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花园的泥水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2609阅读:1171来源:国知局
屋顶花园的泥水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花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屋顶花园的泥水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屋顶花园不但降温隔热效果优良,而且能美化环境、净化水、改善局部小气候,还能丰富城市的俯仰景观,能补偿建筑物占用的绿化地面,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是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的屋面形式。

屋顶花园的培植土考虑到承重楼板的允许载荷,一般土层较薄,而平时的雨水冲刷会带走不断带走其中的泥沙或矿物、高楼的风一般比较大,持续的风也会不断带走其中的沙土。在这些天气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土层会在原来的基础上逐渐变薄,将逐渐更加不利于屋顶植物的生长,因此就需要通过一些方式给植被增加沙土和矿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顶花园的泥水灌溉系统,其解决了屋顶花园的培植土土层不断变薄的问题,达到了保持培植土厚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屋顶花园的泥水灌溉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泥水混合机构和灌溉机构,所述泥水混合机构包括进泥口、进水口、搅拌机、混合容腔以及出液口,所述进泥口和进水口处于混合容腔的上部,所述出液口位于混合容腔的底部,所述搅拌机位于出液口和进泥口之间,所述灌溉系统包括输送管和滴灌管,所述输送管与多根所述滴灌管连接,所述输送管与出液口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泥水混合机构将泥和水混合形成稀薄的泥水,使其变得易于流动,而后通过输送管传输至滴灌管灌溉到植被所在地,在给植被浇水的同时补充泥土以及矿物资源,布置均匀,不易堆积,同时不破坏植物本身组织,也不对植物表面产生污染而影响观赏性;并且湿润的突然粘性更大,浇灌上去的泥土能和本身的突然结合,不会像撒上去那般存在沙化或易吹走的情况。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输送管内设置有通水紊流管,所述紊流管固定在主管内壁顶部,所述紊流管的下方均匀设置有多个斜口,每个所述斜口的中央竖有发生片,所述发生片的直径与紊流管的内径相同,所述发生片的中心开有补偿孔,所述补偿孔连通所述紊流管内部管道。

采用上述结构,紊流管的设置给输送管的滞留堆积的土壤增加了一个挠动,从而使原来欲沉积在管底的滞留堆积的土壤在输送管内的输送水的作用下继续移动;斜口和发生片之间形成了类似喷嘴的结构;当系统正常输送泥水混合液时,紊流管主要输送水,输送管输送的主要为泥水混合液,此时滞留堆积的土壤的输送任务主要由位于下部的输送水完成,但部分水在稳流管上流动时,因不时地受喷嘴的撞击,使大部分水自紊流管通过斜口到输送管产生俯冲作用,帮助输送管共同完成输送水混合液的任务。当输送管下部出现泥沙滞留甚至出现了堵管现象时,局部压阻增加,此时泥水混合液因堵塞而改走内套管,则大量的输送水在喷嘴的撞击下产生强大的俯冲干挠水流,在物料堆前后内管开口处,形成更强的紊流,从而疏松堆积的泥水堆,消除堵塞。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输送管内设置有通水紊流管,所述紊流管固定在主管内壁顶部,所述紊流管的下方均匀设置有多个斜口,每个所述斜口的中央竖有发生片,所述发生片的直径与紊流管的内径相同,所述发生片的中心开有补偿孔,所述补偿孔连通所述紊流管内部管道。

采用上述结构,切口深度决定水流撞击后产生的紊流强度,切口大小及其深度太小会使得水流俯冲角度偏向垂直,且水流量小,无法起到合适的冲击作用;切口大小及其深度太大会导致压差不够,产生的冲击水流不够强;而切口深度在直至稳流管中心则很好平衡了这两点;紊流管为辅助输送,输送管是主要的输送管道,所以紊流管要比较细才不会阻碍泥水混合液输送。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输送管与出液口之间加设有增压机构,所述增压机构包括气缸和增压仓,所述增压仓内设置有活塞,所述增压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平衡气压的平衡气孔,所述活塞与气缸的塞杆相连,所述增压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出液口连接的进液口,所述进液口设置有第一电控阀门,所述增压仓的底部设置有混合液出口,所述混合液出口与输送管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屋顶,灌溉机构和泥水混合机构的高度差不会很大,直接靠灌溉机构和泥水混合机构的高度差一般不足以输送泥水混合液,这时候就是给它附加施力,利用气缸活塞的推动来推动由混合容腔流入增压仓的泥水混合液,给泥水混合液提供流动个动力;同时气缸推动能加速泥水混合液的流动,也能减少泥水混合液中的泥沙在输送管内堆积,第一电控阀门控制混合容腔与增压仓之间的流通,在加压时候,电控关闭阀门也能有效的防止泥水混合液回流。

进一步优选为:述混合液出口和输送管之间加设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上设置有通水口,所述通水口与紊流管连接,所述转接头上设置有第二电控阀门。

