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极度压缩的微型居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7355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间极度压缩的微型居室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房屋建造技术和住宅室内空间领域,涉及一种微型居室结构,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依据人体行为动作空间范围进行一体化耦合设计出的空间极度压缩的微型居室结构。



背景技术:

在人口密集、寸土寸金的当代社会,建筑小型化已成为发展趋势。2015年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更是加剧了人们对小型居室结构的需求。然而对于建筑面积10m2以下的微型居室结构,在功能要求和舒适性等方面,却与极小空间之间存在着较为尖锐的矛盾,极限空间的形态优化问题尚有待研究。目前也有一些相关小户型设计的公开文献公布,如专利公告号cn204152243u和cn203113828u的微型住宅单元,对房型进行了一定的结构设计,但却未能考虑各个生活空间的集成,对空间的压缩程度仍有所欠缺;而专利公告号的cn202706593u的住宅空间,虽然使用了人体工程学的理论,但却未能在设计时遵循人体在进行各种行为时运动的规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微型居室结构存在的不足,根据微型居室的特点,提出一种空间极度压缩的微型居室结构,目的在于尽可能减少人员在居室内部进行各种肢体运动时的行为障碍,使各种动作顺畅,减少肢体碰撞的可能性;尽可能减少空间浪费,有效利用居室内部的所有空间;将各种不同功能的生活空间进行互补,最大限度将居室内部空间进行压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间极度压缩的微型居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居室结构是将睡眠、烹饪、工作、学习、进餐、储物和盥洗生活功能空间集为一体,利用隔墙将矩形的微型居室划分为交通区、就寝区、烹饪区、工作区、盥洗区和储藏区六部分,所述交通区、工作区和储藏区位于微型居室的中部,所述工作区位于交通区和储藏区之间,所述就寝区位于微型居室的一侧,所述烹饪区和盥洗区位于微型居室的另一侧;

所述交通区设有连通微型居室本体外的外门,所述交通区位于微型居室的中心,作为整个居室的核心交通空间可直接连接除储藏区之外的就寝区、烹饪区、工作区和盥洗区,该结构的设置有效地压缩了微型居室所需的交通面积,以使人在微型居室内的行为动作更为通畅,行为切换更加便捷;

所述交通区与就寝区之间设有一道隔墙和呈凹形曲线的就寝区开放边界,所述就寝区开放边界处的交通区区域是以人在上下床时的行为动作范围构成的空间区域;所述交通区与烹饪区之间设有一道隔墙和近似呈l形曲线的烹饪区开放边界,所述烹饪区开放边界处的交通区区域是以人在烹饪时的行为动作范围构成的空间区域;所述工作区面向交通区的工作区开放边界呈卵形曲线,所述工作区开放边界的交通区区域是以人在工作、学习和进餐活动时站立和就坐行为动作范围构成的空间区域;所述交通区与就寝区、工作区和烹饪区之间可以实现空间利用的相互叠合,所述就寝区和工作区也可以进行互动,所述就寝区开放边界和工作区开放边界的设立增强了就寝区和工作区的互动关系,可方便居住者倚靠就寝区的床具使用所述工作区中的工作台面;

为了减少人员在居室内部进行各种肢体运动时的行为障碍和尽可能减少空间上的浪费,所述交通区、就寝区、烹饪区、工作区、盥洗区和储藏区均利用曲线空间设计而成;所述就寝区位于所述外门的一端较窄,而位于微型居室内的另一端则较宽,以适合人在床上时上肢运动范围较大、下肢运动范围较小的特点,有效地压缩了就寝区的闲余空间;所述隔墙和就寝区开放边界均为连续的曲线形,以使人员在该区进出、坐卧、侧躺等动作过程时均保持顺畅、肢体边缘无碰撞;所述烹饪区呈近似l形空间,空间的深度可保证站在烹饪区开放边界处的交通区区域内人员的手臂能够在烹饪区中任意伸展,使人员在该区进出和烹饪的动作过程里均保持顺畅、肢体边缘无碰撞;所述工作区为卵形空间结构,伸入所述工作区内部,可使人员在工作区中行走和使用时顺畅无障碍;所述工作区开放边界可与就寝区开放边界相贴合,以实现两区的亲密互动;所述盥洗区呈近似方形空间,盥洗区与工作区和储藏区的隔墙为曲线形,既挤压出了部分的闲余空间给工作区和储藏区,使人的通行和盥洗行为更加通畅;所述储藏区位于工作区的后部,以就寝区和盥洗区相邻的曲线形隔墙构成,利用微型居室不能被利用的闲余空间,且紧邻所述工作区、就寝区和盥洗区,并可同时为这三区服务。

