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牲畜养殖安全围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3483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牲畜养殖安全围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围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牲畜养殖安全围栏,属于牲畜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牲畜的养殖在养殖领域占有很重的地位,牲畜的养殖不仅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不过牲畜的养殖离不开围栏,围栏对牲畜的养殖占有很重要的成分,牲畜的养殖必然不会离开安全的围栏。

现有的围栏不仅制作简单,而且毫无安全性可言,对牲畜存在很大的威胁,在一定的程度上,不仅不能保证安全性,而且还是固定式的,很多的围栏是露天式的,当温度很高时,会对牲畜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牲畜养殖安全围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牲畜养殖安全围栏,通过在围栏上设有橡胶套,减少撞击对牲畜的损伤,在安全围栏顶部设有报警器,当牲畜撞击围栏的力度超出设置范围,报警器便会发出警报,提高了围栏的安全性,通过在底部设有万向滑轮,方便移动,在围栏顶部设有遮阳盖,防止阳光的照射对牲畜带来一定影响,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牲畜养殖安全围栏,包括安全围栏本体,所述安全围栏本体包括遮阳盖、伸缩杆、门体和基座,所述安全围栏本体通过合页B与遮阳盖铰接,所述安全围栏本体顶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侧设有调节钮,所述安全围栏本体一侧设有报警器,所述安全围栏本体一侧设有门体,所述门体通过合页A与安全围栏本体铰接,所述门体一侧设有把手,所述安全围栏本体底部设有基座,所述基座内部设有微控制器和防撞击感应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全围栏本体的材质为钢管,钢管表层设有橡胶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管与防撞击感应器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击感应器通过微控制器与报警器导线连接,所述防撞击感应器的型号为BCC Z001-00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座底部设有万向滑轮,所述万向滑轮顶部设有刹车片。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牲畜养殖安全围栏,在安全围栏顶部设有遮阳盖,可以防止阳光对牲畜带来的影响,在一侧设有报警器,通过牲畜的撞击,超出设置范围,报警器便会发出警报,通过在钢管表层设有橡胶套,可以减少牲畜撞击带来的损伤,同时,在安全围栏底部设有万向滑轮,方便移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牲畜养殖安全围栏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牲畜养殖安全围栏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牲畜养殖安全围栏的原理控制示意图;

图中标号:1、安全围栏本体;2、遮阳盖;3、伸缩杆;4、调节钮;5、门体;6、把手;7、合页A;8、报警器;9、微控制器;10、防撞击感应器;11、万向滑轮;12、基座;13、刹车片;14、合页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一种牲畜养殖安全围栏,包括安全围栏本体1,所述安全围栏本体1包括遮阳盖2、伸缩杆3、门体5和基座12,所述安全围栏本体1通过合页B14与遮阳盖2铰接,所述安全围栏本体1顶部设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一侧设有调节钮4,所述安全围栏本体1一侧设有报警器8和门体5,所述门体5通过合页A7与安全围栏本体1铰接,所述门体5一侧设有把手6,所述安全围栏本体1底部设有基座12,所述基座12内部设有微控制器9和防撞击感应器10。

所述安全围栏本体1的材质为钢管,钢管表层设有橡胶套,减少了牲畜的碰撞带来的损伤,所述钢管与防撞击感应器10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击感应器10通过微控制器9与报警器8导线连接,提高了安全系数,所述防撞击感应器10的型号为BCC Z001-002,所述基座12底部设有万向滑轮11,所述万向滑轮11顶部设有刹车片13,不仅增加了移动功能,而且确保了稳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牲畜养殖安全围栏,工作时,在安全围栏顶部设有遮阳盖,可以防止阳光对牲畜带来的影响,通过在围栏顶部设有伸缩杆,可以根据阳光的照射来人为调节遮阳盖的高度,在一侧设有报警器,通过牲畜的撞击,超出设置范围,报警器便会发出警报,通过在钢管表层设有橡胶套,可以减少牲畜撞击带来的损伤,同时,在安全围栏底部设有万向滑轮,方便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