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蜂窝体的载具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55434发布日期:2018-07-17 23:2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1月30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260949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以该文为基础,该文的内容通过引用全文纳入本申请。

背景

领域

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蜂窝体的载具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挤出的陶瓷器皿的挠性板载具以及制造陶瓷蜂窝体的方法。

背景讨论

对从内燃机中排出的尾气所进行的后处理可使用负载在高表面积基材上的催化剂,且可针对柴油发动机以及一些汽油直喷发动机使用用于除去碳烟炱颗粒的催化或非催化过滤器。可在这些应用中使用多孔陶瓷流通蜂窝基材和壁流式蜂窝过滤器。

潮湿的蜂窝挤出物相对较软,且在进一步搬运过程中、特别是直到其被干燥之前都容易受损。

搬运可导致包含薄网格和外皮结构的潮湿的蜂窝体的形状发生扭曲,或者当需要对特别大且重的挤出物区段进行运送时,搬动可导致其形状发生扭曲。此外,大直径的挤出物区段或者横向于挤出轴的前端区域可受到蜂窝体通道结构的扭曲和坍塌的影响,因为该结构在运送过程中必须承重,且承受上部结构的侧向重量偏移。

背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公开的技术背景的理解并且因此可能含有不构成现有技术任意部分的信息或现有技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可能启示。

概述

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蜂窝体的载具。

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多孔陶瓷蜂窝体的方法。

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在下文的描述中阐述,且其在某种程度上会通过描述或对本公开的实施而变得显而易见。

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用于蜂窝体的载具。该载具包含第一侧支承体、第二侧支承体以及悬挂在第一侧支承体与第二侧支承体之间用以支承蜂窝体的挠性板。

另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制造蜂窝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蜂窝体载具,所述载具包含第一侧支承体、第二侧支承体以及悬挂在第一侧支承体与第二侧支承体之间用以支承蜂窝体的挠性板。该方法包括将蜂窝体生坯放置在挠性板上,并且运送该蜂窝体。

应理解,前面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只是示例和说明性的,并且意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解释。

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用来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纳入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一种挤出机的前端和蜂窝挤出物的示例性图示。

图2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载具的示意性端视图,左侧的载具支承具有第一直径的蜂窝体,右侧的载具支承具有小于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的蜂窝体。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蜂窝体的载具的示意性图示。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蜂窝体的载具的示意性图示。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蜂窝体的方法的图示。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蜂窝体的载具的示意性图示。

图7a和7b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蜂窝体的载具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8a和8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将载具连接至输送轨道的偶联部件的示意性端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蜂窝体的载具区段的示意性侧视图。

详细描述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行更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能够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实施,从而不应被理解成受限于本文提出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说明透彻,并能够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整地展示本公开的范围。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能对一些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进行了夸张。

应当理解的是,当描述构件或层“在另一个构件或层上”、“连接至”或“毗邻”另一构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构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或直接毗邻另一构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中间构件或层。相反,当描述构件或层“直接在另一构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或“直接毗邻”另一构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构件或层。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素。应当理解的是,出于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种)”可被解释为仅x、仅y、仅z,或者两个或更多个项目x、y和z的任意组合(例如xyz、xyy、yz、zz)。当描述一个数值在a至b的范围内时,应当理解的是,端点a和b包含在该范围内。

在这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制品和本公开的用于制造该制品的方法提供了一个或多个优势特征或方面,包括例如下文所述的特征和方面。在任何权利要求中列出的特征或方面通常可应用于本公开的所有方面。在任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任何单个或多个特征或方面可以结合任一项或多项其它权利要求中所述的任何其它特征或方面或与任一项或多项其它权利要求中所述的任何其它特征或方面置换。

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改善的用于蜂窝体的载具以及一种用于制造多孔陶瓷蜂窝体的方法。

多孔陶瓷蜂窝体的制造可通过以下处理来完成:使陶瓷粉末批料混合物塑化,通过蜂窝挤出模头挤出混合物以形成蜂窝体,然后对蜂窝体进行切割、干燥和烧制,以生产具有从第一端面向第二端面轴向延伸的通道的具有高强度和耐热性的多孔陶瓷蜂窝体。批料一沿轴向离开挤出机就硬化成包含轴向延伸交叉壁(网格)的网络的潮湿的挤出物,这些交叉壁形成轴向延伸的通道和轴向延伸的外周表面。网格和通道构成基体。外周表面设置在基体的外周处。本文中,外周表面可被称为共挤出表皮、整体形成的共挤出表皮或表皮。本文中,与基体上的表皮一起被挤出的陶瓷蜂窝体器皿生坯或多孔陶瓷蜂窝体被称为挤出成形蜂窝体。如本文所用,陶瓷蜂窝体包括陶瓷蜂窝整体件和陶瓷分段式蜂窝体以及蜂窝体区段。如本文所用,蜂窝体可指潮湿或经过干燥的器皿生坯,或经过烧制的器皿、蜂窝挤出物、蜂窝原料、蜂窝件或蜂窝制品。