所述就寝区的就寝区边界由第一隔墙、就寝区开放边界和第二隔墙组成,就寝区内设有较窄的床具或与就寝区的空间形态相匹配的一头宽一头窄的异形床具,以适合人在床上上肢运动范围较大、下肢运动范围较小的特点,有效地压缩了就寝区的闲余空间,避免微型居室内空间的浪费。

所述就寝区内设有吊柜和搁物架设施。

所述烹饪区空间边界由烹饪区边界、第三隔墙、烹饪区开放边界、盥洗区边界和第四隔墙组成的近似l形结构,烹饪区内设有安装橱柜和吊柜。

所述工作区的工作区边界由第五隔墙和工作区开放边界构成的卵形状边界,工作区内设有与工作区空间形态相匹配的工作台面。

所述储藏区内设有搁板,储藏区周围的就寝区、工作区和盥洗区的隔墙上设有为对应区域提供储藏空间的储藏洞。

所述就寝区和盥洗区在位于微型居室内侧一端的墙面上设有外窗,用于微型居室内的采光和通风。

所述盥洗区与交通区隔离处设有拉门,盥洗区内设置马桶、洗手池、洗浴喷头和置物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间极度压缩的微型居室结构,对微型居室结构进行了结构分区,包括交通区、就寝区、烹饪区、工作区、盥洗区和储藏区六部分,分区以人体行为规律为空间设计的依据,在空间极度压缩的前提条件下,最大限度满足人体活动的通畅性和舒适性,从而保证微型居室满足睡眠、烹饪、工作、盥洗、进餐等人体活动的基本需要,即有效提高微型居室在建筑功能性和舒适性方面的品质。该微型居室结构的成本和施工费用远低于一般商品化住宅,具有节能、节材、节地的优点,可广泛适用于各种人群的居住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分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交通区1、就寝区2、烹饪区3、工作区4、盥洗区5、储藏区6、就寝区边界7、第一隔墙7a、就寝区开放边界7b、第二隔墙7c、烹饪区边界8、第三隔墙8a、烹饪区开放边界8b、盥洗区边界9、第四隔墙9a、盥洗区开放边界9b、工作区边界10、第五隔墙10a、工作区开放边界10b、第六隔墙11、外门12、第一外窗13、第二外窗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交通区1、工作区4和储藏区6位于微型居室中部,其中工作区4位于交通区1和储藏区6之间,就寝区2位于微型居室一侧,烹饪区3和盥洗区5位于微型居室另一侧。

如图1-4所示,交通区1设置有连通居室本体外的外门12,交通区1位于微型居室中心地带,直接连接除储藏区6之外的就寝区2、烹饪区3、工作区4和盥洗区5,人从交通区1可以直达其他所有主要功能区,不需跨越其他功能区,使人员在居室内的行为动作更为通畅,行为切换更加便捷,有效地压缩了微型居室所需的交通面积。

就寝区2三边贴邻微型居室墙面,一边为呈曲线型的就寝区边界7,就寝区边界7包括第一隔墙7a,就寝区开放边界7b,第二隔墙7c。呈曲线型的就寝区边界7使就寝区2位于外门12的一端较窄,而位于微型居室内的另一端则较宽。可以在就寝区2内放置较窄的床具满足基本的就寝需要,也可根据就寝区2的空间形态放置一头宽一头窄的异形床具,以适合人在床上上肢运动范围较大、下肢运动范围较小的特点,有效地压缩了所述就寝区2的闲余空间,避免微型居室内空间的浪费。同时,就寝区2也可以设置吊柜、搁物架和床箱等家具设施。就寝区2在位于微型居室内侧一端的墙面上设置第一外窗13,用于就寝区2和工作区4的采光和通风。

