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房,特别涉及一种拼装机房。
背景技术:
机房:旧时手工、丝棉织业的工作场所和生产单位的通称;现在指电脑学习室;在IT业,机房普遍指的是电信、网通、移动、双线、电力以及政府或者企业等,存放服务器的,为用户以及员工提供IT服务的地方,现在指,在IT业,机房普遍指的是电信、网通、移动、双线、电力以及政府或者企业等,存放服务器的,为用户以及员工提供IT服务的地方,小的几十平米,一般放置二三十个机柜,大的上万平米放置上千个机柜,甚至更多,机房里面通常放置各种服务器和小型机,例如IBM小型机,HP小型机,SUN小型机,等等,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以及防静电措施都有严格的要求,非专业项目人员一般不能进入,机房里的服务器运行着很多业务,例如移动的彩信、短消息,通话业务等。机房很重要,没有了机房,工作、生活都会受到极大影响,所以每个机房都要有专业人员管理,保证业务正常运行。
还有就是指现在供学习用的电脑的机房,现代机房的环境要求欧横高,灶温度方面,说到温度,一般用的都是空调了。空调用来控制数据中心的温度和湿度,制冷与空调工程协会的“数据处理环境热准则”建议温度范围为20-25℃(68-75°F),湿度范围为40-55%,适宜数据中心环境的最大露点温度是17℃。在数据中心电源会加热空气,除非热量被排除出去,否则环境温度就会上升,导致电子设备失灵。通过控制空气温度,服务器组件能够保持制造商规定的温度/湿度范围内。空调系统通过冷却室内空气下降到露点帮助控制湿度,湿度太大,水可能在内部部件上开始凝结。如果在干燥的环境中,辅助加湿系统可以 添加水蒸气,因为如果湿度太低,可能导致静电放电问题,可能会损坏元器件。
但现有的机房大多体积庞大,因此无法拼装和拆卸,对于机房的移动更是不可能,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能够拼装完成,又能够拆卸,方便移动的机房,它能够随拼装,不仅成本低,而且占地面积小,可以当作临时机房,反复利用,十分方便,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间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拼装机房,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点。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拼装机房,包括外墙板、骨架、挡板、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柱、隔板、放置板、支撑轴、工作台和插板槽,所述外墙板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外墙板顶部设有所述骨架,所述骨架顶部设有若干个所述挡板,四个所述外墙板围成的空间内部设有若干个所述工作台,且所述工作台主要由所述供电柱、所述隔板和所述放置板组成,所述供电柱顶部设有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中部套有所述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外侧设有若干个所述插板槽,底部设有所述支撑轴,所述插板槽内部插有所述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板设有空心杆,且所述空心杆外侧设有若干个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和所述供电柱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杆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轴的直径。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墙板之间通过固定卡扣连接,所述骨架和所述外墙板螺栓连接。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拼装机房,通过外墙板和骨架,能够实现对机房的拼装和拆卸,不仅使机房的造价降低,而且大大减少了机房的占地面积,通过插板槽和支撑轴,能够快速拼装出工作台,而且可以保证其快速拆卸, 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能够给机房供电,从而实现了机房无论在哪临时拼装,都有供电设备来维持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拼装机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供电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拼装机房,包括外墙板1、骨架2、挡板3、太阳能电池板4、供电柱5、隔板6、放置板7、支撑轴8、工作台10和插板槽11,所述外墙板1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外墙板1顶部设有所述骨架2,所述骨架2顶部设有若干个所述挡板3,四个所述外墙板1围成的空间内部设有若干个所述工作台10,且所述工作台10主要由所述供电柱5、所述隔板6和所述放置板7组成,所述供电柱5顶部设有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中部套有所述放置板7,所述放置板7外侧设有若干个所述插板槽11,底部设有所述支撑轴8,所述插板槽11内部插有所述隔板6。
所述放置板7设有空心杆12,且所述空心杆12外侧设有若干个通孔9。
所述支撑轴8和所述供电柱5焊接。
所述空心杆12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轴8的直径。
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墙板1之间通过固定卡扣连接,所述骨架2和所述外墙板1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的拼装机房,通过外墙板和骨架,能够实现对机房的拼装和拆卸,不仅使机房的造价降低,而且大大减少了机房的占地面积,通过插板槽和支撑轴,能够快速拼装出工作台,而且可以保证其快速拆卸,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能够给机房供电,从而实现了机房无论在哪临时拼装,都有供电设备来维持运转。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