共挤出外表皮或之后施加的外表皮可形成从陶瓷蜂窝体的第一端面向第二端面轴向延伸的外周表面。可在蜂窝体的由交叉壁(网格)限定的各个通道(无论是整体式还是分段式)的入口面或出口面进行封堵,以生产过滤器。当留下一些通道不进行封堵时,可生产局部过滤器。可对蜂窝体(无论是整体式还是分段式)进行催化处理,以生产基材。本文中,未封堵的蜂窝体一般称为基材。经过催化处理的基材可具有之后施加的催化剂或包含挤出的催化剂。此外,可对过滤器和局部过滤器进行催化处理,以提供多种功能。由此制成的陶瓷蜂窝体被广泛用作用于对流体进行清洁(例如净化发动机尾气)的催化剂载体、膜载体、壁流式过滤器、局部过滤器以及它们的组合。

陶瓷蜂窝体的组成不受特别限制,可包含大量和少量的堇青石、钛酸铝、莫来石、β-锂辉石、碳化硅、沸石等以及它们的组合。作为另一个例子,陶瓷蜂窝体可包含挤出的沸石或其它挤出的催化剂。

对湿法挤出的蜂窝陶瓷制品所进行的搬运和干燥可包括将制品放置在具有紧密匹配该挤出制品的轮廓的陶瓷纤维载具上。随后可将载具引入干燥机中。载具可对制品提供支承,并且防止潮湿的陶瓷发生一些形变。陶瓷制品经常具有沿长度而变化的直径,或者可具有些许弯曲。当被放置在脊状载具中时,可产生可能损坏潮湿的陶瓷的点接触。在载具中提供额外的空隙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因为其排除了适当的支承。此外,载具被专门设计成精密匹配潮湿的陶瓷的轮廓,且只能够用于该特定产品,这表示每一种产品具有独特的载具设计。需要成百上千种载具,因此成本巨大,且管理这些干燥机载具涉及巨大的组织复杂度。根据本文所述的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载具是一种通用设计,其能够排除产品专用载具,并且通过排除点接触来提供优异的产品支承。该通用载具包含悬挂在两个支承体之间的挠性板,以形成槽,从而将潮湿的陶瓷制品放置在如同摇篮一般的槽中,以将运输过程中的形变降至最低。

图1是一种挤出机和蜂窝挤出物的示例性图示。该挤出机可包含前端102,批料作为蜂窝挤出物200在所述前端102处离开挤出机100。挤出机套筒104可包含挤出硬件,所述挤出硬件包含挤出模头和表皮成形掩模。蜂窝挤出物200具有长度l1,且包含第一端面202和从挤出机前端102向第一端面202延伸的外周表面206。形成相互邻近的通道201的多个交叉壁208沿轴向“a”所示的挤出方向延伸,且形成蜂窝基体。图中图示了形成沿挤出方向延伸的通道214的交叉壁212。与轴向垂直的最大截面尺寸以“d1”表示。例如,当蜂窝挤出物200是圆柱形时,最大尺寸“d1”可以是端面202的直径。例如,当与轴向垂直的蜂窝挤出物200截面区段是矩形时,最大尺寸“d1”可以是端面的对角线。

蜂窝挤出物200的孔密度可在约100至900孔每平方英寸(cpsi)之间。典型的孔壁厚可在约0.025mm至约1.5mm(约1至60密耳)的范围内。例如,蜂窝挤出物200的几何构型可以是400cpsi与约8密耳壁厚(400/8)或约6密耳壁厚(400/6)的组合。其它几何构型包括例如100/17、200/12、200/19、270/19、600/4、400/4、600/3、750/2以及900/2。如本文所用,蜂窝挤出物200旨在包括总体上呈蜂窝状的结构,而非严格限制于正方形结构。例如,可以使用六边形、八边形、三角形、矩形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孔形状。此外,尽管蜂窝挤出物200的截面例示为圆形,但不限于此,例如,该截面可以是椭圆形、正方形、矩形或其它所需形状以及它们的组合。