烹饪区3两边贴邻微型居室墙面,与交通区1之间以烹饪区边界8分隔,与盥洗区5之间以盥洗区边界9分隔。烹饪区边界8中的第三隔墙8a和烹饪区开放边界8b与盥洗区边界9中的第四隔墙9a使盥洗区5的空间呈近似l形,空间的深度可保证站在近似l形的所述烹饪区开放边界8b处的所述交通区1内居住者的手臂能够在所述烹饪区3中任意伸展,进行和烹饪相关的各种活动。烹饪区3内可安装橱柜和吊柜等与烹饪相关的家具。烹饪区开放边界8b为近似l形曲线形设计,可使人员在该区进出和烹饪的动作过程里均保持顺畅、肢体边缘无碰撞。

工作区4由工作区边界10界定为卵形空间,伸入交通区1的内部,可使人员在交通区1中行走,或以站和坐等姿势使用所述交通区1时顺畅无障碍。其次,卵形曲线的工作区开放边界10b可以与曲线形就寝区开放边界7b贴合,实现两区的亲密互动。工作区4内可结合其卵状曲线形态设置相应形态的工作台面和台面上部的置物架等工作、学习、进餐和储物等家具设施。

盥洗区5两边贴邻微型居室墙面,与交通区1和烹饪区3之间以盥洗区边界9分隔;与工作区4之间以工作区边界10中的第五隔墙10a分隔;与储藏区6之间以第六隔墙11分隔。盥洗区5呈近似方形空间,第五隔墙10a和第六隔墙11为连续的曲线形隔墙,一方面挤压出了部分的闲余空间给工作区4和储藏区6,另一方面也使人的通行和盥洗等行为更加通畅,空间感受较宽敞。盥洗区边界9中的盥洗区开放边界9b处设置拉门,将盥洗区5与交通区1隔离,达到防湿防潮的目的。盥洗区5内可设置马桶、洗手池、洗浴喷头和置物架等设施。盥洗区5在位于微型居室内侧一端的墙面上设置第二外窗14,用于烹饪区3和所述盥洗区5的采光和通风。

储藏区6位于工作区4后部,贴临工作区边界10中的第五隔墙10a。储藏区6贴临就寝区边界7中的第二隔墙7c,储藏区6贴临所述第六隔墙11,储藏区6贴临微型居室墙面。第五隔墙10a,第二隔墙7c和第六隔墙11都为曲线形隔墙,充分利用了微型居室不能被利用的闲余空间。储藏区6紧邻所述工作区4、就寝区2和盥洗区5,可同时为这三区服务。储藏区6内部可设置搁板,并在其周围的第五隔墙10a,第二隔墙7c和第六隔墙11上开洞,为相应区域提供储藏空间。第一隔墙7a、第二隔墙7c、第三隔墙8a、第四隔墙9a和第五隔墙10a都为非承重的轻质隔墙,可做成普通隔墙或做成玻璃隔墙。盥洗区开放边界9b处可做成普通或玻璃拉门,达到防湿和防潮的目的。

第一隔墙7a和第三隔墙8a可做成通到屋顶的隔墙或不通到屋顶的矮墙。第二隔墙7c、第四隔墙9a和第五隔墙10a应做成通到屋顶的隔墙,达到防湿和防潮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间极度压缩的微型居室结构,根据人的功能需求以及肢体在进行各种动作时所需要的空间范围,对微型居室进行了结构分区,分为交通区、就寝区、烹饪区、工作区、盥洗区和储藏区六部分,将睡眠、烹饪、工作、学习、进餐、储物、盥洗等生活空间进行了集成,减少了人员在居室内部进行各种肢体运动时的行为障碍,使各种动作顺畅,减少了肢体碰撞的可能性;减少空间浪费,有效利用居室内部的所有空间;将各种不同功能的生活空间进行互补,最大限度将居室内部空间进行压缩,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员居住的各种需求,保证了人员的舒适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