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辐射吸声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0281发布日期:2019-01-16 06:3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辐射吸声板材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板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辐射吸声板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岩矿棉是一种常用的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广泛应用在屋顶、门窗、内墙、外墙等建筑保温领域,特别是在外墙外保温领域已有成熟的体系。但是现有的岩棉板结构功能单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给人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电磁污染又一大环境问题。电磁辐射看不见、摸不着,被称为“隐形杀手”,但其对人体身心健康带来的威胁不亚于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为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保障信息安全,必须对电磁辐射加以防护。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内的电磁辐射污染,还能满足建筑室内空间的需求功能的建材,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辐射吸声板材,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能够有效净化室内空气;进一步的,还能够满足室内空间装饰吊顶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辐射吸声板材,包括基板本体,还包括吸波单元和吸声单元;其中,

所述吸波单元设置在所述基板本体的第一表面上,所述吸波单元用于吸附空间中的电磁波;

所述吸声单元设置在所述基板本体的第二表面上,所述吸声单元用于吸附空间中的噪声。

上述防辐射吸声板材,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吸波单元包括第一吸波机构,所述第一吸波机构包括内部填充有吸波材料的多个壳体,所述多个壳体设置在所述吸波单元的表面上。

上述防辐射吸声板材,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吸波单元还包括第二吸波机构,所述第二吸波机构包括覆盖在所述壳体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上的吸波层。

上述防辐射吸声板材,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吸声单元包括多个吸声槽,所述多个吸声槽均布开设在所述基板本体的第一表面上;

所述吸声槽设置为锥状槽,或设置为柱状槽,或设置为燕尾槽,或设置为沟状槽。

上述防辐射吸声板材,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吸波材料包括混合粒径的石墨,所述壳体设置为锥形壳体,所述锥形壳体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构成锥形密闭腔,所述吸波材料设置在所述锥形密闭腔中。

上述防辐射吸声板材,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锥形壳体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设置为粘接连接,或设置为螺纹连接,或设置为卡扣连接,或设置为锚固连接。

上述防辐射吸声板材,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混合粒径的石墨包括10%的45μm粒径石墨、20%的120μmm粒径石墨、20%的150μm粒径石墨、40%的180μm粒径石墨和10%的27μm粒径石墨。

上述防辐射吸声板材,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吸波材料还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

铁氧体,短切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炭黑。

上述防辐射吸声板材,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基板本体设置为岩棉板,或设置为石膏板。

上述防辐射吸声板材,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吸波层包括石墨纸和/或碳纤维导电纸,所述吸波层与所述壳体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之间为粘接连接。

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可通过上吸波单元的设置,能够实现室内空间中的电磁波有效吸收,上述电磁波的吸收操作主要依赖于吸波材料对电磁波吸收特性,能够实现电磁波能量向热能转化,进而能够有效吸收空间中的电磁波;可通过基板本体表面设置的吸声单元,使噪音在空间传播过程中,通过与吸声单元发生涡流效应等,以实现噪音的消除操作。

进一步的,本申请可通过上述混合粒径的石墨以及锥形壳体的设置,能够可以扩宽电磁波吸收频带,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吸波技术效果;也能够提供给吸波材料安装所需的独立腔体,能够有效保证吸波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本申请可通过上述锥形壳体与第一表面之间的粘接连接,能够有效保证基板本体自身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因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锚固连接所带来的连接件插入板材内部的情况,能够有效避免应力集中的情况,能够使得板材整体的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本申请可通过铁氧体,短切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石墨的共同作用,能够极大的提高电磁波吸收效率和扩宽吸收频带,进而能够有效提高电磁波吸收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可通过上述均布设置的多个吸声槽,能够实现全方位的吸声操作,能够避免因设置不均匀所导致的局部吸声效果欠佳的缺陷;本实施例中,上述吸声槽优选为燕尾槽,上述燕尾槽的设置,能够使得吸声单元与噪音发生较强的涡流效应,能够实现噪音的有效消除。

