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4224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



背景技术:

钢结构雷达塔是支撑雷达设备和防护罩的架高钢结构支架,通过雷达塔提升雷达设备,雷达塔一般提升高度为10m~40m,有效避免了周围建筑、树木、山脉等对雷达发射和接受信号的阻挡,是民航或军用航空中监视空中飞行器的重要设备。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高层建筑层出不穷,而雷达设备更新换代周期较慢,一部雷达设备设计使用年限都在20年以上,由于前期规划时难以预计后续周边楼体加高的速度,产生雷达塔高度被后续周边建筑遮蔽的问题,周边建筑的遮挡对雷达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很大影响。为保证雷达设备的正常运行,需重新加高雷达塔或者将雷达移动到其他地址。不管是哪种方案,都需要将雷达塔和其他设备拆掉,并重新进行雷达塔和设备的安装,费工费时费力。

此外,雷达设备需要8年左右大型维护一次,在进行维护时需要将雷达设备等从雷达塔上卸下来,雷达天线自重从2.5吨到8吨左右不等,人力难以完成装卸,需采用大型吊装设备进行施工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以解决雷达塔需要进行高度变化时,必须将雷达塔和其他设备拆掉,并重新进行雷达塔和设备的安装,费工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其包括:

塔体,所述塔体由塔体标准节连接而成;所述塔体标准节的两端设有连接件,用于相邻塔体标准节的对接连接;所述塔体标准节上设有顶升支点;

标准节支撑装置,所述标准节支撑装置设置在塔体的内侧,用于在塔体顶升过程中支撑塔体;所述标准节支撑装置的长度大于塔体标准节的两倍长度;

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用于将塔体由第一高度位置移动至第二高度位置,第一高度位置和第二高度位置的差值大于或等于一个塔体标准节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进一步,所述塔体标准节包括塔体标准节竖杆和塔体标准节横杆,所述塔体标准节竖杆的数量为四个,塔体标准节竖杆的两端设有连接法兰;所述塔体标准节横杆固定连接在相邻的塔体标准节竖杆之间,形成长方体结构的塔体标准节。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进一步,所述塔体标准节还包括斜拉杆,所述斜拉杆斜向连接在相邻的塔体标准节竖杆之间。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进一步,所述标准节支撑装置包括标准节支撑装置竖杆和标准节支撑装置横杆,所述标准节支撑装置竖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标准节支撑装置横杆固定连接在相邻的塔体标准节竖杆之间,形成长方体结构的标准节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进一步,所述标准节支撑装置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连接在标准节支撑装置竖杆与标准节支撑装置横杆之间。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进一步,在两个相邻塔体标准节横杆形成的顶角内测固定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标准节支撑装置竖杆接触,标准节支撑装置竖杆作为滑轮的轨道。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进一步,所述塔体标准节还包括外挂爬梯,所述外挂爬梯用于供雷达维护人员攀爬。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进一步,所述顶升装置包括第一液压千斤顶和第二液压千斤顶,所述第一液压千斤顶的液压缸固定连接在地面基础上,第一液压千斤顶的柱塞与位于塔体底部的第二个标准节的顶升支点接触;所述第二液压千斤顶的液压缸固定连接在地面基础上或雷达塔底部钢制基础墩上,第二液压千斤顶的柱塞与对应的第一液压千斤顶的液压缸外壁铰接。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进一步,所述顶升支点具有球面结构的凹槽,所述第一液压千斤顶的柱塞端头为球面结构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带底部顶升装置的雷达塔,通过配套设备可以对雷达塔进行底部加高,无需拆除顶部雷达设备等,满足了雷达设备的正常运行,也有效的避免了由于规划高度不够,对后续提升雷达塔高度的问题得到解决。

此外,雷达设备需要8年左右大型维护一次,在进行维护时需要将雷达设备等从雷达塔上卸下来,雷达天线自重从2.5吨到8吨左右不等,人力难以完成装卸,需采用大型吊装设备进行施工作业,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将雷达塔整体降低,避免了大型吊装的费用。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塔体及顶升装置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部位的塔体标准节竖杆及顶升支点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位的第一液压千斤顶的柱塞端头示意图;

图5为图2的A-A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部位中的滑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标准节支撑装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利用顶升装置进行标准节顶升前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利用顶升装置进行标准节顶升后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塔体标准节,11、塔体标准节竖杆,12、塔体标准节横杆,13、斜拉杆,14、顶升支点,15、外挂爬梯,16、滑轮,17、连接法兰,18、凹槽;

2、顶升装置,21、第一液压千斤顶,211、第一液压千斤顶的液压缸,212、第一液压千斤顶的柱塞,22、第二液压千斤顶,221、第二液压千斤顶的液压缸,222、第二液压千斤顶的柱塞;

