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自助式智能休息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7530发布日期:2019-03-02 01:29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形自助式智能休息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共空间休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球形自助式智能休息舱。

技术背景

为了适应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对于极大部分的人员而言,其在工作地点等公共场合的时间多于在家时间,在家的时间也基本是出于睡眠的需要,鉴于生活、工作上的诸多压力,家中睡眠难以达到深度睡眠,使得睡眠效果并不理想,直接导致本就较少的家中睡眠时间进一步缩短,因此,为了给处于公共场合的人员提供一种补充睡眠的装置,使得使用者的身心得到舒缓,同时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在公共场合提供共享睡眠舱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虽然世面上出现了一些专供人员短暂休息的睡眠舱,但鉴于睡眠舱的技术不成熟,如在舱体内部直接放置床垫、休息空间较为密封、空气流通性差、卫生状况不佳等,这些都直接导致了使用者的睡眠环境较差,难以真正发挥睡眠舱的功效,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鉴于睡眠舱使用时为封闭状态,还存在缺氧窒息的风险和消防风险,此外,现有的睡眠舱重量大,且占用地面面积多,对睡眠舱的安装和搬运都造成不便。由此可以看出,现有的睡眠舱在舱体设计、安全以及人性化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弊端,使得睡眠舱无法被使用和推广。

因此,针对以上缺陷,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有效创新,同时依据本发明人2017年8月4日申请的专利(申请号:201720969921.8同案申请)进行改进,通过不同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助式智能休息舱,该休息舱闲置时舱门关闭,使用时舱门为开启状态,该休息舱致力于提高舱内休息环境,同时保证舱内休息的安全透气性,并且有效地降低了外界的噪音和光线干扰,此外,在舱体重量和占地面积上也做了改善,利于休息舱的使用和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球形自助式智能休息舱,包含:设置有智能系统和智能锁的智能休息舱、远程信息服务中心、使用终端软件,所述的休息舱由舱体和舱门组成,舱体通过转轴装置与舱门相连;

所述舱体设置有舱口,其侧壁上设置有观察窗、定时器、限位扣;

相应的,所述的舱口转角处设置有转轴结构;

相应的,顶部设置有排风装置、唤醒灯、智能控位锁扣;

相应的,舱体设置有夹层,侧壁的夹层内设置有电源、智能控制系统,底部外侧设置有外接电源,其中,夹层内设置有隔音装置、防火装置以及保温装置;

相应的,舱体外侧中轴线靠近舱口位置设置有减速滑轮,其减速滑轮前端在舱口的边缘外侧设置有智能锁;

所述舱体底部设置有睡垫或放置有睡椅;

相应的,其睡垫由主垫和副垫组成,主垫与副垫之间通过软质连接件连接;

相应的,主垫的一端上设置有睡枕;副垫顶端的底部设置有软质拉带,其底部设置为中空;

相应的,副垫使用时向外翻折与主垫构成一张完整的睡垫,不使用时向内翻折使其贴合于主垫上,置于舱体内部;

相应的,其睡椅前端设置有搁脚凳,所述搁脚凳与睡椅通过软质连接件连接;

相应的,其搁脚凳底部设置为中空,底部前端设置有软质拉带;

相应的,搁脚凳使用时向下翻折与地面齐平,不使用时向上翻折使其贴合于睡椅下部,置于舱体内部;

所述舱门外侧壁设置有智能系统二维码,通过使用终端扫描二维码与远程信息服务中心实现远程连接;

相应的,其舱门尾端内侧设置有安全扣,前端内侧设置有内开把手;

相应的,前端外侧壁设置有外开把手;

相应的,其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孔;

相应的,所述舱门尾端内侧设置的安全扣与前端内侧设置的内开把手设置在球形舱门的中轴线上,且舱门内侧壁的中轴线上设置有轨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休息舱致力于提高舱内休息环境,同时保证舱内休息的安全透气性,并且有效地降低了外界的噪音和光线干扰,此外,在舱体重量和占地面积上也做了改善,利于休息舱的使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球形自助式智能休息舱睡舱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球形自助式智能休息舱睡舱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球形自助式智能休息舱睡舱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球形自助式智能休息舱睡舱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二所述的一种球形自助式智能休息舱坐舱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球形自助式智能休息舱智能信息传输示意图;

