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启闭式屋面泄暴通风天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3113阅读:1352来源:国知局
平移启闭式屋面泄暴通风天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屋面通风采光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平移启闭式屋面泄暴通风天窗。



背景技术:

工业厂房为排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粉尘、气体污染物,消除余热余湿,满足生产人员的作业通风和采光环境需求,包括在易燃易爆生产厂房的屋面泄暴功能应用,近年来大量设计采用具有自然通风和采光节能功效的薄型屋顶通风装置,例如公开号为CN201106910Y公开了一种“方型采光通风器”,公开号CN 203687277 U公开的一种屋面通风装置,CN102269460A公开了一种“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等。大量应用证明这些薄型通风装置不具有完全的结构防雨雪功能,在疾风暴雨时雨水会飘漏到底部通风口进入室内,冬季关闭的阀板上更是容易飘雪积雪,造成阀板融雪漏水现象。

为此,公开号为CN103206762 A的“结构防水型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在通风结构内增加隔板、排水槽等防雨雪措施。而公开号为CN 203846698 U的“屋面薄型通风排烟装置”则是将底部平移式阀板设置了收水装置,证明装置不仅需要关闭阀板防雨雪,而且需要对飘落到阀板上面的雨、雪水进行收集以免渗漏进室内。上述改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风装置的防雨雪功能,但是这些技术措施都无例外的增加了通风装置结构的复杂性,大大降低了装置的通风性能。

实际上,是阀板设置在通风装置底部的技术不合理造成上述相关薄型屋顶通风装置的多方面使用功能问题:阀板关闭不具有阻止雨雪进入通风装置功能,大量雨、雪倒灌进入通风装置内积聚需要排出产生的渗漏问题;通风装置空间狭小造成阀板难以维护检修问题;水平设置的采光阀板长期积灰无法清扫造成采光功能失效问题。

特别的,阀板设置在通风装置底部,容易发生使用损坏掉落建筑内的危险,不符合建筑设计安全要求;而当发生泄暴破坏时更容易发生掉落进室内造成二次伤害危险,技术上不符合建筑防爆、泄暴安全要求;平移式阀板关闭后形成泄暴开启和破坏的结构阻碍,不符合泄暴结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阀板关闭后密封性能好,能够避免雨雪进入通风天窗内部,阀板维护检修方便、安全,不会发生积灰影响采光功能,易于泄暴破坏,且通风效果好的平移启闭式屋面泄暴通风天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移启闭式屋面泄暴通风天窗,包括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是由多个组合构架通过多根纵杆连接而成,组合构架通过多组底座固定在屋面结构上,在支撑结构四周设有外护板,其特殊之处是:每个组合构架是由并列均布且与每组底座对应的多个主支架和设置在相邻二个主支架之间的剪刀连杆连接而成,在支撑结构上位于多个组合构架的主支架上、下端分别设有上层挡雨板和排水槽,在支撑结构上位于多个组合构架的剪刀连杆上面分别设有中层挡雨板,中层挡雨板与两侧的上层挡雨板和排水槽的两侧边缘相互重叠,在支撑结构上位于每个上层挡雨板上方分别设有可水平滑动的平移式阀板,平移式阀板滑出后可将相邻上层挡雨板之间的通风口关闭,能够完全阻隔雨雪进入通风天窗内部。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支撑结构内靠近每个组合构架处分别设有传动连杆,每根传动连杆通过多个立柱与上方的多个所述平移式阀板连接,在支撑结构上对应每根传动连杆的下面分别设有多个支撑滑轮,用于支撑传动连杆及上方的平移式阀板往复滑动。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支撑结构内位于其中一根传动连杆的一端设有阀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传动连杆并带动多个平移式阀板往复滑动。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排水槽呈V字形且两侧带有竖直的翻边,排水槽的开口角度为120-160度,用于实现该通风天窗的集排水功能,并能够减小通风涡流阻力,提高通风性能。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中层挡雨板呈V字形且两侧带有向下倾斜的翻边,用于实现集排水功能,以防止雨水大量向底部排水槽汇集形成排水飞溅和渗漏。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支撑结构内位于相互对应的上层挡雨板和排水槽之间设有隔板或隔网,用于将支撑结构分割成多个通风单元,并能阻挡雨水在该通风天窗内的横向飘散。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平移式阀板开启时位于相邻的上层挡雨板上面,平移式阀板关闭后能够将相邻上层挡雨板之间的通风口完全密封。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阀板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驱动,该电动推杆采用设置于屋面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供电,以减少复杂的电源布置。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上层挡雨板、中层挡雨板、外护板和平移式阀板为轻质的采光板制成,以提高该通风天窗的采光效果,易于泄暴破坏,防止泄暴破坏的二次伤害。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上层挡雨板、外护板和平移式阀板为复合保温板制成,以提高该通风天窗的防寒、防结露效果。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中层挡雨板为脊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平移式阀板设置在通风天窗上层挡雨板上部,具有控制挡雨板间通风口开度调节防雨雪功能,平移式阀板关闭后密封性能好,能够完全阻隔雨雪、沙尘进入通风天窗内部积聚在中层挡雨板和排水槽内,能够有效的防止阀板渗漏雨水和融雪渗漏问题。