进一步的,本申请可通过上述第二吸波机构的设置,能够构成电磁波的增强吸收结构,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吸波单元的吸波技术效果,能够与第一吸波机构共同配合作业,以使吸波单元具有双重吸波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示说明:

1-基板本体,2-吸声槽,3-锥形壳体,4-吸波材料,5-吸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防辐射吸声板材,包括基板本体1,还包括吸波单元和吸声单元;其中,吸波单元设置在基板本体1的第一表面上,吸波单元用于吸附空间中的电磁波;吸声单元设置在基板本体1的第二表面上,吸声单元用于吸附空间中的噪声。

具体操作中,可通过上吸波单元的设置,能够实现室内空间中的电磁波有效吸收,上述电磁波的吸收操作主要依赖于吸波材料4对电磁波吸收特性,能够实现电磁波能量向热能转化,进而能够有效吸收空间中的电磁波;可通过基板本体1表面设置的吸声单元,使噪音在空间传播过程中,通过与吸声单元发生涡流效应等,以实现噪音的消除操作。

现有技术中,防辐射板材的制作均是将吸波材料4以内掺方式加入板材内,存在着添加量有限、板材强度降低等问题。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则通过吸波材料4内置于空心锥形体内,然后采用粘结方式直接与基板本体1结合,能够实现吸波材料4添加量可控,也能够避免板材强度降低,能够有效提高板材整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上述吸波单元包括第一吸波机构,第一吸波机构包括内部填充有吸波材料4的多个壳体,多个壳体设置在吸波单元的表面上。

具体操作中,上述吸波材料4包括混合粒径的石墨,上述石墨主要成分为天然鳞片石墨,其形似鱼磷状,属于六方晶系,呈层片状结构,作为一种介电损耗型的吸波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导电、导热、润滑、可塑及耐酸碱等性能,同时它价格低廉,非常适合工业生产;另外,不同粒径的天然鳞片石墨可以扩宽电磁波吸收频带,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吸波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中,上述壳体设置为锥形壳体3,锥形壳体3的开口端与第一表面连接构成锥形密闭腔,吸波材料4设置在锥形密闭腔中;可通过锥形密闭腔的设置,能够提供给吸波材料4安装所需的独立腔体,能够有效保证吸波材料4的结构稳定性。

为了能够提高锥形壳体3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上述锥形壳体3与第一表面之间可以设置为粘接连接,也可设置为螺纹连接,也可设置为卡扣连接,也可设置为锚固连接。

具体操作中,上述锥形壳体3与第一表面之间优选为粘接连接,上述粘接连接的设置方式,能够有效保证基板本体1自身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因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锚固连接所带来的连接件插入板材内部的情况,能够有效避免应力集中的情况,能够使得板材整体的寿命更长。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混合粒径的石墨包括10%的45μm粒径石墨、20%的120μmm粒径石墨、20%的150μm粒径石墨、40%的180μm粒径石墨和10%的27μm粒径石墨。

具体操作中,应用上述混合粒径的石墨吸波材料的板材,能够发挥较好的电磁波吸收性能;上述混合粒径的石墨优选粒径为45μm、120μm、150μm、180μm、27μm,比例分别为10%、20%、20%、40%、10%,上述优选混合粒径的石墨吸波材料,能够实现较好的吸收技术效果,也能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优选地,上述吸波材料4还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铁氧体,短切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炭黑。

具体操作中,可通过上述材料与石墨的共同作用,能够极大的提高电磁波吸收效率和扩宽吸收频带,进而能够有效提高电磁波吸收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上述吸波材料4包括铁氧体,短切碳纤维、石墨烯和纳米炭黑,可通过上述铁氧体,短切碳纤维、石墨烯和纳米炭黑的加入,能够使得吸波材料4具有更好的吸波技术效果。

