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瓷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5921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瓷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瓷砖。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混凝土墙面没有优异的附着力,水泥砂浆粉刷的墙面上会发生空鼓和裂缝的现象,粘贴瓷砖时,由于瓷砖的背面没有优异的附着力,时间长了容易发生脱落伤人的现象,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在墙面上手工粘贴用力过重或者过轻都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中国专利号:201520278015.4公开了一种瓷砖,在瓷砖背面的四周设置有锐角空间的凸起条和直角梯形的凸起条组成的一圈凸起条,在瓷砖的背面的中间部分设置若干条锐角的凹槽和若干条梯形的凸起条,在若干条锐角的凹槽里面设置“于”字形状的金属条。该方案通过在有锐角空间的凹槽里面插入“于”字形状的金属条的一点,另一端在安装过程中插入预先在墙面上用电锤钻钻出的圆孔里面,在瓷砖和墙面之间灌注水泥砂浆,防止水泥砂浆粉刷的墙面上发生空鼓和裂缝,瓷砖脱落的现象,缺点是,瓷砖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电锤钻预先在墙上打孔,需要的精度要求高才能使瓷砖背面上的金属条插入,因此安装工序复杂,消耗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瓷砖,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瓷砖安装工序复杂、消耗时间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瓷砖,包括瓷砖本体,所述瓷砖本体的背面设置有复数个凹槽,所述凹槽包括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上凹槽的水平开口面积小于下凹槽的水平开口面积,所述瓷砖本体的背面还设置有复数条凸条。

进一步的,所述上凹槽与下凹槽都为圆柱凹槽且旋转轴同轴,所述上凹槽的圆周周长小于下凹槽的圆周周长。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燕尾形凹槽。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瓷砖,通过在瓷砖本体的背面设置上凹槽和下凹槽且上凹槽的水平开口面积小于下凹槽的水平开口面积,使得瓷砖在安装后能紧紧的贴附在墙面上,先通过水泥砂浆涂抹在瓷砖本体的背面,水泥砂浆灌入到凹槽内,再贴在墙面上,通过水泥砂浆灌入凹槽,待水泥砂浆干后形成类似钩状,牢牢钩住瓷砖,解决了瓷砖本体背面附着力差的问题,并且设置凸条可以防止墙面上手工粘贴用力过重或者过轻都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瓷砖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

参考图1与图2,一种瓷砖,包括瓷砖本体1,所述瓷砖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4个凹槽2,所述凹槽2包括上凹槽21和下凹槽22,所述上凹槽21与下凹槽22都为圆柱凹槽且旋转轴同轴,所述上凹槽21的圆周周长小于下凹槽22的圆周周长,所述上凹槽21的水平开口面积小于下凹槽22的水平开口面积,使得瓷砖在安装后能紧紧的贴附在墙面上,先通过水泥砂浆涂抹在瓷砖本体的背面,水泥砂浆灌入到凹槽2内,再贴在墙面上,通过水泥砂浆灌入凹槽2,待水泥砂浆干后形成类似钩状,牢牢钩住瓷砖,解决了瓷砖本体背面附着力差的问题,所述瓷砖本体的背面还设置有4条凸条3,可以防止墙面上手工粘贴用力过重或者过轻都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