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式空中剧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444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摇摆式空中剧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演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摇摆式空中剧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休闲娱乐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电影院观影模式缺乏逼真的效果,使得观众无法有身临其境的体会感,从而不太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摇摆式空中剧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摇摆式空中剧场,包括一观看室、设置于所述观看室内的两左右对称设置的弧形幕、设置于所述两弧形幕之间的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端中间的摇摆支座、一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中部枢接于所述摇摆支座上端,从而所述支撑臂左右两侧可进行跷跷板式的上下摇摆,且所述支撑臂与所述摇摆支座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臂左右两侧上下摇摆并能控制摇摆角度的摇摆机构;所述支撑臂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上下两排面向所述弧形幕的座舱,所述上下两排座舱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臂的上下两侧。

所述支撑臂左右两端的上端设置有高度可调的上挡板,所述上挡板位于所述座舱与弧形幕之间。

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L形下挡板,所述L形下挡板包括横向部分以及自所述横向部分一侧往上延伸的竖向部分,所述横向部分另一侧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横向部分另一侧与所述底座可旋转连接,且所述L形下挡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L形下挡板旋转的驱动装置,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L形下挡板往上旋转至所述竖向部分位于竖直状态时,所述横向部分位于下排座舱的下方,竖向部分位于所述下排座舱与弧形幕之间。

每一排所述座舱与所述支撑臂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一排座舱前后旋转的第一控制装置。

每一排所述座舱与所述支撑臂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控制一排座舱俯仰式旋转的第二控制装置。

所述支撑臂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所述一排座舱的椅背均固定于一前后向延伸的支杆上,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设置为电机,所述电机一端可旋转连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支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设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

所述支撑臂上端两侧设置为斜面。

所述观看室后侧设置有上下两进出通道,其中一进出通道与所述支撑臂中部上端相通,另一进出通道与所述底座上端面相通。

在所述摇摆机构的控制下,所述支撑臂两侧上下摆动的最大角度为2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左右两对称设置的弧形幕形成为双括弧状巨幕,使得观影效果更好;且支撑臂以中间为支点,左右两侧进行跷跷板式的上下摇摆,从而可真实表现飞行影院类项目的起飞和坠落的体验效果,且效果很逼真,使得支撑臂左右两侧座舱内的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体会感;此外,坠落的时候会有影视跳楼机的感受,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结合了影视跳楼机和飞行影院两个项目的特点和观影感受,如此,观众的体验感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摇摆式空中剧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摇摆式空中剧场的平面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摇摆式空中剧场的平面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摇摆式空中剧场的俯视图;

图5为根据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所示,本实用新型摇摆式空中剧场包括一观看室1、设置于所述观看室1内的两左右对称设置的弧形幕2、设置于所述两弧形幕2之间的底座3、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3上端中间的摇摆支座4、一支撑臂5,所述支撑臂5中部枢接于所述摇摆支座4上端,从而所述支撑臂5左右两侧可进行跷跷板式的上下摇摆(如图2箭头所示方向),且所述支撑臂5与所述摇摆支座4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臂5左右两侧上下摇摆并能控制摇摆角度的摇摆机构(图未示);所述支撑臂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上下两排面向所述弧形幕2的座舱6,所述上下两排座舱6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臂5的上下两侧。

所述观看室1的后侧设置有上下两进出通道7,其中一进出通道7与所述支撑臂5中部上端相通,另一进出通道7与所述底座3上端面相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5中间上端固定有一支撑板51,所述支撑板51的后端往后延伸至与上方的进出通道7接通;所述底座3后侧往后延伸至与下侧的进出通道7接通。

所述支撑臂5左右两端的上端设置有高度可调的上挡板8,所述上挡板8位于所述座舱6与弧形幕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上挡板8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臂5上端的固定板81以及能相对所述固定板81上下移动的活动板82。往上移动所述上挡板8的活动板82使其位于固定板81上侧,从而使得上挡板8被调整至整体高度比较高的状态;往下移动所述上挡板8的活动板82使其位于固定板81下侧,使得上挡板8整体高度降低。可以采用任意可行的公知结构实现活动板82与固定板81的相对上下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上挡板8也可设置为两可折叠的上下部分,不需要使用时,将上部分折叠至下部分左侧或右侧,降低上挡板8的整体高度;需要使用时,展开上部分使其位于下部分上方,从而使得上挡板8被调整至整体高度比较高的状态。

