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IY快拼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4290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DIY快拼地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户外、阳台的地板,尤其是一种DIY快拼地板,属于装饰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板,大多都是由龙骨、板体、螺丝、配件组成的。地板安装时,要先铺龙骨,龙骨铺装时要在地面打眼固定,然后将板体用螺丝钉固定在龙骨上,最后刷木油,完成地板的安装。其安装过程需要专用的工具和专业施工人员来完成,安装过程中很不方便,工作效率低,增加了安装费用;而且安装好的地板不可以拆卸,也不方便打理。最传统的龙骨是木龙骨,木材属于消耗型,大量的使用木材也使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龙骨下表面是平面的板块,直接贴地面,防腐效果和干燥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自行完成安装、操作简单和方便拆卸的DIY快拼地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DIY快拼地板,包括矩形的支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背面的两端各固定一个所述支架,所述板体前端的支架为第一支架,所述板体后端的支架为第二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支柱,所述支架的相邻的两边设置有多个卡接件,另外的两个边设有与卡接件相匹配的卡槽,这两个所述支架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所述板体的左侧和右侧齐平,所述第一支架的前侧与所述板体的前侧齐平,所述第二支架的后侧与所述板体的后侧齐平,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摆放位置角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板体的背面的中间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架,所述板体背面中间位置的支架为中间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支架与所述板体的连接方式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1)所述中间支架直接固定在所述板体上;

(2)所述板体的背面设有能够与所述中间支架滑动配合的滑道,所述滑道的方向与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一致。

具体的,所述支架包括主支架和副支架,所述主支架和所述副支架左右对应设置,所述主支架的右侧与所述副支架的左侧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主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主支架上固定一个所述板体,所述第一支架的副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副支架上固定另一个所述板体。

此外,所述支架包括矩形框体,所述框体内设置有交错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与所述框体的侧边形成三角形腔,所述卡槽包括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框体的侧边上,所述连接孔以及与所述连接孔相连的一个所述三角形腔共同构成所述卡槽。

优选的,所述卡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相连,另一端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中心位置上设有圆柱,保证所述卡接件高度与所述支架的整体高度一致。

所述支撑筋上设置有多个能插入螺钉的通孔,此外,所述支架采用PE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地板安装时,要先将龙骨铺在水泥地面上进行固定,再在龙骨上面铺地板,然后用螺丝将地板固定在龙骨上,而本实用新型结构中采用PE支架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龙骨,支架连接于板体的下面构成一整体,可直接将带有支架的地板铺到地面即可,简化了地板的安装结构。

卡接件和卡槽在支架上的设置,使相邻的地板之间通过卡接件插入卡槽连接,地板安装时已不需要专用的工具和专业施工人员来完成,使用者可自行完成地板的安装,方便快捷,提高地板的安装效率,节省安装费用。使得地板在后期的维修和清洗过程中可方便的拆下和装上,既不会损坏地板,也减少了维修成本。

板体背部中间支架的设置,避免应力集中,发生地板中间凹陷或断裂的情况;中间支架采用滑道与板体连接的方式,更有利于调节中间支架的位置,使中间支架的卡接件和卡槽更合的配合。

支架的框体内交错的支撑筋的设置,节省了材料的同时增加了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龙骨下表面是平面的板块,干燥效果很差,本实用新型支架上的支柱和圆柱的设置,一方面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使板体与地面距离抬高,起到快速排水、防潮的功效,延长了地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架连接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板体、;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支柱;6、卡接件;7、卡槽;8、中间支架;9、框体;10、支撑筋;11、三角形腔;12、连接孔;13、圆柱;14、螺钉;15、滑道;21、主支架;22、副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DIY快拼地板,包括矩形的支架1和安装于支架上的板体2。板体2的背面的前后两端用不锈钢螺丝14各固定一个支架,板体2的前端的支架为第一支架3,板体2的后端的支架为第二支架4,支架1上设置有多个支柱,支架1的相邻的两边设置有多个卡接件6,另外的两个边设有与卡接件6相匹配的卡槽7,第一支架3的左端面与板体的左端面齐平,第一支架3的右端面与板体的右端面齐平,第二支架4与板体的位置关系也是如此,第一支架3的前端面与板体2的前端面齐平,第二支架4的后端面与板体2的后端面齐平,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的摆放位置角度相同,即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上的卡接件6中三角形的朝向保持一致,卡槽7的开口方向也保持一致。通过卡接件6与卡槽7的连接,完成地板之间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为了增加支架1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需要保证支架1与水泥地面之间留有空隙,便于排水,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支架1包括矩形框体9,框体9内设置有交错的支撑筋10,支架1上设置有多个支柱5。在矩形框体9的相邻的两边设置有多个卡接件6,卡接件6的一端与框体9的侧边相连,另一端为三角形,三角形的中心位置上设有圆柱13,保证卡接件6的高度(三角形与圆柱13的总高度)与支架2的整体高度一致;另外的两个边设有与卡接件6相匹配的卡槽7,卡槽7包括连接孔12,连接孔12位于框体9的侧边上,支撑筋10与框体9的侧边形成三角形腔11,连接孔12以及与连接孔12相连的一个三角形腔11共同构卡槽7。

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应力集中,防止地板中间出现凹陷、断裂的情况,进一步优选的技术实施方案是,在板体背面的中间位置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支架8(参见图2)。

关于中间支架8与板体2的连接方式:

(1)在支撑筋10上设置多个能插入螺钉的通孔,中间支架8直接用不锈钢螺钉14固定在板体2上;

(2)板体2的背面设有滑道15,滑道15的方向与板体2的长度方向一致,与中间支架8滑动配合,调节中间支架8的位置,便于中间支架8的卡接件6与卡槽7的插接配合。

当然,中间支架8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也分别与板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齐平。

还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和中间支架8分别包括主支架21和副支架22,主支架21和副支架22左右对应设置(参见图3),主支架21的右侧与副支架22的左侧连接,主支架21与副支架22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一支架3的主支架21与第二支架4的主支架上固定一个板体2,所述第一支架3的副支架22与第二支架4的副支架22上固定另一个板体2,这两个板体通过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连接成一组地板。

本实用新型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更环保,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支架采用PE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

地板安装时,支架1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龙骨,不需要先铺龙骨,直接把带支架1的地板放到平整的地面上,每组地板的摆放角度保持一致,即保持每组地板的卡接件6的同一侧边的三角形的朝向保持一致,卡槽7的同一侧边的开口方向也保持一致,并且使一组地板的卡接件6与相邻的另一组地板的对应的卡槽7的中轴线在一条直线上,再将卡接件6的三角形插入卡槽7的三角形腔内(参见图4),直至一组地板的卡接件6上的三角形完全卡在相邻的另一组地板的对应的卡槽7的三角形腔11中,这样便完成了两组地板的快速安装,以此步骤,再进行下一组地板的安装,节省了安装时间,同时节约了安装费用。后期地板需要维修或清理时,只需将卡接件6的三角形通过连接孔12从三角形腔11拔出,即可完成地板与地板之间的拆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