离开挤出机前端102的批料材料可以是潮湿的蜂窝挤出物生坯200,其可被切割成长度l1,形成第二端面(未图示),从而形成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的外周表面206可从第一端面202向第二端面轴向延伸。可将位于支承托盘上的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运至干燥机处,所述支承托盘适用于支承具有一定长度的挤出物200,例如用于运至干燥机的原料220。托盘的特征可包括轴向长度和揭示凹部的横向截面,其限定支承表面,该表面配制成支承原料220。托盘以及形成原料220的挤出物的区段的纵轴与挤出方向平行,并且平行于该挤出区段中蜂窝通道的朝向。

用于支承蜂窝挤出物的托盘的例子可见于2013年4月2日公告授权的第8407915号美国专利以及2015年7月21日公告授权的第9085089号美国专利,这两篇专利文件通过引用全文纳入本文,如同全部列于下文。

蜂窝挤出物200在离开挤出机前端102的挤出模头时可下弯。用于对挤出材料的物流下弯进行矫正的挤出物下弯矫正器装置的例子可见于2003年12月16日公告授权的第6663378号美国专利、序列号为10/370840于2004年8月26日公开的公开号为2004/0164464的美国专利申请以及序列号为14/061129于2013年10月23日提交的公开号为2015/0108680的美国专利申请,上述专利文献通过引用全文纳入本文,如同全部列于下文。

蜂窝挤出物200的下弯可能无法通过下弯校正装置来矫正。当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发生下弯时,其可能未沿着托盘轮廓(限定配置成支承原料220的支承表面的凹部)受支承。而且,托盘轮廓可能特定于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的轮廓。

图2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通用载具230的示意性端视图,左侧的通用载具支承具有第一直径d1的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a,右侧的通用载具支承具有小于第一直径d1的第二直径d2的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b。载具230包含沿纵向延伸进入图2附图平面的第一侧支承体234、沿纵向延伸的第二侧支承体236以及挠性板240。挠性板240包含支承表面242和相反的背表面244、连接至第一侧支承体234的第一板侧区域246、连接至第二侧支承体236的第二板侧区域248以及中心部250,所述中心部250从第一板侧区域246和第二板侧区域248下垂,以限定配置成支承蜂窝体(即,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a)的支承表面242的轮廓区域252。板侧区域246、248可在任意位置处连接至侧支承体234、236,例如箭头“c”所示。

根据这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挠性板240的中心部250从连接至第一侧支承体234的第一板侧区域246和连接至第二侧支承体236的第二板侧区域248下垂入空置空间。第一侧支承体234和第二侧支承体236可设置在位于挠性板240下方的托盘基座254上,从而将挠性板240的背表面244设置成与托盘基座254的顶表面相隔第一高度。托盘基座254可具有底表面,其配置成设置在输送器上以运输载具230。例如,托盘基座230可配置成在空气轴承或输送带上移动。

当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a被设置在由挠性板240的中心部中的支承表面242限定的轮廓区域252中时,挠性板240的背表面244被设置成与托盘基座254的顶表面相隔大于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当直径小于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a的直径的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b被设置在由挠性板240的中心部中的支承表面242限定的轮廓区域252中时,挠性板240的背表面244被设置成与托盘基座254的顶表面相隔小于第二高度但大于第一高度的第三高度。如图2所示,相同的载具230可支承和运送具有第一直径d1的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a和具有小于第一直径d1的第二直径d2的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b。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蜂窝体220的载具230的示意性透视图。侧支承体234、236可沿横向(即横向于纵向)相对于彼此调节。侧支承体234、236中的一种可以是可调节的,而另一种是固定的,或者它们都是可调节的。随着侧支承体234、236被调节成彼此远离,挠性板240的中心板部分250打开,而随着侧支承体234、236被调节成彼此靠近,挠性板240的中心板部分250关闭。随着中心板部分250的关闭,其能够利用支承表面242对设置在轮廓区域252中的蜂窝体220的圆周的更多部分进行支承。随着中心板部分250的打开,其能够利用支承表面242对设置在轮廓区域252中的蜂窝体220的圆周的更少部分进行支承。

当侧支承体234、236相隔第一距离时,挠性板中心可下垂至第一高度,而当侧支承体234、236相隔小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时,挠性板可下垂至大于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而且,侧支承体234、236可横向移动和上下移动,以在关闭或打开挠性板240中心板部分250的同时,提起或安置挠性板240。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蜂窝体220的载具310的示意性图示。根据这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挠性板240的中心部250从连接至第一侧支承体334a、334b的第一板侧区域246和连接至第二侧支承体336a、336b的第二板侧区域248下垂入空置空间。即,第一侧支承体234可包含前部第一侧支承体334a和沿纵向与前部第一侧支承体334a隔开的后部第一侧支承体334b。第二侧支承体236可包含前部第二侧支承体336a和沿纵向与前部第二侧支承体336a隔开的后部第二侧支承体336b。第一侧支承体334a、334b和第二侧支承体336a、334b可设置在位于挠性板240上方的托盘基座340上。

