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阳角装饰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基于保温和外观的考虑,建筑物的内、外墙现基本上都要施予装饰,也即是在墙体上铺设装饰板。现有技术中安装布置装饰板的墙体主要呈现的是一种平整状,这样结构较为单一,为此,申请人在先申请了名称为“墙体装饰板的安装组件”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的安装组件在实际应用时可使装饰的大平面墙体看起来凹凸有致,美感好,从而有效丰富了装饰板的安装效果。但是,针对阴角、阳角部位的墙体来说,目前市场上还未见到有凹凸结构是装饰板的安装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可靠的阳角装饰板的安装结构,且该安装结构可以使得阴角部位的墙体看起来凹凸有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阳角装饰板的安装结构,对应构成阳角的墙面一、二上分别布置有装饰板一、二,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彼此扣接的扣件一、二,扣件一、二中的至少一个扣件与墙面一或二的墙体相连,扣件一、二上分别设置有卡接固定装饰板一、二的一侧端边的卡槽一、二,调节扣件的尺寸或者其与墙体的连接位置以实现各装饰板一、二分别上下凹凸布置在墙面一、二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扣件一、二不仅可以有效地将墙面一、二上的装饰板一、二实施卡接固定,同时还可以使得各装饰板一、二以凹凸的姿态布置在墙面上,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改变扣件的相应尺寸,通过调节扣件与墙体的位置关系来实现装饰板的凹 凸安装布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牢靠,且使得安装装饰板后的阳角部位的墙面凹凸有致,美感强,品位高。
附图说明
图1、2分别是扣件一、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凹装饰板一、二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凸装饰板一、二的安装示意图;
图5凹凸装饰板的配合安装简示图;
图6是图5的E向示意图;
图7是图6的F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阳角装饰板的安装结构,结合图1和5所示,对应构成阳角的墙面一、二A、B上分别布置有装饰板一、二C、D,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彼此扣接的扣件一、二10、20,扣件一、二10、20中的至少一个扣件与墙面一或二A、B的墙体相连,扣件一、二10、20上分别设置有卡接固定装饰板一、二的一侧端边的卡槽一、二11、21,调节扣件的尺寸或者其与墙体的连接位置以实现各装饰板一、二C、D分别上下凹凸布置在墙面一、二A、B上。具体3-5是水平剖视墙体的示意图,也就是说,通过调节扣件的尺寸或者其与墙体的连接位置可以实现各装饰板一C上下凹凸布置在墙面一A上;通过调节扣件的尺寸或者其与墙体的连接位置可以实现各装饰板二D上下凹凸布置在墙面二B上。结合图中所示可以看出,采用扣件一、二10、20不仅可以有效地将墙面一、二A、B上的装饰板一、二C、D实施卡接固定,同时还可以使得各装饰板一、二C、D以凹凸的姿态布置在墙面上,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改变扣件的相应尺寸,也可以如图3-4所示,通过调节扣件与墙体的位置关系来实现装饰板的凹凸安装布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使得安装装饰板后的阳角部位的墙面凹凸有致,美感强,品位高。
具体的方案为,如图1-4所示,所述扣件一10包括基板12,基板的一侧板面与墙面二B平齐且相连,基板12延伸至墙面一、二A、B交接位置的板边处设置有立板13,立板13与扣件二20相扣连,立板13位于墙面一、二A、B交接处的外部的板边上设置有L形折板14,L形折板14与立板13围合构成卡接装饰板一C的卡槽一11,且卡槽一11的开口方向垂直指向墙面二B所在的平面,如此通过卡槽一11可以有效地将装饰板一C位于阳角处的一侧端边实施卡接。另外,为了给立板13与扣件二20相扣连提供足够的空间,也可以在基板12延伸至墙面一、二A、B交接位置的板边先设置有第一立板16,第一立板16与立板13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通过过渡板17连接。
结合图1、3-4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实现各装饰板一C以凹凸的结构布置的墙面一A上,实际上就是调节卡槽一11与墙面一A之间的间隔距离即可,距离小,安装的装饰板一C呈凹状布置;距离大,安装的装饰板一C呈凸状布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可以加工不同尺寸的基板12,以调节基板12位于墙面一、二A、B交接位置的板边与墙面一A之间的距离即可。优选的,如图1-7所示,基板12远离墙面一A的板边处向垂直且远离墙面二B的方向延伸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通过L形连接件30与墙面二B螺钉连接,安装凹装饰板一C1状态下,L形连接件30和墙面二B这两者的螺钉连接位置与墙面一A的距离为s1;安装凸装饰板一C2状态下,L形连接件30和墙面二B这两者的螺钉连接位置与墙面一A的距离为s2,所述s1>s2,通过调节L形连接件30和墙面二B这两者的螺钉连接位置,这样即可实现卡槽一11与墙面一A之间的间隔距离的调节,非常方便。
具体的,如图1-7所示,扣件二20包括与立板13平行且倒扣连接的扣板22,扣板22上的倒扣槽22a的槽口指向远离墙面二B的方向,扣板31上位于倒扣槽22a所指方向的板边处设置有直板23,直板23远离墙面二B的板边处设置有底板24、且底板24和扣板22分置于直板 23的两侧,底板24远离直板23的板边上设置有挡板25,挡板25、底板24和直板23围合构成装饰板二D的卡槽二21,且卡槽二21的开口方向垂直指向墙面一A所在的平面,如此通过卡槽二21可以有效地将装饰板二D位于阳角处的一侧端边实施卡接。
基于同样的道理,为使各装饰板二D以凹凸的结构布置的墙面二B上,实可以通过调节扣件二的相应板体尺寸以调节卡槽二21与墙面二B的距离即可,优选的,如图1-7所示,挡板25与底板24相连的板边处连接有L形板体26,L形板体26与挡板25围合构成卡接凸装饰板二D2的卡槽27,卡槽27与卡槽二21的槽长、槽口方向均一致,也就是说,扣件二上同时布置有共壁且槽长、槽口方向均一致的卡槽27和卡槽二21,卡槽27和卡槽二21这两者与墙面二B的距离相异,具体是卡槽27与墙面二B的距离大于卡槽二21墙面二B的距离,这样当布置凹装饰板二D1时,其位于阳角位置处的端边通过卡槽二21卡接固定;当布置凸装饰板二D2时,其位于阳角位置处的端边通过卡槽27卡接固定。总体上来看,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安装结构不仅固定装饰板的可靠性高,安装方便,且安装的装饰板与扣件之间的结构紧凑合理,同时还使得安装装饰板后的阳角部位的整体墙面看起来凹凸有致,美感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仅给出了凹装饰板一、二C1、D1总体上位于同一水平面处的示图,以及凸装饰板一、二C2、D2总体上位于同一水平面处的示图,实际安装时可以重新布置装饰板的凹凸分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