松动的部位,清除、更新、粘合、使用外墙保温层固定螺栓进行加固处理;
(5)堵洞:对于1-10mm的裂纹或孔洞使用防水胶进行灌注处理;
(6)堵漏:将处理后的外墙及保温层加固部位出现的裂纹使用K11和混合砂浆进行堵漏处理;
7.渗透:使用外墙弹性透明防水胶对外墙渗水部位进行涂刷处理,按照胶和水1:4的比例混合搅匀,均匀的涂刷在裂纹、裂缝、孔洞已堵漏的部位;使用鬃刷横竖反复涂刷,让弹性透明防水胶渗进墙体内,起到打底作用;
8.保护:使用弹性防水透明胶,按照胶和水1:2的比例混合搅匀,直接对渗水部位进行反复涂刷;均匀的保护已打底部分,起到进一步渗透加固作用;
9.增厚:使用弹性防水透明胶,按照胶和水1:1的比例混合搅匀直接对渗水部位进行反复涂刷,起到防水表层面增厚作用;
10.封面:直接使用弹性防水透明胶,对渗水部位进行反复涂刷,起到封死墙面作用。
进一步的,堵漏处理使用的混合砂浆按照的比例(水泥:石灰膏:细沙为1: 0.57: 6.07);堵漏处理使用使用K11防水涂料和混合砂浆按照1:1比例搅拌后进行操作,K11防水涂料执行国家标准JC/T984-2005《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标准。
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防止雨水通过墙体外层细小裂纹、裂缝处进入外墙保温层夹层内,造成保温层材料吸水直至饱和,然后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渗透,防止造成了墙内发生滴水、发霉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外墙渗水修复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检查:对楼体外墙面自上而下全面进行检查,确定渗水部位;
2、标记:对发现的外墙保温有松动、裂缝较为严重的渗水部位进行标记;
3.清理:对外墙面的浮土和杂物、快要脱落的外墙墙皮、裂纹处的杂物,要进行彻底清除;
4.加固:将标记有外墙保温松动的部位,清除、更新、粘合、使用外墙保温层固定螺栓进行加固处理;
5.堵洞:对于1-10mm的裂纹或孔洞使用防水胶进行灌注处理;
6.堵漏:将处理后的外墙及保温层加固部位出现的裂纹按照K11防水涂料和混合砂浆按照1:1比例搅拌后进行操作,混合砂浆的比例(水泥:石灰膏:细沙为1: 0.57: 6.07);
7.渗透:使用弹性透明防水胶对外墙渗水部位进行涂刷处理,按照胶和水1:4的比例混合搅匀,均匀的涂刷在裂纹、裂缝、孔洞已堵漏的部位;使用鬃刷横竖反复涂刷,让弹性透明防水胶渗进墙体内,起到打底作用;
8.保护:使用弹性防水透明胶,按照胶和水1:2的比例混合搅匀,直接对渗水部位进行十倍范围内无死角的反复涂刷;均匀的保护已打底部分,起到进一步渗透加固作用;
9.增厚:使用弹性防水透明胶,按照胶和水1:1的比例混合搅匀直接对渗水部位进行十倍范围内无死角的反复涂刷,起到防水表层面增厚作用;
10.封面:直接使用弹性防水透明胶,对渗水部位进行十倍范围内无死角的反复涂刷,起到封死墙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