所述底座3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L形下挡板9,所述L形下挡板9包括横向部分91以及自所述横向部分91一侧往上延伸的竖向部分92,所述横向部92另一侧与所述底座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部分91另一侧与所述底座3可旋转连接,且所述L形下挡板9与所述底座3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L形下挡板9旋转的驱动装置(图未示),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L形下挡板9往上旋转至所述竖向部分92位于竖直状态时,所述横向部分91位于下排座舱6的下方,竖向部分92位于所述下排座舱6与弧形幕2之间(如图2所示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横向部分91。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也可采用其他可行的公知结构。

当观众进入座舱6前,将上挡板8调整至整体高度比较高的状态;液压缸驱动所述L形下挡板旋转,使得所述L形下挡板9旋转至所述竖向部分92位于竖直状态时,所述横向部分91位于下排座舱6的下方,此时,上挡板8与L形下挡板9可以作为通道和护栏以便于支撑观众进入座舱6就坐;就坐完成后,调低上挡板8的整体高度,液压缸驱动所述L形下挡板9往下旋转,使得L形下挡板9整体靠近底座(如图3所示状态),从而上挡板8与L形下挡板9不影响观众的视野,且L形下挡板9往下旋转后,还能避免与上下摆动的下排座舱6产生干涉。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L型下挡板9的横向部分91另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3,所述横向部分91位于下排座舱6的下方,竖向部分92位于所述下排座舱6与弧形幕2之间。较佳的,所述竖向部分92同上挡板8一样设置成高度可调的模式。采用这种结构,则须得摇摆支座4具有一定的高度,如此才能避免L形下挡板9与上下摆动的下排座舱6产生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在所述摇摆机构的控制下,所述支撑臂5两侧上下摆动的最大角度为20度。所述摇摆机构可为任意公知可行的结构,只要其能驱动所述支撑臂5两侧上下摇摆并能控制摇摆角度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排所述座舱6与所述支撑臂5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一排座舱6前后旋转的第一控制装置61。

较佳的,每一排所述座舱6与所述支撑臂5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一排座舱6俯仰式旋转的第二控制装置6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5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座52,所述一排座舱6的椅背均固定于一前后向延伸的支杆63上,所述第一控制装置61设置为电机,所述电机一端可旋转连接于所述支撑座52,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支杆63固定连接。设定好电机轴旋转的方向与角度,从而电机工作时,电机轴旋转,从而带动所述一排座舱前后旋转。所述第二控制装置62设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52上,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从而液压缸工作时,活塞杆的伸缩可带动所述电机轴上下旋转,从而使得一排座舱6随之上下进行俯仰式旋转。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装置61与第二控制装置62可以为任意公知可行的装置,只要其控制一排座舱6能相对支撑臂5俯仰式旋转、前后旋转即可。

观众就坐后,全场灯光全关闭,随着背景音乐和所述摇摆机构的动作,弧形幕2也开始出现影像,观众会感觉坐着飞机飞上了天空,再配合摇摆机构、第一控制装置61与第二控制装置62控制座舱6各种摇摆旋转,观众更加能体会到在天空中翱翔的各种乐趣。

综上所述,左右两对称设置的弧形幕2形成为双括弧状巨幕,使得观影效果更好;且支撑臂5以中间为支点,左右两侧进行跷跷板式的上下摇摆,从而可真实表现飞行影院类项目的起飞和坠落的体验效果,且效果很逼真,使得支撑臂5左右两侧座舱6内的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体会感;此外,坠落的时候会有影视跳楼机的感受,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结合了影视跳楼机和飞行影院两个项目的特点和观影感受,如此,观众的体验感更佳;所述第一控制装置61与第二控制装置62的设置,使得座舱6的旋转方式更多,从而体验感更强,更觉真实;且因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臂5两侧上下摆动的最大角度为20度,从而最大落差可达2.8米,比传统的飞行影院落差更大,从而效果更佳;支撑臂5左右两侧每侧均设置两排座舱6,从而能一次性容纳更多的观众。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支撑臂5上端两侧设置为斜面,从而坐在上排座舱6的观众的脚踩不到支撑臂5上端面而悬空,而在L形下挡板9旋转下去之后,坐下排座舱3的观众脚也悬空,如此,观众越发有乘坐跳楼机与飞机的体验感。

上述方位描述中,以所述两弧形幕2所在为左右,以进出通道7所在为后,与所述进出通道7对应的为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