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顶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2363发布日期:2018-11-14 03:22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天文圆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顶底座。



背景技术:

天文圆顶因其体积大重量重,因此在转动过程中惯性大、稳定性差,容易发生脱轨现有,导致不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顶底座,解决现有技术中天文圆顶因其体积大重量重,因此在转动过程中惯性大、稳定性差,容易发生脱轨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顶底座,包括环形底座本体、驱动装置、多个托滚装置和限位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电机、减速箱、第一托轮,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箱的输入轴通过皮带连接,减速箱的输出轴与第一托轮的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托轮的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支架上,转轴水平设置;

所述每个托滚装置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二托轮,第二托轮的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基座上,转轴水平设置;

所述第一托轮和多个第二托轮等间距呈环形布置,且第一托轮和多个第二托轮的顶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底座本体活动式设置在第一托轮、第二托轮上,电机驱动第一托轮转动,在摩擦力作用下第一托轮带动底座本体沿着其中心转动,第一托轮和多个第二托轮组成的圆环形滚道与底座本体同轴;

所述限位装置的数量与托滚装置数量相同,每个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限位滚轮,限位滚轮通过第一转轴与基座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竖直设置,多个限位滚轮呈环形设置,多个限位滚轮所呈环形与底座本体同轴,且限位滚轮的表面与底座本体的内周面接触。

通过设置多个限位装置,相当于设置一个圆筒,底座本体套设在圆筒上,防止在转动过程中,底座本体相内侧或外侧偏移、脱离轨道,提高了整个圆顶的稳定性,同时限位装置通过限位滚轮与底座本体的内周面接触,底座本体在转动过程中,限位滚轮也转动,减小了限位装置与底座本体的摩擦力,降低能耗。

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本体由角钢和钢板焊接组成,角钢构成框架,框架的周围采用钢板包裹,框架上焊接有多个加强肋板,提高圆顶底座的强度。

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本体的外周设置有裙边,所述裙边包括倾斜部和竖直部,裙边通过倾斜部与底座本体的外周连接,倾斜部和竖直部的夹角为110度。通过设置裙边防止杂物进入驱动装置、多个托滚装置和限位装置中,影响其正常转动,同时也防止闲杂人员靠近,提高了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多个限位装置,相当于设置一个圆筒,底座本体套设在圆筒上,防止在转动过程中,底座本体相内侧或外侧偏移、脱离轨道,提高了整个圆顶的稳定性,同时限位装置通过限位滚轮与底座本体的内周面接触,底座本体在转动过程中,限位滚轮也转动,减小了限位装置与底座本体的摩擦力,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新型所述底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顶底座沿径向的剖视图。

图3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托滚装置和限位装置托滚装置和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释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圆顶底座,包括环形底座本体1、驱动装置2、多个托滚装置和限位装置3;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架21和设置在支架上的电机22、减速箱23、第一托轮24,电机22的输出轴与减速箱23的输入轴通过皮带连接,减速箱23的输出轴与第一托轮24的转轴通过联轴器25连接,第一托轮24的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支架21上,转轴水平设置;

所述每个托滚装置包括基座31和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二托轮32,第二托轮32的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基座31上,转轴水平设置;

所述第一托轮24和多个第二托轮32等间距呈环形布置,且第一托轮24和多个第二托轮32的顶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底座本体1活动式设置在第一托轮24、第二托轮32上,电机22驱动第一托轮24转动,在摩擦力作用下第一托轮24带动底座本体1沿着其中心转动,第一托轮和多个第二托轮组成的圆环形滚道与底座本体同轴;

所述限位装置的数量与托滚装置数量相同,每个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座31上的限位滚轮35,限位滚轮35通过第一转轴与基座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竖直设置,多个限位滚轮呈环形设置,多个限位滚轮所呈环形与底座本体同轴,且限位滚轮的表面与底座本体的内周面接触。

通过设置多个限位装置,相当于设置一个圆筒,底座本体套设在圆筒上,防止在转动过程中,底座本体相内侧或外侧偏移、脱离轨道,提高了整个圆顶的稳定性,同时限位装置通过限位滚轮与底座本体的内周面接触,底座本体在转动过程中,限位滚轮也转动,减小了限位装置与底座本体的摩擦力,降低能耗。

在本实施中,所述底座本体1由角钢和钢板焊接组成,角钢构成框架,框架的周围采用钢板包裹,框架上焊接有多个加强肋板11,提高圆顶底座的强度。

在本实施中,所述底座本体的外周设置有裙边12,所述裙边12包括倾斜部和竖直部,裙边12通过倾斜部与底座本体的外周连接,倾斜部和竖直部的夹角为110度。通过设置裙边防止杂物进入驱动装置、多个托滚装置和限位装置中,影响其正常转动,同时也防止闲杂人员靠近,提高了安全性。

本发明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而且本发明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顶底座,包括环形底座本体、驱动装置、多个托滚装置和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的数量与托滚装置数量相同,每个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限位滚轮,限位滚轮通过第一转轴与基座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竖直设置,多个限位滚轮呈环形设置,多个限位滚轮所呈环形与底座本体同轴,且限位滚轮的表面与底座本体的内周面接触。通过设置多个限位装置,相当于设置一个圆筒,底座本体套设在圆筒上,防止在转动过程中,底座本体相内侧或外侧偏移、脱离轨道,提高了整个圆顶的稳定性,同时限位装置通过限位滚轮与底座本体的内周面接触,底座本体在转动过程中,限位滚轮也转动,减小了限位装置与底座本体的摩擦力,降低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郑云头;郑曾;孙林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紫金山光学仪器厂
技术研发日:2017.04.28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