2、平移式阀板设置在通风天窗上层挡雨板上部,安装和维护检修方便、安全,解决了阀板设置在通风天窗内部和底部,由于空间狭小无法维护检修问题。

3、平移式阀板设置在通风天窗上层挡雨板上部,采光板能够得到自然风力和雨水的清洗而保持透光率,从而避免了设置在通风天窗排水槽底部的平移式阀板由于长期积灰无法清扫所造成的采光功能失效问题。

4、平移式阀板设置在通风天窗上层挡雨板上部,易于泄暴破坏,不会发生使用损坏和泄暴破坏掉落室内造成二次伤害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平移式阀板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去掉左侧外护板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平移式阀板关闭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组合构架1,主支架2,剪刀连杆3,排水槽4,屋面结构5,泛水板6,外护板7,通风口8,上层挡雨板9,中层挡雨板10,平移式阀板11,立柱12,传动连杆13,阀板驱动装置14,隔板或隔网15,底座16,支撑滑轮17,纵杆1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平移启闭式屋面泄暴通风天窗,包括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是由多个组合构架1通过多根纵杆18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而成,本实施例以三个组合构架1为例。三个组合构架1通过多组底座16固定在屋面结构5上,在支撑结构四周围设有外护板7。

每个组合构架1是由并列均布且与每组底座16对应的多个主支架2和设置在相邻二个主支架2之间的剪刀连杆3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本实施例中每个组合构架1以六个主支架2为例,其中五个主支架2形状相同且左右对称,第六个主支架2为其余主支架的一半。与所述五个主支架2对应的每组底座16是由二根梯形梁对称连接而成且形成一个锥面支撑,与第六个主支架2对应的底座16是由一根梯形梁构成。

在支撑结构上位于多个组合构架1的主支架2上、下端分别固定有上层挡雨板9和排水槽4,所述上层挡雨板9为平板状,排水槽4固定在对应的主支架2与底座16之间,所述排水槽4呈V字形且两侧带有竖直的翻边,排水槽4的开口角度为120-160度,用于实现该通风天窗的集排水功能,并能够减小通风涡流阻力,提高通风性能。

在支撑结构上位于多个组合构架1的剪刀连杆3上面分别固定有中层挡雨板10,中层挡雨板10与两侧的上层挡雨板9和排水槽4的两侧边缘相互重叠。所述中层挡雨板10呈V字形或脊形,本实施例中该中层挡雨板10呈V字形且两侧带有向下倾斜的翻边,用于实现集排水功能,以防止雨水大量向底部排水槽4汇集形成排水飞溅和渗漏。支撑结构上位于中层挡雨板10的上方即相邻上层挡雨板9之间分别形成通风口8。

在支撑结构内位于相互对应的上层挡雨板9和排水槽4之间固定有竖直布置的隔板或隔网15,用于将支撑结构分割成多个通风单元,并能阻挡雨水在该通风天窗内的横向飘散。在支撑结构四周下端位于排水槽4下方分别设有泛水板6,用于将雨水排到屋面上。

在支撑结构上位于每个上层挡雨板9上方分别设有可水平滑动的平移式阀板11,平移式阀板11滑出后可将相邻上层挡雨板9之间的通风口8关闭,能够完全阻隔雨雪进入通风天窗内部。在支撑结构内靠近每个组合构架1处分别设有传动连杆13,每根传动连杆13通过多个立柱12与上方的多个平移式阀板11固定连接,在支撑结构上对应每根传动连杆13的下面分别安装有多个支撑滑轮17,每根传动连杆13支撑在对应的多个支撑滑轮17上,用于支撑传动连杆13及上方的平移式阀板11往复滑动。

在支撑结构内位于其中一根传动连杆13的一端设有阀板驱动装置14,用于驱动传动连杆13并带动多个平移式阀板11往复滑动。本实施例所述阀板驱动装置14为电动推杆驱动,所述电动推杆一端铰接在支撑结构上、另一端铰接在传动连杆13的一端。该电动推杆采用设置于屋面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供电,以减少复杂的电源布置。所述平移式阀板11开启时位于相邻的上层挡雨板9上面,平移式阀板11关闭后能够将相邻上层挡雨板9之间的通风口8完全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上层挡雨板9、中层挡雨板10、外护板7和平移式阀板11为采光板制成,以提高该通风天窗的采光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上层挡雨板9、外护板7和平移式阀板11为复合保温板制成,以提高该通风天窗的防寒、防结露效果。

通风时,电动推杆处于缩回状态,使平移式阀板位于右侧相邻的上层挡雨板9上方。此时通过通风口8以及中层挡雨板10与两侧的上层挡雨板9和排水槽4形成的排风通道实现通风。当遇到雨雪天气时,通过电动推杆推动与其连接的传动连杆13,从而带动多个平移式阀板11水平移动将通风口8同时关闭即可。

应用时,由于平移式阀板启闭都处于通风天窗上部,平移式阀板能够得到自然风力和雨水的吹洗,避免积灰保持透光率以保证采光功能。同时,上部的平移式阀板,易于泄暴开启和破坏,不会掉落进建筑内造成二次伤害。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