托盘基座340可具有顶表面,该顶表面配置成偶联至诸如轨道或线缆系统这样的高架输送器350,以运送载具310。例如,托盘基座340可包含第一纵向区段342a和与第一纵向区段342a隔开的第二纵向区段342b。托盘基座的纵向区段342a、342b可沿横向(即横向于纵向)相对于彼此调节。随着托盘基座纵向区段342a、342b被调节成彼此远离,挠性板240的中心板部分250打开,而随着托盘基座区段342a、342b被调节成彼此靠近,挠性板240的中心板部分250关闭。随着中心板部分250的关闭,其能够利用支承表面242对设置在轮廓区域252中的蜂窝体220的圆周的更多部分进行支承。随着中心板部分250的打开,其能够利用支承表面242对设置在轮廓区域252中的蜂窝体220的圆周的更少部分进行支承。

而且,托盘基座纵向区段342a、342b可被调节成远离彼此,以将蜂窝体220装载到轮廓区域252中的支承表面242的中心板部分250上。托盘基座的纵向区段342a、342b可彼此相向地调节,以偶联至高架输送器350。例如,第一托盘基座的纵向区段342a可具有前部偶联部件352a、后部偶联部件352b,而第二托盘基座的纵向区段342b可具有前部偶联部件354a、后部偶联部件354b。前部偶联部件352a、354a可彼此接附,并且接附于高架输送器350,而后部偶联部件352b、354b可彼此接附,并且接附于高架输送器350,以运送载具340和蜂窝体220。

第一侧支承体、第二侧支承体、托盘基座以及挠性板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然而,载具可运送蜂窝体通过包含微波辐射的干燥机,以干燥蜂窝体。因此,第一侧支承体、第二侧支承体、托盘基座以及挠性板可包含低介电损耗的材料。低介电损耗的材料理解为适合在微波干燥机中使用。例如,第一侧支承体、第二侧支承体以及托盘基座可包含氧化铝和铝硅酸盐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挠性板包含编织材料或无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挠性板包含有机硅、聚丙烯、耐极端温度的有机硅橡胶、帆布、氨基甲酸酯以及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而且,挠性板240可包含具有开放区域的网格,例如渔网。

制造蜂窝体的方法包括:提供蜂窝体载具230、340,所述载具230、340包含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侧支承体234、334a、334b、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侧支承体236、336a、336b以及挠性板240,所述挠性板240包含支承表面242和相反的背表面244、连接至第一侧支承体234、334a、334b的第一板侧区域246、连接至第二侧支承体236、336a、336b的第二板侧区域248以及中心部250,所述中心部250从第一板侧区域246和第二板侧区域248下垂,以限定配置成支承蜂窝体220的支承表面242的轮廓区域252;将蜂窝体生坯220放置在轮廓区域252中的支承表面242上;以及运送在其上设置有蜂窝体生坯220的载具230、340。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蜂窝体602的方法600的图示。可从挤出机100的前端102挤出蜂窝挤出物200。在操作m处,可对挤出物200进行切割,以形成具有第二端面602的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在操作n处,可将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放置在载具230、340上。载具230、340可任选地处于开放位置612,或者处于固定/关闭位置614。

例如,将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放置在载具230、340上可包括使第一侧支承体234沿横向与第二侧支承体236分离,将蜂窝原料生坯220放置在支承表面242上,并且使第一侧支承体234与第二侧支承体236沿横向相互靠近。例如,所述放置可包括将蜂窝原料生坯220挤出在支承表面242上。例如,将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放置在载具230、340上可包括提起蜂窝原料生坯220,并将蜂窝原料生坯220安置在支承表面242上。例如,将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放置在载具230、340上可包括当挤出物200被挤出至空气轴承上时,使蜂窝原料生坯220下降通过空气轴承托盘(airbearingtray)的储货舱门(bombbaydoor)到达支承表面242上。例如,将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放置在载具230、340上可包括提起在其上设置有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的离型(release)部件(例如羊皮纸),并且将该离型部件和蜂窝原料生坯220安置在支承表面242上。

