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力维修用围栏。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检修、试验时,使用安全围栏将工作区域与临近带电区域进行有效隔离隔,防止工作人员误入带电间隔。现在普通的安全围栏只是简单的起到隔离作用,功能单一。而在电力维修现场环境比较复杂,经常会用到电线,但现场电气设备比较多,而且维修人员来回行走,如果电线随意连接或者随意托在地上,不但不美观,而且容易造成电线破损漏电,严重时会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安全方便的多功能电力维修用围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电力维修用围栏,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两个相间隔的立杆,两个立杆顶部之间连接有中空的主横管,两个立杆底部均设置有底座,所述主横管中部下方连接有圆形的线盒,所述线盒内中心设置有自动卷线轴,所述自动卷线轴上缠绕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两端从线盒内穿出并分别穿入线盒两侧的主横管内,主横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挡盒,导线的两个末端穿出挡盒并分别连接有插座和插头,架体下方设置有工具箱。
上述线盒上端与主横管相连接,并且线盒上端开有与主横管相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两端的主横管上横向设置有两个滑轮,导线从缺口穿出线盒并绕过滑轮穿入主横管内。
上述两个立杆下部之间连接有副横管,所述副横管与主横管之间连接有位于线盒两侧的加强竖杆。
上述挡盒为外端面敞开的长方形盒体,挡盒的内端面中心设置有穿线孔,挡盒体积大于插座和插头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将围栏与外接导线相结合,为维修提供了便利,现场整洁,避免了因导线随意托在地上造成的破损漏电情况,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立杆,3挡盒,4插头,5主横管,6滑轮,7导线,8插座,9加强竖杆,10线盒,11自动卷线轴,12副横管,13工具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电力维修用围栏,包括架体,架体包括两个相间隔的立杆2,两个立杆2顶部之间连接有中空的主横管5,两个立杆2底部均设置有底座1,主横管5中部下方连接有圆形的线盒10,线盒10内中心设置有自动卷线轴11,自动卷线轴11上缠绕有导线7,导线7的两端从线盒10内穿出并分别穿入线盒10两侧的主横管5内,主横管5的两端均设置有挡盒3,导线7的两个末端穿出挡盒3并分别连接有插座8和插头4,架体下方设置有工具箱13。
线盒10上端与主横管5相连接,并且线盒10上端开有与主横管5相连通的缺口,缺口两端的主横管5上横向设置有两个滑轮6,导线7从缺口穿出线盒10并绕过滑轮6穿入主横管5内。两个立杆2下部之间连接有副横管12,副横管12与主横管5之间连接有位于线盒10两侧的加强竖杆9。挡盒3为外端面敞开的长方形盒体,挡盒3的内端面中心设置有穿线孔,挡盒3体积大于插座8和插头4的体积。
其工作原理为:在进行电力维修时,用多个围栏将维修现场围起来,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在需要使用外接电源时,可以将线盒10中的导线7从自动卷线轴11上拉出,如果一个围栏上线盒10内的导线7不够长,可以将相邻的两个围栏上导线7末端的插头4和插座8插接起来使用。滑轮6起到导向和过渡的作用,避免将导线7磨损或折损。工具箱13内可以放置多种工具,以便维修时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因为导线7穿在主横管5内,从而使导线7不用直接托在地面上,避免了绊倒维修人员,也避免了维修人员脚踩造成的导线7破损。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