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间和有水间门口部位交接处的防水构造
【专利摘要】无水间和有水间门口部位交接处的防水构造,包括钢筋砼楼板,钢筋砼楼板一侧设置第一平面,钢筋砼楼板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交界处为垂直上升沿,第一平面上设置垫层,垫层的上部设置过门石,本实用新型在无水间门口部位设置Z形不锈钢板带,门口石材或瓷砖过门石压住Z形不锈钢板带的折边板,Z形不锈钢板带有效隔断卫生间地面垫层的水向与无水间地面之间的渗透,有效防止门口部位的木地板或地毯发生霉变,也能防止门口部位的大理石地面产生返碱现象。
【专利说明】
无水间和有水间门口部位交接处的防水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构造,具体地说是一种无水间和有水间门口部位交接处的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0002]卫生间等有水间的防水隔离层施工完成后,需在防水隔离层上面做1:2水泥砂浆保护层,保护层上面采用干铺工艺铺贴地面砖。因有水间门口部位防水隔离层的高度过低,造成有水间地面砖的干硬砂浆垫层与临近无水间的门口部位的楼面垫层联通,当有水间在持续有水状态下,水会通过干硬砂浆垫层向无水间地面渗透,引起门口部位的木地板或地毯发生霉变。当临近的无水间为石材地面时,在长期有水的情况下可能产生返碱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水间和有水间门口部位交接处的防水构造,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水间和有水间门口部位交接处的防水构造,包括钢筋砼楼板,钢筋砼楼板一侧设置第一平面,钢筋砼楼板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平面,第一平面高于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交界处为垂直上升沿,第一平面上设置第一垫层,第一垫层的上部设置过门石,第二平面的上部设置找平层,找平层的上部设置防水保护层,防水保护层的上部设置第二垫层,第二垫层的上部设置地砖,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交界处设置Z形不锈钢板带,Z形不锈钢板带的下折边位于第二平面与找平层之间,Z形不锈钢板带的中部与垂直上升沿贴合,Z形不锈钢板带的上折边与第一垫层配入口 ο
[0005]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Z形不锈钢板带的下部安装钢钉,钢钉钉在第二平面上。所述Z形不锈钢板带的上部一侧设置折边板,折边板的一侧与过门石配合。所述找平层与防水保护层之间设置防水隔离层,防水隔离层的一侧与Z形不锈钢板带的中部贴合。所述折边板的一侧连接波纹板。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无水间门口部位设置Z形不锈钢板带,门口石材或瓷砖过门石压住Z形不锈钢板带的折边板,Z形不锈钢板带有效隔断卫生间地面垫层的水向与无水间地面之间的渗透,有效防止门口部位的木地板或地毯发生霉变,也能防止门口部位的大理石地面产生返碱现象。本实用新型的找平层能够使地砖层铺设平整。本实用新型的防水保护层可以有效防止有水间的水分渗漏。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ο
[0008]标注说明:I过门石2垫层3钢筋砼楼板4折边5Z形不锈钢板带6钢钉7防水隔离层8地砖9第二平面10垫层11防水保护层12找平层13第一平面14波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无水间和有水间门口部位交接处的防水构造,如图1所示,包括钢筋砼楼板3,钢筋砼楼板3—侧设置第一平面13,钢筋砼楼板3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平面9,第一平面13高于第二平面9,第一平面13与第二平面9交界处为垂直上升沿,第一平面13上设置第一垫层2,第一垫层2的上部设置过门石1,第二平面9的上部设置找平层12,找平层12的上部设置防水保护层11,防水保护层11的上部设置第二垫层10,第二垫层10的上部设置地砖8,第一平面13与第二平面9交界处设置Z形不锈钢板带5,Z形不锈钢板带5的下折边位于第二平面9与找平层12之间,Z形不锈钢板带5的中部与垂直上升沿贴合,Z形不锈钢板带5的上折边与第一垫层2配合。本实用新型在无水间门口部位设置Z形不锈钢板带5,门口石材或瓷砖过门石压住Z形不锈钢板带5的折边板4,Z形不锈钢板带5有效隔断卫生间地面第二垫层10的水向与无水间地面之间的渗透,有效防止门口部位的木地板或地毯发生霉变,也能防止门口部位的大理石地面产生返碱现象。本实用新型的找平层12能够使地砖8层铺设平整。本实用新型的防水保护层11可以有效防止有水间的水分渗漏。
[0010]具体实施方法是:根据有水间混凝土楼面距过门石底部的高度以及门口宽度加工Z形不锈钢板带,Z型不锈钢板带下折边与有水间混凝土楼面固定,侧面及上折边用水泥砂浆填实。有水间地面做水泥砂浆找平层后进行防水隔离层的施工,然后在防水隔离层上做保护层和进行地砖铺贴。
[0011]所述Z形不锈钢板带5的下部安装钢钉6,钢钉6钉在第二平面9上。所述钢钉6能够增加Z形不锈钢板带5与钢筋砼楼板3的连接强度。
[0012]所述Z形不锈钢板带5的上部一侧设置折边板4,折边板4的一侧与过门石I配合。所述折边板4可以在施工人员铺设过门石I快速找到Z形不锈钢板带5,使过门石I铺设更加平整。
[0013]所述找平层12与防水保护层11之间设置防水隔离层7,防水隔离层7的一侧与Z形不锈钢板带5的中部贴合。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隔离层7可以增加防水保护层11的防水性,同时可以提尚Z形不镑钢板带5的防水性能。
[0014]所述折边板4的一侧连接波纹板14。本实用新型的波纹板14可以进一步方便施工人员铺设过门石I快速找到Z形不锈钢板带5,使过门石I铺设更加平整。
[00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主权项】
1.无水间和有水间门口部位交接处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砼楼板(3),钢筋砼楼板(3)—侧设置第一平面(13),钢筋砼楼板(3)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平面(9),第一平面(13)高于第二平面(9),第一平面(13)与第二平面(9)交界处为垂直上升沿,第一平面(13)上设置第一垫层(2),第一垫层(2)的上部设置过门石(I),第二平面(9)的上部设置找平层(12),找平层(12)的上部设置防水保护层(11),防水保护层(11)的上部设置第二垫层(10),第二垫层(10)的上部设置地砖(8),第一平面(13)与第二平面(9)交界处设置Z形不锈钢板带(5),Z形不锈钢板带(5)的下折边位于第二平面(9)与找平层(12)之间,Z形不锈钢板带(5)的中部与垂直上升沿贴合,Z形不锈钢板带(5)的上折边与第一垫层(2)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水间和有水间门口部位交接处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Z形不锈钢板带(5)的下部安装钢钉(6),钢钉(6)钉在第二平面(9)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水间和有水间门口部位交接处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Z形不锈钢板带(5)的上部一侧设置折边板(4),折边板(4)的一侧与过门石(I)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水间和有水间门口部位交接处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层(12)与防水保护层(11)之间设置防水隔离层(7),防水隔离层(7)的一侧与Z形不锈钢板带(5)的中部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水间和有水间门口部位交接处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板(4)的一侧连接波纹板(14)。
【文档编号】E04B1/66GK205712517SQ201620462614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0日
【发明人】丁睿健, 耿新华
【申请人】丁睿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