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用吊挂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5365阅读:1980来源:国知局
儿童多用吊挂帐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儿童多用吊挂帐篷。



背景技术: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存在很多家长由于忙而没有时间陪儿童玩耍,并且由于居住条件的限制,儿童没有独立的游戏空间的缺点。

每个儿童都需要休息和玩乐的空间,一个小帐篷就能发挥大乐趣,提供一个安全私密的空间,可以帮助儿童调整自己的情绪,让儿童们开心的玩耍。儿童帐篷所占的空间不大,只要一个小地方就可以,即使家里没有儿童房,也能把它放在客厅或是空闲的角落里,成为儿童们的小天地,激发儿童无限的想象力,还能给单调的空间增添一抹亮色。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623795Y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快速折叠帐篷,由若干闭合弹性金属圈、包裹在闭合弹性金属圈外的外布套和帐篷布组成,若干闭合弹性金属圈通过包裹在其外部的外布套相互联结,若干闭合弹性金属圈的首尾相互联结,成为闭合回路,展开时形成帐篷支架,折叠时若干闭合弹性金属圈可折叠后重叠在一起。

这种帐篷的骨架虽然可折叠成很小的体积而便于携带,但为了能稳固地支撑起帐篷布,闭合弹性金属圈具有较大的弹性,因此折叠操作比较困难,儿童自己难以独立完成,并且在折叠的过程中容易因力气不够而半途释放,使金属圈弹开而误伤儿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多用吊挂帐篷,操作简单,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儿童多用吊挂帐篷,包括支架和帐篷布,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半圆环,固定设置在第一半圆环上的若干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半圆内环和第二半圆外环,所述第二半圆内环上设有若干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半圆环内侧开有滑槽,所述第二半圆外环套设在第一半圆环内并带动第二半圆内环沿滑槽水平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首尾连接构成一个圆形的支架,支架用于将帐篷布撑开,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当悬挂在侧壁时,圆形的支架容易晃动,位置不够固定,需要经常调整位置,操作麻烦,而第二半圆内环套设在第一半圆环内并可以沿着第二半圆内环内侧的滑槽滑动,当第二半圆内环滑动至与第一半圆环重合时构成一个半圆形的支架,通过半圆形支架将帐篷布撑开,比圆形支架稳定,适合悬挂的侧墙上,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调节,可构成圆形支架和半圆形支架,满足挂墙和挂屋顶的需要,方便因需调节和实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等间距发散设置于第一半圆环的圆周上,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沿垂直方向向上聚拢设置并固定,且在第一支撑杆的聚拢端上固定设有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半圆环上设置了第一支撑杆,增强了整体结构的抗压能力,第一支撑杆设置有若干个,且各第一支撑杆等间距发散设置于第一半圆环的圆周上,使第一半圆环在承受内部或外压力时,受力较均匀,第一支撑杆上端设置挂钩,只需将挂钩固定在墙壁或者屋顶即可,无需再安装操作,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等间距发散设置于第二半圆内环的圆周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沿垂直方向向上聚拢设置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半圆内环上设置了第二支撑杆,增强了整体结构的抗压能力,第二支撑杆设置有若干个,且各第二支撑杆等间距发散设置于第二半圆内环的圆周上,使第二半圆内环在承受内部或外压力时,受力较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分别围设有若干幔帐,所述幔帐垂挂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轻盈的锥型帐篷适合悬挂在家里的任何地方,可以根据小朋友的大小决定安装的高度,配上幔帐,给孩子营造一个富有安全感的游戏空间,幔帐可采用半透明的纱幔,使空间更加亲密,而不会产生封闭感,父母也可以透过半透明的纱幔与孩子互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两幔帐之间通过磁吸件连接固定,所述磁吸件固定于幔帐的两侧边沿上,并沿侧边沿的垂直方向依次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幔帐采用多片设置,相邻两片幔帐之间通过磁吸件连接固定,当各个幔帐分别通过磁吸件连接时,正好围成一圈,提供了一个安全私密的空间,可以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让孩子们开心的玩耍;当各个幔帐收拢时,营造出了一个小型舞台,成为孩子们的小天地,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幔帐上设有扎带,所述扎带上设有对收拢的幔帐进行固定的扣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幔帐上分别设置了扎带,可以用于将幔帐收拢,并在幔帐上设置了扣件,通过扣件的扣合实现对扎带的固定,操作方便,使用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件采用魔术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魔术贴一碰就能粘合,一扯即可分开,当公母相扣,在受到一定横力的情况下,富有弹性的勾被拉直,从绒圈上松掉而打开,然后又恢复原有的勾型,如此反复开合可达一万次之多,经济又环保,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幔帐上设有收纳袋,所述收纳袋可拆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各种玩具,以及零碎物品的收纳,给孩子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收纳袋可拆卸设置,方便清洗和更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支架可构成圆形支架和半圆形支架,同时满足挂墙和挂屋顶两种状态的需要。

