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岗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碰撞交通岗亭。
背景技术:
岗亭,英文名字为Watch House,字面理解就是岗哨工作的小房子。在车场管理中,岗亭常常也称之为收费亭,是停车场管理人员收取停车费的工作场所,除此以外还可用作小区保安门卫值班室,在部队是士兵站岗的 地方,内部配置收费电脑等收费平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岗亭作为一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产物, 在社会和生活中逐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维护社会治安和梳理社会环境秩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岗亭的方便使得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近年来, 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崛起,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也随之建立起来。公路网已经遍布中国的各个角落。 在公路的建设的过程中, 因为大量的资金投入, 公路收费站也随之大量出现了。但是高速公路收费站又往往是交通事故高发地带, 导致收费站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既要满收费亭正常的工作要求, 还要在发生碰撞时还要保证收费亭内工作人员的安全的岗亭极具市场前景。现有的岗亭大都体积大,成本高,而且安全性能差,不舒适,所以我们需要一款新型的岗亭来解决上述问题,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碰撞交通岗亭,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碰撞交通岗亭,包括固定轴、交通灯、负氧离子发生装置、空气滤清装置、缓冲装置、制冷装置、摄像头、排风扇、岗亭主体、制热装置,所述岗亭主体的顶端固定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方设有隔热仓,2个所述摄像头分别设置在隔热仓的左侧和右侧,所述交通灯设置在岗亭主体的左侧,所述固定轴设置在交通灯的右端,所述交通灯通过固定轴与岗亭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负氧离子发生装置固定在岗亭主体内部左侧的表面,所述空气滤清装置设置在负氧离子发生装置的下方,所述排风扇设置在岗亭主体右侧的表面,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岗亭主体中部的表面,所述制冷装置固定在岗亭主体的底端,所述制热装置固定在制冷装置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空气滤清装置通过电线与负氧离子发生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热仓的顶端设有防雨棚。
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设有3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防碰撞交通岗亭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而且更加的舒适、安全;制冷装置和制热装置的设置使得能够在不同的季节都可以享受舒适的温度,给人们的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缓冲装置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在车子碰撞时进行缓冲,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空气滤清装置和负氧离子发生装置的设置能够使得岗亭内部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空气质量,使得工作人员感到舒适;摄像头的设置能够实时记录过往车辆的情况,为人们的工作提供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固定轴;3、交通灯;4、负氧离子发生装置 ;5、空气滤清装置;6、缓冲装置;7、制冷装置;8、车轮; 9、隔热仓;10、摄像头;11、排风扇;12、岗亭主体;13、制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碰撞交通岗亭,包括固定轴2、交通灯3、负氧离子发生装置4、空气滤清装置5、缓冲装置6、制冷装置7、摄像头10、排风扇11、岗亭主体12、制热装置13,所述岗亭主体12的顶端固定有顶盖1,所述顶盖1的上方设有隔热仓9,所述隔热仓9的顶端设有防雨棚,2个所述摄像头10分别设置在隔热仓9的左侧和右侧,所述交通灯3设置在岗亭主体12的左侧,所述固定轴2设置在交通灯3的右端,所述交通灯3通过固定轴2与岗亭主体12固定连接,所述负氧离子发生装置4固定在岗亭主体12内部左侧的表面,所述空气滤清装置5设置在负氧离子发生装置4的下方,所述空气滤清装置5通过电线与负氧离子发生装置4电性连接,所述排风扇11设置在岗亭主体12右侧的表面,所述缓冲装置6设置在岗亭主体12中部的表面,所述缓冲装置6设有3个,所述制冷装置7固定在岗亭主体12的底端,所述制热装置13固定在制冷装置7的右侧。
工作原理:该防碰撞交通岗亭工作时,首先交通灯3进行交通的指引,摄像头10进行实时情况的拍摄,人们打开空气滤清装置5和负氧离子发生装置4来进行空气的更换和清新,还可以通过排风扇11来进行换气,人们根据不同的温度来调节制热装置13和制冷装置7,使得达到舒适的温度,当有车子不小心撞上来的时候,缓冲装置6能够很好的保护里面工作人员的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