优选地,上述吸声单元包括多个吸声槽2,多个吸声槽2均布开设在基板本体1的第一表面上;吸声槽2设置为锥状槽,或设置为柱状槽,或设置为燕尾槽,或设置为沟状槽。

具体操作中,可通过上述均布设置的多个吸声槽2,能够实现全方位的吸声操作,能够避免因设置不均匀所导致的局部吸声效果欠佳的缺陷;本实施例中,上述吸声槽2优选为燕尾槽,上述燕尾槽的设置,能够使得吸声单元与噪音发生较强的涡流效应,能够实现噪音的有效消除。

本实施例中,上述板材优选为岩棉板,即上述基板本体1为岩棉板;可通过将吸波单元应用于岩棉板中;上述应用有吸波单元和吸声单元的岩棉板整体,能够在满足室内吊顶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消除室内空间中的电磁波,也能够同时消除空间中的噪声。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防辐射吸声板材,主体结构与实施例一类似,也包括基板本体、吸波单元和吸声单元;关于主体结构的具体设置,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记载,此处旨在阐述两者之间的区别。

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吸波单元还包括第二吸波机构,第二吸波机构包括覆盖在壳体的表面以及第二表面上的吸波层5。

具体操作中,可通过上述第二吸波机构的设置,能够构成电磁波的增强吸收结构,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吸波单元的吸波技术效果,能够与第一吸波机构共同配合作业,以使吸波单元具有双重吸波技术效果。

上述吸波层5包括石墨纸,也可以包括碳纤维导电纸,也可以同时包括石墨纸和碳纤维导电纸;其中,上述吸波层5与壳体的表面、第二表面之间为粘接连接;上述粘接连接的设置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石墨纸和碳纤维导电纸的组装效果,通过在纸张的背面涂抹粘接胶即可实现。

本实施例中,上述吸波层5优选为石墨纸和碳纤维导电纸的复合层,即将上述石墨纸和碳纤维导电纸层叠设置,并覆盖在壳体的表面以及第二表面上,以提高吸波单元的吸波技术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中,上述板材为石膏板,即上述基板本体1为石膏板;可通过将吸波单元应用于石膏板中;上述应用有吸波单元和吸声单元的岩棉板,能够在满足室内吊顶需求的同时,能够有效消除室内空间中的电磁波,也能够同时消除空间中的噪声。

为了能够提高锥形壳体3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上述锥形壳体3与第一表面之间设置为粘接连接和锚固连接的复合连接结构,锥形壳体3的开口端外沿设置有连接片;其中,锚钉贯穿连接片后插入到基板本体1内,以实现锥形壳体3与基板本体1之间的连接;同时,上述锥形壳体3的开口端外沿可涂抹粘接胶,以同时实现锥形壳体3与基板本体1之间的粘接连接;上述复合连接的设置方式,能够极大提高吸声板材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制备基板本体;

步骤b:在所述基板本体的第一表面上设置吸波单元,所述吸波单元用于吸附空间中的电磁波的吸波单元;

步骤c:在所述基板本体的第二表面上设置吸声单元,所述吸声单元用于吸附空间中的噪声的吸声单元。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b包括:将吸波材料分别填充至多个壳体中,以构成吸波单元中的第一吸波机构;将填充有吸波材料的多个壳体均布固定在所述基板本体的第一表面上;进而可完成吸波单元与基板本体之间的有效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c包括:在所述基板本体上均布开设多个吸声槽,以构成所述吸声单元;所述吸声槽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锥状槽,柱状槽,沟状槽;本实施例中,上述吸声槽优选为燕尾槽,上述燕尾槽的设置,能够使得吸声单元与噪音发生较强的涡流效应,能够实现噪音的有效消除。

具体操作中,上述吸波材料包括混合粒径的石墨,壳体设置为锥形壳体;将所述吸波材料填充到锥形壳体内,并将锥形壳体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以构成容纳吸波材料的锥形密闭腔。

