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钢组合楼盖结构承重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2589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钢组合楼盖结构承重体系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钢组合楼盖结构承重体系(易筑轻钢装配体系yzqg10.2),属于轻钢结构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低层装配式建筑已普遍采用轻钢体系,常见楼盖体系一般传力路线长,构件多,构件单向受力,混凝土面层不参与受力构件工作,浪费材料,造价较高,且多数没有形成模块化生产,不能达到高效的装配性。

本发明基于一种新型的易筑轻钢装配体系yzqg10.1。此为一套低层建筑使用装配式施工的完整体系。是一种以工厂制作的榫卯式插接为基础的墙板、柱子、楼板等预制构件进行干作业无焊接式拼装的特殊结构形式。特点在于其纯钢结构骨架体系结合复合墙板作为围护结构体系,其中以模数把控结构构造尺寸,以特殊特殊构件形成统一定位和精准拼装,以降低构件种类统一造型来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其构件种类少拆分合理受力清晰,计算简单,装配率高,造价低,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低层装配式建筑多数楼盖体系一般传力路线长,构件多,构件单向受力,混凝土面层不参与受力构件工作,浪费材料,造价较高,且多数没有形成模块化生产,不能达到高效装配,为此,本发明使用一种轻钢组合楼盖结构承重体系。此楼盖结构基于易筑轻钢装配体系yzqg10.2,,此体系是一套低层建筑使用装配式施工的完整体系。是一种以工厂制作的榫卯式插接为基础的墙板、柱子、楼板等预制构件进行干作业无焊接式拼装的特殊结构形式。本体系的构造特点在于其纯钢结构骨架体系结合复合墙板作为围护结构体系,其中以300mm作为模数把控结构构造尺寸,以特殊波浪状弦杆交叠形成网状楼板受力,以特殊套榫式插接形成结构上下贯通和合理受力,以统一定位卡接构件完善结构模数调整和精准拼装。其结构设计计算模型以每房间一个楼板为单元,每个单元按四角铰接支撑的双向板计算。结构构件拆分合理,荷载传力路线简捷,构件受力清晰,计算简单,构件种类少,便于制作与装配安装,装配率高,造价低,便于推广。

在此轻钢组合楼盖结构承重体系种,采用薄壁轻钢方管,按空间网架方式布置,楼盖为双向板工作模式,有效地发挥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可减少受力杆件的数量和截面面积,因此可有效地降低造价,同时空间体系规律性强,为工厂化,标准化构件生产提供便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轻钢组合楼盖结构承重体系,该承重体系分为腹杆1、上弦2、下弦3、角板挑耳4四个部位。

上弦2为四根按模数定制的“l”型钢,下弦3为方钢并为按模数定制焊接成格栅,上弦2和下弦3分别焊接于各角板挑耳4的上端和下端,上弦2、下弦3和角板挑耳4相互焊接形成该承重体系的框架,角板挑耳4为此楼板的一种角部钢材构件,角板挑耳4采用短钢方管和t形截面钢焊接成楼盖四角构造,该四角构造连接贯通楼盖和结构柱,解决结构关键部位的安装、计算和传力分析问题;折线状的腹杆1以空间网架模式焊接于框架上。

腹杆1为方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克服目前低层装配式建筑多数楼盖体系一般传力路线长,构件多,构件单向受力,混凝土面层不参与受力构件工作,浪费材料,造价较高,且多数没有形成模块化生产,不能达到高效的装配性的不足,从而使用一种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楼盖(易筑轻钢装配体系yzqg10.2)采用薄壁轻钢方管,按空间网架方式布置,楼盖为双向板工作模式,有效地发挥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可减少受力杆件的数量和截面面积,因此可有效地降低造价,同时空间体系规律性强,为工厂化,标准化构件生产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轻钢组合楼盖结构承重体系剖面示意图。

图2为一种轻钢组合楼盖结构承重体系构造示意图。

图3为一种轻钢组合楼盖结构承重体系加工后拼合示意图。

图4为一种轻钢组合楼盖结构承重体系在易筑轻钢装配体系yzqg10.1对位示意图。

图中:1、腹杆,2、上弦,3、下弦,4、角板挑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轻钢组合楼盖结构承重体系,该种构造形式包括腹杆1、上弦2、下弦3、角板挑耳4。

所述的上弦2为四根按模数定制的“l”型钢,下弦3为方钢,按模数定制焊接成格栅,两者焊接于四个角板挑耳4的上下端形成楼楼盖结构承重体系框架,其中角板挑耳4为此楼板的一种特殊角部钢材构件;然后将折线状方钢腹杆1以空间网架模式点式焊接于以上框架。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在工厂批量生产轻钢组合楼盖结构。

如图3所示,施工时按结构要求将工厂预制成型的轻钢组合楼盖结构承重体系按照生产需求加装顶部面材形成楼盖,并按照易筑轻钢装配体系yzqg10.2的安装需求顺次安装楼盖。

如图4所示,形成易筑轻钢装配体系yzqg10.1中轻钢组合楼盖结构体系所在位置的上下结构连接方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钢组合楼盖结构承重体系,属于轻钢结构建筑技术领域。该种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楼盖,分为腹杆、上弦、下弦、角板挑耳四个部位。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低层装配式建筑多数楼盖体系一般传力路线长,构件多,构件单向受力,混凝土面层不参与受力构件工作,浪费材料,造价较高,且多数没有形成模块化生产,不能达到高效的装配性的不足,从而使用一种轻钢组合楼盖结构承重体系,采用薄壁轻钢方管,按空间网架方式布置,楼盖为双向板工作模式,有效地发挥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可减少受力杆件的数量和截面面积,因此可有效地降低造价,同时空间体系规律性强,为工厂化,标准化构件生产提供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田学亭;戴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易筑集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9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