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暖混凝土回填层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1667阅读:11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装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暖混凝土回填层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势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研究表明,地面辐射供暖是最舒适的供暖方式,室内地表温度均匀,室温由下而上逐渐递减,不易造成污浊空气对流,室内空气洁净。鉴于上述优点,地暖系统当今已广泛应用于建筑装修领域中。

现有的地暖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诸多问题:

(1)材料堆放对地暖盘管的损伤:由于传统的地暖混凝土回填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且混凝土方量比较小,存在着极为普遍的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现象,由于现场空间有限,原材料堆存场地有限,往往会直接压在铺设完毕的地暖盘管上,这样子会导致地暖盘管在压力下的变形、不可恢复的结构损伤甚至开裂,使得地暖盘管在施工开始前就处于高度危险之中,施工完成之后有极大的概率在未达到使用年限时就出现漏水问题。

(2)混凝土配合比无法严格控制:直接在现场搅拌的回填混凝土通常没有严格的计量器具和计量控制管理,依据施工人员的经验进行一个大致的判断,为了施工的便利,通常混凝土的拌合用水都是过量和,这就造成了混凝土的强度偏低,在后续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被压坏且表层易于起灰,影响使用效果。

(3)回填混凝土现场搅拌:混凝土现场搅拌一方面带来强度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现场拌合的混凝土成型后密度偏低及孔隙率偏大,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无法起到很好的蓄热作用,会导致房间温度升温快、降温也快,亦即在单位使用时间内温度梯度变化比较明显,对于使用者而言感官感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4)施工器具对于地暖盘管的损伤:在现有施工过程中,原材料进厂堆放,以及现场拌合所用的尖头铁锹推车等施工器具,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或大或小的伤害到地暖盘管,例如推车对于盘管的重压造成的结构损伤,尖头铁锹对于盘管的表层损伤及贯穿损伤,几年后的风险就来自于此。

(5)无序的现场管理:现有施工过程几乎没有现场施工管理,施工器械堆放凌乱,安全措施不到位;材料的供应、采购、堆放和发放没有计划编制,浪费现象严重;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以及文件记录不到位,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及质量评判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并提供一种地暖混凝土回填层施工方法,本发明的地暖混凝土回填层施工方法对于现有技术的施工方法而言除了原材料分级以及干拌混凝土的机械均质化以外,其突出的特点是直接利用干拌混凝土摊铺均匀后浇水,干混料相较于混凝土湿拌合料易于摊铺,且施工人员穿软底鞋,采用平头铁锹作业施工过程对地暖盘管几乎不存在损伤问题;浇水过程用均匀洒水设备为摊铺完毕的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洒水,对于地暖盘管无损伤,保证后续使用的耐久性。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地暖混凝土回填层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原材料分级:将质量以及种类符合标准要求的粗集料和细集料分别过筛,以确保粒径的要求;

(2)组合料均化:将粗集料、细集料、胶凝材料以及干粉添加剂依次投入搅拌机干拌,混合均匀为干拌混凝土混合料;

(3)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摊铺:将步骤(2)中的干拌混凝土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均匀摊铺在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的地暖盘管上;

(4)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浇水:用均匀洒水设备为步骤(3)中摊铺完毕的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洒水,以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吸足水且表面无积水为宜,洒完水后湿混凝土陈化0.5~1.0h;

(5)刮平提浆抹面:陈化时间完成后,先用刮平器将湿混凝土表面刮平,在刮平后的表面撒一薄层水泥粉,然后用提浆抹面器对刮平的表层进行提浆和抹面处理;水泥粉的厚度约为0.5~1mm,以能提浆且不漏砂为宜;

(6)压实养护:刮平处理后在混凝土终凝之前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2~3次压实处理,处理完成的混凝土喷洒养护剂进行养护,养护期间禁止人员及推车进入施工现场。

进一步的,粗集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5mm,细集料最大粒径不超过5mm,细集料为细砂。