在操作q中,载具230、340可将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安全地运送至干燥烘箱。例如,运送路径可包括多个拐角,在这些拐角处,载具可受到侧向于挤出方向的作用力,但不会对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造成损伤。在操作s处,在其上设置有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的载具230、340可进入干燥机616中,在干燥机616中,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可在操作t中变成半干燥的蜂窝原料生坯618。在一些这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干燥机616可包括微波干燥机。在操作u处,载具230、340离开干燥机616,设置在载具230、340上的潮湿的蜂窝原料生坯220被干燥成干燥的蜂窝原料生坯620。在操作v中,载具230、340可打开或保持固定位置。在操作w中,可对经过干燥的蜂窝原料生坯620继续进行附加的处理,例如在操作x处对其进行切割,以对干燥的蜂窝原料生坯622进行分段,从而形成干燥的蜂窝件624,以及在操作y处对干燥的蜂窝件624进行烧制。对经过烧制的蜂窝体602所进行的附加处理可包括勾勒轮廓、施涂外皮、封堵、催化处理、封装等以及它们的组合。

在操作z处,可返回空置的载具230、340,以接收其它潮湿的蜂窝原料220。在操作nn处,可将经过烧制的蜂窝体602装载在通用载具230、340上,以送去检查、包装等。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蜂窝体220的载具340a的示意性图示。在该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支承体334a、334b配置成偶联至第一轨道350a,而第二侧支承体336a、336b配置成偶联至第二轨道350b。如图7a和7b所示,第一轨道350a和第二轨道350b可悬置在挠性板240上方一海拔或高度处,所述挠性板240因重力而下垂,或者,第一轨道350a和第二轨道350b相对于挠性板240和蜂窝体220位于各种位置处。

图7a和7b中,侧支承体334a、334b、336a、336b水平地偶联至第一轨道704和第二轨道706。图7a中,第一侧支承体334a、334b和第二侧支承体336a、336b水平地偶联至第一轨道704和第二轨道706,并且相对于蜂窝体220的正上方位置“o”约为45°。图7b中,第一侧支承体334a、334b和第二侧支承体334b336a、336b水平地偶联至第一轨道704和第二轨道706,并且相对于蜂窝体220的正上方位置o约为90°。应当理解的是,在沿着第一轨道704和第二轨道706运送载具340b的同时,或者在载具340b静止时,可通过改变第一轨道704和第二轨道706的位置来使第一侧支承体334a、334b和第二侧支承体336a、336b从正上方的位置变为45°或90°位置。

第一侧支承体334a、334b和第二侧支承体336a、336b可通过偶联部件352c水平偶联至第一轨道704和第二轨道706。偶联部件352c可包括一种机构,其使第一侧支承体334a、334b和第二侧支承体336a、336b接附于c型滑槽轨道704、706和输送机构,例如齿轮和链齿轮、钩子和链条或线缆,以及/或者沿c型滑槽轨道704、706移动的轮子。驱动机构或第一驱动机构708、第二驱动机构710可提供移动力,以使偶联机构352延伸c型滑槽轨道704、706移动。

图8a和8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将载具230、340、340a连接至输送轨道350、350a、350b、704、706的偶联部件352d、352e的示意性端视图。图8a中,输送器轨道包含i型梁350c,且可使第一侧支承体334a、334b和第二侧支承体336a、336b合在一起,以使接附装置810(例如齿轮、轮子或钩子)偶联至i型梁350c。图8b中,输送器轨道包含c型梁或c型滑槽350d,且第一侧支承体334a例如可通过接附装置810偶联至c型滑槽350d,例如通过齿轮、轮子或钩子偶联至c型滑槽350d。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蜂窝体220的载具区段340f、340g、340h、340i的示意性侧视图。如图所示,蜂窝体220可纵向延伸超出包含载具区段340f、340g、340h、340i的载具支承体340c的端部。载具区段340f、340g、340h、340i中的每一个可包含挠性板240f、240g、240h、240i、侧支承体(例如第一侧支承体334f、334g、334h、334i)以及用以偶联至轨道350的偶联机构352f、352g、352h、352i。分区段的载具340c提供额外的适用性,以适应各种蜂窝体220长度,以及/或者蜂窝体220下弯和/或直径上的其它变化。例如,可利用十个2英寸(5cm)宽的区段来运送20英寸(51cm)的蜂窝体220,这里的宽度是沿纵向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悬挂在两个支持体之间的挠性板能够对蜂窝体提供均匀的支承,以降低点负荷,减少会中断微波干燥场的坚硬表面,从而减少对于具有特定轮廓的蜂窝体托盘的需求。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在本公开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动。因此,旨在使所附权利要求书覆盖本公开的修改和变动,只要这些修改和变动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和其等同内容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