3、标准节支撑装置,31、标准节支撑装置竖杆,32、标准节支撑装置横杆,33、加强杆;

4、雷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的实施例。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其包括:

塔体,所述塔体由塔体标准节1连接而成;所述塔体标准节1的两端设有连接件,用于相邻塔体标准节1的对接连接;所述塔体标准节上设有顶升支点14;图1示出的塔体顶部安装有雷达4。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塔体主体钢材均采用圆钢管,相对于普通角钢或方管,有效降低风荷载20%~40%,节省了材料,塔体质心下移,减小了整体塔架变形,并满足设备使用要求,采用标准节设计方式,杆件可重复利用率高,安装方便。

标准节支撑装置3,所述标准节支撑装置3设置在塔体的内侧,用于在塔体顶升过程中支撑塔体;所述标准节支撑装置3的长度大于塔体标准节的两倍长度;

顶升装置2,所述顶升装置2用于将塔体由第一高度位置移动至第二高度位置,第一高度位置和第二高度位置的差值大于或等于一个塔体标准节1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中,如图2所示,所述塔体标准节1包括塔体标准节竖杆11和塔体标准节横杆12,所述塔体标准节竖杆11的数量为四个,如图3所示,塔体标准节竖杆11的两端设有连接法兰17;所述塔体标准节横杆12固定连接在相邻的塔体标准节竖杆11之间,形成长方体结构的塔体标准节1。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塔体标准节1还包括斜拉杆13,所述斜拉杆13斜向连接在相邻的塔体标准节竖杆11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中,如图7所示,所述标准节支撑装置3包括标准节支撑装置竖杆31和标准节支撑装置横杆32,所述标准节支撑装置竖杆31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标准节支撑装置横杆32固定连接在相邻的标准节支撑装置竖杆31之间,形成长方体结构的标准节支撑装置3。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标准节支撑装置还包括加强杆33,所述加强杆33连接在标准节支撑装置竖杆31与标准节支撑装置横杆32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塔体标准节1两个相邻横12杆形成的顶角内测固定有滑轮16,所述滑轮16与标准节支撑装置竖杆31接触,标准节支撑装置竖杆31作为滑轮16的轨道。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中,如图1所示,所述塔体标准节1还包括外挂爬梯15,所述外挂爬梯15用于供雷达维护人员攀爬。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外挂爬梯采用外挂式散件安装,单人通过倒链即可安装完毕,避免了将爬梯导入塔体内部的诸多安装不便,加快了提升进度。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中,如图8和9所示,所述顶升装置2包括第一液压千斤顶21和第二液压千斤顶22,所述第一液压千斤顶的液压缸211固定连接在地面基础上,第一液压千斤顶的柱塞212与位于塔体底部的第二个标准节的顶升支点接触;所述第二液压千斤顶的液压缸221固定连接在地面基础上或雷达塔底部钢制基础墩上,第二液压千斤顶的柱塞222与对应的第一液压千斤顶的液压缸211外壁铰接。液压千斤顶在顶升塔体时,位于塔体内侧的标准节支撑装置与滑轮配合,塔体在标准节支撑装置竖杆形成的轨道上移动,防止塔体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侧倾等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采用底部顶升式的可升降钢结构雷达塔中,如图4所示,所述顶升支点14具有球面结构的凹槽18,所述第一液压千斤顶的柱塞212端头为球面结构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适配。

可升降式雷达塔采用了底部顶升的方式,通过设置顶升装置和标准节支撑装置,顶升塔体标准节的塔体标准节竖杆并依靠标准节支撑装置竖杆作为滑轨和支撑,从底部提升上部塔体到一定的高度,下部再进行安装塔体标准节,标准节安装完毕后,再重复上述过程,从而提升雷达塔高度,相对于现有技术如塔吊的提升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塔吊一般采用了外部套节并且是从上部进行顶升,每次顶升完成后安装塔吊标准节。

钢结构雷达塔由于雷达设备的精密要求,一般要求刚度较大,因此塔体重量很重,如采用空中吊装则安装难度大,人员高空作业危险。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底部提升的方式,并将标准节支撑装置设置在了塔体内部,塔体标准节作为散体构件进行底部拼装,没有外部支撑装置的阻碍,可以轻松完成整体拼装,无需任何的机械设备的支撑,人员均为地面作业,无高空作业的危险。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利用顶升装置进行标准节顶升前示意图;第一液压千斤顶的柱塞212与位于塔体底部的第二个标准节的顶升支点接触;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利用顶升装置进行标准节顶升后示意图。第一液压千斤顶的柱塞212将位于塔体底部的第二个标准节的顶升一个标准节的高度,在塔体下方形成一个安装标准节的空间。

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