粗集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2mm,细集料最大粒径不超过5mm,细集料为中砂。

具体的,粗集料可以使用天然经筛分的卵石,也可以使用再生集料,优选的使用密度孔隙率小且密度较大的卵石;具体的,细集料可以使用天然砂,也可以使用人工砂,优选使用天然中砂或细砂。

进一步的,胶凝材料为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或铝酸盐水泥。具体的,优选使用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的水泥,并且最佳的水泥强度等级为42.5。

进一步的,干粉添加剂包括粉剂橡胶粉和纤维素;纤维素为木浆纤维素和/或棉浆纤维素。

具体的,在回填混凝土硬化后,由于地暖长期冷热循环会引起混凝土体积出积热胀冷缩现象。粉剂橡胶粉在回填混凝土出现体积变化作为缓充材料,释放体积变化所带来的应力集中,可以极大的减少开裂空鼓现象,保证体积稳定。其不同用量的影响为掺量越多,材料的抗开裂效果越好,但过多的掺量会导致材料强度下降,通过实验,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的10%。纤维素可以起到在混凝土硬化过程的保水作用,有利于硬化混凝土强度的发展,可以极大的减少开裂空鼓现象,保证体积稳定。

进一步的,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地暖盘管内水压不应低于0.8mpa,混凝土回填层养护过程中,地暖盘管内水压不应低于0.6mpa。

具体的,保持地暖盘管内一定的水压有利于抵抗外力对于管径的压缩,维持原来的管径及过水量。

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需要在墙体、柱、过门等与地面垂直交接处敷设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10mm,或当地面面积超过30㎡或边长超过6m时,应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8mm。

具体的,当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为防止其因温度变化而产生裂缝,在墙体、柱、过门等与地面垂直交接处敷设伸缩缝,伸缩缝内填柔性防水材料。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施工器具对于地暖盘管的损伤,混凝土回填层施工及养护过程中,使用人工振捣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采用平头铁锹作业。

进一步的,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原材料中粗集料、细集料、胶凝材料体积比为:2~3:2~3:1;原材料中胶凝材料、橡胶粉、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0:5~10:0.4~0.8。

进一步的,混凝土回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或c20。

实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严格的材料分级:将质量以及种类符合标准要求的粗集料和细集料分别过筛,以确保粒径的要求,分级完成后,材料在仓库中堆放,保证了原材料的确定性和均质性;

(2)干拌混凝土组合料的机械均化:依据计算好的配合比依次将粗集料、细集料、胶凝材料以及干粉添加剂投入搅拌机干拌,混合均匀为干拌混凝土混合料,然后经过包装运输至施工现场,保证了混凝土配合比的精确性;

(3)摊铺均匀:将干拌混凝土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均匀摊铺在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的地暖盘管上,干混料相较于混凝土拌合料易于摊铺,且施工人员穿软底鞋,采用平头铁锹作业施工过程对地暖盘管基本无损伤;

(4)浇水均匀:用均匀洒水设备为摊铺完毕的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洒水,以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吸足水且表面无积水为宜,洒完水后湿混凝土陈化0.5~1.0h,有利于干拌混凝土吸足水分,保证下一道工序顺利进行;

(5)刮平提浆抹面压实养护有序进行: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一天之内完成陈化刮平提浆抹面压实养护等一系列工序,不留隔夜接缝,保证回填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6)有序的现场管理:本发明对现场人员、施工工具、原材料、施工方法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以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1)原材料分级:将质量以及种类符合标准要求的粗集料和细集料分别过筛,以确保粒径的要求。

步骤(1)中粗集料最大粒径为15mm,细集料最大粒径为5mm,细集料为细砂。

步骤(1)中粗集料为密度孔隙率小且密度较大的卵石。具体的,细集料为天然细砂。

(2)组合料均化:将粗集料、细集料、胶凝材料以及干粉添加剂依次投入搅拌机干拌,混合均匀为干拌混凝土混合料。

步骤(2)中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原材料中粗集料、细集料、胶凝材料体积比为3:3:1。原材料中胶凝材料、橡胶粉、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0:5:0.8。

