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10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瓦。



背景技术:

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对舒适的建筑环境的追求越来越高,导致建筑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日益增长。在发达国家,建筑用能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对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BIPV即Building Integrated PV是光伏建筑一体化,PV即Photovoltaic,BIPV技术是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光伏建筑—体化(BIPV)不同于光伏系统附着在建筑上(BAPV:Building Attached PV)的形式,可以说BIPV适合大多数建筑,如平屋顶、斜屋顶、幕墙、天棚等等形式都可以安装。目前现有BIPV较多采用双玻组件制作,不仅价格高,而且双玻组件比较笨重且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光伏瓦,包括瓦片本体,所述瓦片本体包括边框、层压件和安装角码,所述层压件设于所述边框内,所述边框的外端设有连接部,所述瓦片本体通过所述连接部实现相互连接,所述连接部为方波形,所述连接部的相互接触部位上设有密封胶条,所述瓦片本体通过所述安装角码实现组装。

上述光伏瓦,其中,所述安装角码与所述瓦片本体的接触部位上设有摩擦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降低产品的重量,便于项目的安装,同时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光伏瓦的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光伏瓦的安装角码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图2a和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光伏瓦包括瓦片本体,瓦片本体包括边框1、层压件和安装角码3,层压件设于边框1内,边框1的外端设有连接部4,瓦片本体通过连接部4实现相互连接,连接部4为方波形,连接部4的相互接触部位上设有密封胶条5,以防止界面漏水,瓦片本体通过安装角码3实现组装。本技术方案中,安装角码3与瓦片本体的接触部位上设有摩擦部6。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降低产品的重量,便于项目的安装,同时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只是作为范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出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