本实施例中,上述混合粒径的石墨具体包括10%的45μm粒径石墨、20%的120μmm粒径石墨、20%的150μm粒径石墨、40%的180μm粒径石墨和10%的27μm粒径石墨。

具体操作中,可通过一较大容器,实现上述混合粒径的石墨的混合操作,将10%的45μm粒径石墨、20%的120μmm粒径石墨、20%的150μm粒径石墨、40%的180μm粒径石墨和10%的27μm粒径石墨纺织到较大容器内混合均匀,即可构成上述混合粒径的石墨。

本实施例中,上述吸波材料还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铁氧体、短切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纳米炭黑;将所述铁氧体、短切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纳米炭黑中一项或多项与石墨混合均匀,以构成所述吸波材料。其中,可通过上述材料与石墨的共同作用,能够极大的提高电磁波吸收效率和扩宽吸收频带,进而能够有效提高电磁波吸收技术效果。

具体操作中,锥形壳体可通过粘结剂,或螺纹连接件,或卡扣连接件,或锚固连接件固定在第一表面上。

本实施例中,上述粘接剂的设置,能够构成锥形壳体与第一表面之间的粘接连接;上述螺纹连接件的设置,能够构成锥形壳体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螺纹连接;上述卡扣连接件的设置,能够构成锥形壳体与第一表面之间的卡扣连接;上述锚固连接件的设置,能够构成锥形壳体与第一表面之间的锚固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连接件,以实现锥形壳体与第一表面之间的稳定为准。

本实施例中,上述基板本体优选设置为岩棉板,上述岩棉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增强板材整体的吸波与吸声技术效果;可选的,上述基板本体也可选择本领域中常见的石膏板。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b还包括:将吸波层覆盖在在所述壳体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上,以构成吸波单元中的第二吸波机构;通过上述第二吸波机构的设置,能够构成电磁波的增强吸收结构,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吸波单元的吸波技术效果,能够与第一吸波机构共同配合作业,以使吸波单元具有双重吸波技术效果。

具体操作中,吸波层包括石墨纸和/或碳纤维导电纸,吸波层的厚度为0.2mm-1mm;将石墨纸和/或碳纤维导电纸的背面涂抹粘结剂,并粘接到壳体的表面和第二表面上,即可实现吸波层的位置固定。

结合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可知,本申请可通过上吸波单元的设置,能够实现室内空间中的电磁波有效吸收,上述电磁波的吸收操作主要依赖于吸波材料对电磁波吸收特性,能够实现电磁波能量向热能转化,进而能够有效吸收空间中的电磁波;可通过基板本体表面设置的吸声单元,使噪音在空间传播过程中,通过与吸声单元发生涡流效应等,以实现噪音的消除操作。

进一步的,本申请可通过上述混合粒径的石墨以及锥形壳体的设置,能够可以扩宽电磁波吸收频带,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吸波技术效果;也能够提供给吸波材料安装所需的独立腔体,能够有效保证吸波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本申请可通过上述锥形壳体与第一表面之间的粘接连接,能够有效保证基板本体自身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因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锚固连接所带来的连接件插入板材内部的情况,能够有效避免应力集中的情况,能够使得板材整体的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本申请可通过铁氧体,短切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石墨的共同作用,能够极大的提高电磁波吸收效率和扩宽吸收频带,进而能够有效提高电磁波吸收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可通过上述均布设置的多个吸声槽,能够实现全方位的吸声操作,能够避免因设置不均匀所导致的局部吸声效果欠佳的缺陷;本实施例中,上述吸声槽优选为燕尾槽,上述燕尾槽的设置,能够使得吸声单元与噪音发生较强的涡流效应,能够实现噪音的有效消除。

进一步的,本申请可通过上述第二吸波机构的设置,能够构成电磁波的增强吸收结构,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吸波单元的吸波技术效果,能够与第一吸波机构共同配合作业,以使吸波单元具有双重吸波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任何本发明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