步骤(2)中混凝土回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

步骤(2)中胶凝材料为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干粉添加剂包括粉剂橡胶粉和纤维素,纤维素为木浆纤维素。

(3)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摊铺:将步骤(2)中的干拌混凝土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均匀摊铺在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的地暖盘管上。

在步骤(3)中需要在墙体、柱、过门等与地面垂直交接处敷设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为10mm,当地面面积超过30㎡或边长超过6m时,应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为8mm,伸缩缝内填柔性防水材料。

步骤(3)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使用人工刮平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采用平头铁锹作业,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地暖盘管内水压为0.8mpa。

(4)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浇水:用均匀洒水设备为步骤(3)中摊铺完毕的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洒水,以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吸足水且表面无积水为宜,洒完水后湿混凝土陈化0.5h。

步骤(4)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使用人工浇水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

(5)刮平提浆抹面:陈化时间完成后,先用刮平器将湿混凝土表面刮平,在刮平后的表面撒一薄层水泥粉,然后用提浆抹面器对刮平的表层进行提浆和抹面处理。

步骤(5)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使用人工刮平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

(6)压实养护:刮平处理后在混凝土终凝之前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2次压实处理,处理完成的混凝土喷洒养护剂进行养护,养护期间禁止人员及推车进入施工现场。

步骤(6)中混凝土回填层养护过程中,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步骤(6)中混凝土回填层养护过程中,地暖盘管内水压为0.6mpa。

实施例2:

(1)原材料分级:将质量以及种类符合标准要求的粗集料和细集料分别过筛,以确保粒径的要求。

步骤(1)中粗集料最大粒径为12mm,细集料最大粒径为5mm,细集料为中砂。

步骤(1)中粗集料为卵石,细集料为人工中砂。

(2)组合料均化:将粗集料、细集料、胶凝材料以及干粉添加剂依次投入搅拌机干拌,混合均匀为干拌混凝土混合料。

步骤(2)中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原材料中粗集料、细集料、胶凝材料体积比为2:2:1。原材料中胶凝材料、橡胶粉、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0:6:0.7。

步骤(2)中混凝土回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步骤(2)中胶凝材料为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32.5,干粉添加剂包括粉剂橡胶粉和纤维素,纤维素为棉浆纤维素。

(3)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摊铺:将步骤(2)中的干拌混凝土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均匀摊铺在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的地暖盘管上。

在步骤(3)中需要在墙体、柱、过门等与地面垂直交接处敷设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为10mm,或当地面面积超过30㎡或边长超过6m时,应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为10mm,伸缩缝内填柔性防水材料。

步骤(3)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使用人工刮平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采用平头铁锹作业,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地暖盘管内水压为0.9mpa。

(4)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浇水:用均匀洒水设备为步骤(3)中摊铺完毕的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洒水,以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吸足水且表面无积水为宜,洒完水后湿混凝土陈化0.6h。

步骤(4)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使用人工刮平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

(5)刮平提浆抹面:陈化时间完成后,先用刮平器将湿混凝土表面刮平,在刮平后的表面撒一薄层水泥粉,然后用提浆抹面器对刮平的表层进行提浆和抹面处理。

步骤(5)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使用人工刮平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

(6)压实养护:刮平处理后在混凝土终凝之前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3次压实处理,处理完成的混凝土喷洒养护剂进行养护,养护期间禁止人员及推车进入施工现场。

步骤(6)中混凝土回填层养护过程中,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步骤(6)中混凝土回填层养护过程中,地暖盘管内水压为0.7mpa。

实施例3:

(1)原材料分级:将质量以及种类符合标准要求的粗集料和细集料分别过筛,以确保粒径的要求。

步骤(1)中粗集料最大粒径为15mm,细集料最大粒径不超过5mm,细集料为中砂。

步骤(1)中粗集料使用卵石,细集料使用天然中砂。

(2)组合料均化:将粗集料、细集料、胶凝材料以及干粉添加剂依次投入搅拌机干拌,混合均匀为干拌混凝土混合料。

步骤(2)中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原材料中粗集料、细集料、胶凝材料体积比为2.5:2.5:1。原材料中胶凝材料、橡胶粉、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0:7:0.6。