其二,支架下面垂挂了幔帐,给孩子营造一个富有安全感的游戏空间,可以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让孩子们开心的玩耍。

其三,在幔帐上分别设置了扎带,扎带上设置了魔术贴,可以用于将幔帐收拢和固定,操作方便,经济又环保。

其四,幔帐上设有可拆卸的收纳袋,方便各种玩具,以及零碎物品的收纳,给孩子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收纳袋可拆卸设置,方便清洗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中幔帐收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中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中支架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一中图3的局部爆炸图;

图6为图5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支架;110、第一支架;111、第一半圆环;112、第一支撑杆;113、滑槽;114、挂钩;120、第二支架;121、第二半圆内环;122、第二半圆外环;123、第二支撑杆;130、幔帐;131、磁吸件;132、扎带;133、收纳袋;200、帐篷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儿童多用吊挂帐篷,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00和帐篷布200,帐篷布200通过支架100撑开,构成圆锥形的帐篷,在帐篷布200顶部设有挂钩114,通过挂钩114将帐篷悬挂在家中客厅或是空闲的角落里,为小朋友提供一个独立的游戏空间。

如图3和图4所示,支架100包括第一支架110和第二支架120,第一支架110和第二支架120分别为半圆锥形支架,而第一支架110和第二支架120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圆锥形支架,第二支架120可以沿着第一支架110相对滑动。

如图5所示,第一支架110包括设置在其底部的第一半圆环111,设置在第一半圆环111上的若干第一支撑杆112,各第一支撑杆112下端倾斜并等间距设置在第一半圆环111上,第一支撑杆112的上端则聚拢并固定,使各第一支撑杆112呈发散排布状;如图6所示,在第一半圆环111内圆周上开设有滑槽113,且其内部中空设置,第二支架120套设在第一半圆环111内并可以沿着滑槽113相对滑动;其中,第二支架120包括用于与第一半圆环111套接的第二半圆外环122,围设在第二半圆外环122内圆周上的第二半圆内环121,设置在第二半圆内环122上的第二支撑杆123,第二支撑杆底部固定设置在第二半圆内环的圆周上,第二支撑杆顶部聚拢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支架100下方设有幔帐130,幔帐130沿支架100围成一圈构成一个封闭空间,相邻两个幔帐130之间通过磁吸件131磁吸连接,磁吸件131设有若干,依次沿幔帐130竖直边沿排布。

如图1所示,在幔帐上固定设置了扎带132,扎带132上设置了魔术贴,如图2所示,当幔帐130通过扎带132和魔术贴收拢并固定时,帐篷像一个带帷幕的小型舞台,成为小朋友们的小天地,供小朋友自我发挥,激发小朋友无限的想象力。

如图1和如图2所示,在幔帐上还设置了收纳袋133,收纳袋133通过暗扣或者魔术贴等可拆卸设置在幔帐130上,方便收纳袋133拆卸和安装,收纳袋133清洗和更换容易。

实施例二:儿童多用吊挂帐篷,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支架100呈半锥型,当第二半圆内环121沿着滑槽113滑动,使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120重合,支架100呈半锥型,在第二半圆内环121和第一半圆环111两端分别设置对孔,并通过螺钉固定,方便挂在墙壁上,在房间的一个角落放上一顶帐篷,不同普通三角形造型的帐篷,而是半圆锥型的小帐篷,能很好的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于悬挂于于沙发和床上方,高高的帐篷直达屋顶,提供一个安全私密的空间,还能阻止蚊虫的叮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