采用上述结构,转接头可以给紊流管及其流动的水提供接入通道,第二电控阀门控制通水口以及混合液出口的开闭,在泥水混合液流入增压仓时关闭,可以防止泥水混合液直接进入到输送管中,便于增压仓中泥水混合液的堆积。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活塞上设置有溢气孔,所述溢气孔下方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自下而上封闭溢气孔,所述活塞的上表面设置有复位架,所述复位架上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与阀芯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在增压仓输送泥水混合液时,阀芯与活塞闭合,活塞与增压仓形成密封结构,活塞下压给泥水混合液提供流动的动力,当活塞上拉时,上方气体推动阀芯打开,空气自溢气孔进入活塞下方的增压仓,平衡内外其他,使得活塞顺利上拉,也防止输送管内的混合液产生回流状况,弹性元件平衡阀芯重力,使其在不受外力的时候刚好触碰溢气孔。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阀芯上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与溢气孔以及复位架滑移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阀杆给阀芯提供滑移导向,使其不会与溢气孔产生偏移。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溢气孔上设置有锥状沉头,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与所述溢气孔的锥状沉头相配的锥状倒角,所述锥状倒角的小圆直径大于锥状沉头的小圆直径。

采用上述结构,锥状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加阀芯与溢气孔之间的密闭效果,并且要实现相同的密闭效果,锥状结构相对于平面结构所需的拉紧的力要小的多,同样打开阀芯在活塞上方所需蓄积的水量较少或者在抽离时,容腔内蓄积的气压也较小,从而有效的增加了装置的控制阈值范围,使得控制可以更加的精细、灵活。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增压仓和所述混合容腔的底面均设置为开口向上的锥状结构,所述混合液出口以及出液口设置在锥状结构端部。为开口向上的锥状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锥状结构可以提供流动导向,从而防止泥水混合液的泥沙在底部堆积而影响机构性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灌溉机构还包括使滴灌管脱离地面的抬升架,所述抬升架上设置有夹套,所述滴灌管连接在夹套上,所述滴灌管上设置有滴灌孔。

采用上述结构,抬升架将滴灌管抬高可以有效的防止泥沙在滴灌孔附近堆积而形成堵塞,并且突然表面有很多落叶、石块、根茎等杂物容易造成堵塞;此外抬升之后灌溉的泥水也能流动的分布的更加均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泥水混合浇灌可以补充屋顶土壤以及矿物含量的不足;

2.以混合液的方式浇灌可以减少泥沙在植物表面的滞留量,保证了美观性,也减少了空气含尘量的增加;

3.紊流输送方式可以减少甚至杜绝泥水在输送过程中堆积堵塞;

4.泥水混合液加压输送更高效防堵塞效果更好,并且设有平衡装置防止回流;

5.以抬升架的形式灌溉,泥水分布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是实本实施例的图1的半剖图,示出了泥水混合机构以及增压机构的内部结构;

图3是实本实施例的图2在J处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活塞以及阀芯的结构;

图4是本实施例的输送管的内部结构,示出了紊流管与输送管的内部结构;

图5是本实施例的灌溉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中,1、泥水混合机构;2、增压机构;3、灌溉机构;4、输送管;5、紊流管;6、转接头;7、活塞;8、滴灌管;11、进水口;12、进泥口;13、搅拌机;14、混合容腔;15、出液口;21、气缸;22、塞杆;23、锥状结构;24、混合液出口;25、平衡气孔;26、增压仓;51、发生片;52、斜口;53、补偿孔;72、阀杆;73、弹性元件;74、复位架;75、溢气孔;81、抬升架;82、滴灌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屋顶花园的泥水灌溉系统,如图1和5所示,包括泥水混合机构1、增压机构2、和灌溉机构3。

参照图2,所述泥水混合机构1包括进泥口12、进水口11、搅拌机13、混合容腔14以及出液口15,所述进泥口12和进水口11处于混合容腔14的上部,所述出液口15位于混合容腔14的底部,所述搅拌机13位于出液口15和进泥口12之间。

所述增压机构2包括气缸21和增压仓26,所述增压仓26内设置有活塞7,所述增压仓26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平衡气压的平衡气孔25,所述活塞7与气缸21的塞杆22相连,所述增压仓26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出液口15连接的进液口27,所述进液口27设置有第一电控阀门,所述增压仓26的底部设置有混合液出口24,所述混合液出口24与输送管4连接。所述混合液出口24和输送管4之间加设有转接头6,所述转接头6上设置有通水口,所述通水口与紊流管5连接,所述转接头6上设置有第二电控阀门。

参照图3,所述活塞7上设置有溢气孔75,所述溢气孔75下方设置有阀芯71,所述阀芯71自下而上封闭溢气孔75,所述活塞7的上表面设置有复位架74,所述复位架74上设置有弹性元件73,所述弹性元件73与阀芯71连接,所述阀芯71上设置有阀杆72,所述阀杆72与溢气孔75以及复位架74滑移连接。

参照图5,所述灌溉系统包括输送管4和滴灌管(8)以及使滴灌管8脱离地面的抬升架81,所述抬升架81上设置有夹套,所述滴灌管8连接在夹套上,所述滴灌管8上设置有滴灌孔。82

参照图4,所述输送管4内设置有通水紊流管5,所述紊流管5固定在主管内壁顶部,所述紊流管5的下方均匀设置有多个斜口(52),每个所述斜口(52)的中央竖有发生片51,所述发生片51的直径与紊流管5的内径相同,所述发生片51的中心开有补偿孔53,所述补偿孔53连通所述紊流管5内部管道。

所述斜口(52)的切口52深度直至紊流管5的中心,所述紊流管5的直径小于输送管4的半径,所述补偿孔53的直径小于发生片51的半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