步骤(2)中混凝土回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步骤(2)中胶凝材料为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干粉添加剂包括粉剂橡胶粉和纤维素,纤维素为木浆纤维素。

(3)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摊铺:将步骤(2)中的干拌混凝土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均匀摊铺在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的地暖盘管上。

在步骤(3)中需要在墙体、柱、过门等与地面垂直交接处敷设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为10mm,或当地面面积超过30㎡或边长超过6m时,应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为10mm,伸缩缝内填柔性防水材料。

步骤(3)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使用人工刮平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采用平头铁锹作业,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地暖盘管内水压为1.0mpa。

(4)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浇水:用均匀洒水设备为步骤(3)中摊铺完毕的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洒水,以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吸足水且表面无积水为宜,洒完水后湿混凝土陈化0.8h。

步骤(4)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

(5)刮平提浆抹面:陈化时间完成后,先用刮平器将湿混凝土表面刮平,在刮平后的表面撒一薄层水泥粉,然后用提浆抹面器对刮平的表层进行提浆和抹面处理。

步骤(5)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使用人工刮平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

(6)压实养护:刮平处理后在混凝土终凝之前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3次压实处理,处理完成的混凝土喷洒养护剂进行养护,养护期间禁止人员及推车进入施工现场。

步骤(6)中混凝土回填层养护过程中,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步骤(6)中混凝土回填层养护过程中,地暖盘管内水压为0.8mpa。

实施例4:

(1)原材料分级:将质量以及种类符合标准要求的粗集料和细集料分别过筛,以确保粒径的要求。

步骤(1)中粗集料最大粒径为12mm,细集料最大粒径不超过5mm,细集料为中砂。

步骤(1)中粗集料使用密度孔隙率小且密度较大的卵石。细集料使用天然中砂。

(2)组合料均化:将粗集料、细集料、胶凝材料以及干粉添加剂依次投入搅拌机干拌,混合均匀为干拌混凝土混合料。

步骤(2)中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原材料中粗集料、细集料、胶凝材料体积比为2:2.5:1。原材料中胶凝材料、橡胶粉、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0:8:0.5。

步骤(2)中混凝土回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步骤(2)中胶凝材料为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干粉添加剂包括粉剂橡胶粉和纤维素,纤维素为木浆纤维素。

(3)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摊铺:将步骤(2)中的干拌混凝土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均匀摊铺在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的地暖盘管上。

在步骤(3)中需要在墙体、柱、过门等与地面垂直交接处敷设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为10mm,或当地面面积超过30㎡或边长超过6m时,应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为10mm,伸缩缝内填柔性防水材料。

步骤(3)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使用人工刮平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采用平头铁锹作业,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地暖盘管内水压为1.0mpa。

(4)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浇水:用均匀洒水设备为步骤(3)中摊铺完毕的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洒水,以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吸足水且表面无积水为宜,洒完水后湿混凝土陈化0.8h。

步骤(4)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

(5)刮平提浆抹面:陈化时间完成后,先用刮平器将湿混凝土表面刮平,在刮平后的表面撒一薄层水泥粉,然后用提浆抹面器对刮平的表层进行提浆和抹面处理。

步骤(5)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使用人工刮平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

(6)压实养护:刮平处理后在混凝土终凝之前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3次压实处理,处理完成的混凝土喷洒养护剂进行养护,养护期间禁止人员及推车进入施工现场。

步骤(6)中混凝土回填层养护过程中,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步骤(6)中混凝土回填层养护过程中,地暖盘管内水压为0.9mpa。

实施例5:

(1)原材料分级:将质量以及种类符合标准要求的粗集料和细集料分别过筛,以确保粒径的要求。

步骤(1)中粗集料最大粒径为12mm,细集料最大粒径为5mm,细集料为中砂。

步骤(1)中粗集料为密度孔隙率小且密度较大的卵石。具体的,细集料为天然中砂。

(2)组合料均化:将粗集料、细集料、胶凝材料以及干粉添加剂依次投入搅拌机干拌,混合均匀为干拌混凝土混合料。

步骤(2)中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原材料中粗集料、细集料、胶凝材料体积比为2:3:1。原材料中胶凝材料、橡胶粉、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0:9:0.5。

步骤(2)中混凝土回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

步骤(2)中胶凝材料为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干粉添加剂包括粉剂橡胶粉和纤维素,纤维素为木浆纤维素。

(3)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摊铺:将步骤(2)中的干拌混凝土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均匀摊铺在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的地暖盘管上。

在步骤(3)中需要在墙体、柱、过门等与地面垂直交接处敷设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为10mm,当地面面积超过30㎡或边长超过6m时,应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为10mm,伸缩缝内填柔性防水材料。

步骤(3)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使用人工刮平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采用平头铁锹作业,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地暖盘管内水压为1.0mpa。

(4)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浇水:用均匀洒水设备为步骤(3)中摊铺完毕的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洒水,以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吸足水且表面无积水为宜,洒完水后湿混凝土陈化0.5h。

步骤(4)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使用人工浇水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

(5)刮平提浆抹面:陈化时间完成后,先用刮平器将湿混凝土表面刮平,在刮平后的表面撒一薄层水泥粉,然后用提浆抹面器对刮平的表层进行提浆和抹面处理。

步骤(5)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使用人工刮平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

(6)压实养护:刮平处理后在混凝土终凝之前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2次压实处理,处理完成的混凝土喷洒养护剂进行养护,养护期间禁止人员及推车进入施工现场。

步骤(6)中混凝土回填层养护过程中,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步骤(6)中混凝土回填层养护过程中,地暖盘管内水压为1.0mpa。

实施例6:

(1)原材料分级:将质量以及种类符合标准要求的粗集料和细集料分别过筛,以确保粒径的要求。

步骤(1)中粗集料最大粒径为15mm,细集料最大粒径为5mm,细集料为细砂。

步骤(1)中粗集料为密度孔隙率小且密度较大的卵石。具体的,细集料为天然细砂。

(2)组合料均化:将粗集料、细集料、胶凝材料以及干粉添加剂依次投入搅拌机干拌,混合均匀为干拌混凝土混合料。

步骤(2)中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原材料中粗集料、细集料、胶凝材料体积比为2:3:1。原材料中胶凝材料、橡胶粉、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0:10:0.8。

步骤(2)中混凝土回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

步骤(2)中胶凝材料为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干粉添加剂包括粉剂橡胶粉和纤维素,纤维素为木浆纤维素。

(3)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摊铺:将步骤(2)中的干拌混凝土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均匀摊铺在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的地暖盘管上。

在步骤(3)中需要在墙体、柱、过门等与地面垂直交接处敷设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为10mm,当地面面积超过30㎡或边长超过6m时,应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为8mm,伸缩缝内填柔性防水材料。

步骤(3)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使用人工刮平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采用平头铁锹作业,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地暖盘管内水压为1.2mpa。

(4)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浇水:用均匀洒水设备为步骤(3)中摊铺完毕的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洒水,以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吸足水且表面无积水为宜,洒完水后湿混凝土陈化0.5h。

步骤(4)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使用人工浇水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

(5)刮平提浆抹面:陈化时间完成后,先用刮平器将湿混凝土表面刮平,在刮平后的表面撒一薄层水泥粉,然后用提浆抹面器对刮平的表层进行提浆和抹面处理。

步骤(5)中混凝土回填层施工过程中,使用人工刮平设备,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

(6)压实养护:刮平处理后在混凝土终凝之前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2次压实处理,处理完成的混凝土喷洒养护剂进行养护,养护期间禁止人员及推车进入施工现场。

步骤(6)中混凝土回填层养护过程中,施工人员穿软底鞋作业,步骤(6)中混凝土回填层养护过程中,地暖盘管内水压为1.0mpa。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