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卡式龙骨。
背景技术:
房屋的室内装修时,都会对天花板进行吊顶装饰,良好合理的吊顶设计,可以弥补原有建筑结构上过高过宽等的不足,还具有分割空间、增强室内装饰效果、丰富室内光源层次以及隔热保温等效果。集成吊顶的安装主要采用轻钢做成的龙骨做成框架,通过螺杆与楼板相连,用以承载固定天花板装饰物。
一般现有技术中采用的龙骨,结构单一,一种主龙骨对应一种副龙骨,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增加了人力。并且龙骨的吊挂孔间距大,在施工时经常出现吊件调节不便,孔位难以对正的情况,给施工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式龙骨,能卡接两种不同规格的副龙骨,适用于不同环境的安装要求,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将圆孔与椭圆形孔间隔设置,可以使得吊件前后能调整的幅度更大,更利于施工。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卡式龙骨,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二侧板的上端设有弧形槽、凹槽以及若干用于卡接副龙骨的卡接部,弧形槽与设置在弧形槽两侧的卡接部构成第一倒钩结构,凹槽与设置在凹槽两侧的卡接部构成第二倒钩结构;第二侧板的结构与第一侧板相同;底板上设置有若干圆孔,相邻圆孔之间设有一个椭圆形孔。
优选的,卡接部的顶端为半圆形。
优选的,第一倒钩结构用于卡接宽度为50mm的副龙骨。
优选的,第二倒钩结构用于卡接宽度为60mm的副龙骨。
优选的,弧形槽和凹槽的两侧均设置有翻向内侧的倒钩。
优选的,卡式龙骨的端部小于另一端端部。
优选的,卡式龙骨开口从下到上逐渐增大。
优选的,底板呈圆弧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弧形槽和凹槽的两侧设置卡接部,能卡接两种不同规格的副龙骨,适用于不同环境的安装要求,节约了生产成本。
2、通过将圆孔与椭圆形孔间隔设置,可以使得吊件前后能调整的幅度更大,更利于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式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式龙骨的仰视图;
其中,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底板;4、倒钩;5、卡接部;6、弧形槽;7、凹槽;8、椭圆形孔;9、圆孔;10、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提供了一种卡式龙骨,包括底板3、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第二侧板2的上端设有弧形槽6、凹槽7以及若干用于卡接副龙骨的卡接部5,弧形槽6与设置在弧形槽6两侧的卡接部5构成第一倒钩结构,凹槽7与设置在凹槽7两侧的卡接部5构成第二倒钩结构;第二侧板2的结构与第一侧板1相同;底板3上设置有若干圆孔9,相邻圆孔9之间设有一个椭圆形孔8,圆孔9与椭圆形孔8间隔设置,可以使得吊件前后能调整的幅度更大,更利于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实施例,卡接部5的顶端为半圆形;第一倒钩结构用于卡接宽度为50mm的副龙骨,第二倒钩结构用于卡接宽度为60mm的副龙骨;弧形槽6和凹槽7的两侧均设置有翻向内侧的倒钩4;卡式龙骨的端部10小于另一端端部,卡式龙骨开口从下到上逐渐增大。底板2呈圆弧形,能增大卡式所龙骨承受的压力。
该卡式龙骨的底板3宽度为22mm,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高度为37mm;卡式龙骨从下至上开口逐渐增大;卡式龙骨从左至右宽度逐渐减少,当龙骨长度不够时,用于连接两条龙骨以增加长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弧形槽6和凹槽7的两侧设置卡接部5,能卡接两种不同规格的副龙骨,适用于不同环境的安装要求,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