图中:

101、舱体,102、观察窗,103、唤醒灯,104、智能控位锁扣,105、排风装置,106、减速滑轮,107、智能锁,108、限位扣,109、转轴结构,110、定时器,111、固定电源,112、智能系统,113、外接电源;

201、舱门,202、导轨,203、安全扣,204、内开把手,205、限位孔,206、外开把手,207、智能系统二维码;

301、主垫,302、软质连接件,303、副垫,304、中空,305、软质拉带,306、睡椅,307、搁脚凳,308、睡枕;

401、使用终端,402、远程信息服务中心,403、智能休息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球形自助式智能休息舱,由使用终端软件401、远程信息服务中心402、设置有智能系统112和智能锁113的智能休息舱403组成;

所述的智能休息舱403,包括:由舱体101、舱门201、睡垫或睡椅组成;

所述的舱体101通过转轴结构109与舱门201相连,所述的舱体101内底部设置有主垫301或睡椅306;

所述舱体101设置有舱口,其侧壁上设置有观察窗102、定时器110、限位扣108;所述的舱口转角处设置有转轴结构109;

所述舱体101顶部设置有排风装置105、唤醒灯103、智能控位锁扣104;

所述舱体101设置有夹层,侧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固定电源111、智能系统112及外接电源113,其中,夹层内设置有隔音装置、防火装置以及保温装置;

所述舱体101外侧中轴线靠近舱口位置设置有减速滑轮106,其减速滑轮106前端在舱口的边缘外侧设置有智能锁107;

所述舱体101底部设置有睡垫或放置有睡椅306;

所述睡垫由主垫301和副垫303组成,主垫301与副垫303之间通过软质连接件302连接;

所述主垫301的一端上设置有睡枕308;副垫303顶端的底部设置有软质拉带305,其底部设置为中空304;

所述副垫303使用时向外翻折与主垫301构成一张完整的睡垫,不使用时向内翻折使其贴合于主垫301上,置于舱体101内部;

所述睡椅306前端设置有搁脚凳307,所述搁脚凳307与睡椅306通过软质连接件302连接;其搁脚凳307底部设置为中空304,底部前端设置有软质拉带305;所述搁脚凳307使用时向下翻折与地面齐平,不使用时向上翻折使其贴合于睡椅306下部,置于舱体101内部;

所述舱门201外侧壁设置有智能系统二维码207,通过使用终端401扫描二维码与远程信息服务中心402实现远程连接;

所述舱门201尾端内侧设置有安全扣203,前端内侧设置有内开把手204;其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孔205;前端外侧壁设置有外开把手206;

所述舱门201尾端内侧设置的安全扣203与前端内侧设置的内开把手204设置在球形舱门的中轴线上,且舱门201内侧壁的中轴线上设置有轨道202。

实施方式一

如图1、图2、图3、图4、图6所示,休息舱设置为睡舱:使用者通过使用终端401扫描智能系统二维码207,向远程信息服务中心402发送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包括用户信息、请求动作以及休息舱id,远程信息服务中心402收到开锁请求后,向指定的id休息舱发出开锁指令,智能锁107收到远程信息服务中心402指令,执行开锁动作,智能锁舌弹开,使用者可拉动外开把手206实现开启舱门201,随即远程信息服务中心402开始收费计时;

当使用者对外开把手206实施开启动作时,所述舱门201内侧壁中轴线上设置的导轨202与设置在舱体101顶部中轴线上的减速滑轮106咬合运行,设置在舱口两侧对称转角处的转轴结构开始逆时针运行,实施舱门201完全开启,使用者将手动拉开设置在副垫303一端底部的软质拉带305,将副垫303折翻到地面,与主垫301齐平,且可将鞋放置在副垫303底部设置的中空304,防止鞋的遗失,当副垫303折翻到地面时,形成一张完整的睡垫,使用者可进入舱内;通过设置在舱门201前端的内开把手204本身的凸起对舱门201进行限位,防止舱门201因过度开启滑入到舱体101的另一端,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当使用人进入舱内准备使用,舱门201处于开启状态,固定电源111给休息舱的电力设备供电,电源便利的地方还可以通过外接电源113接入外接电源给休息舱供电,此时接受到智能系统112的指令的排风装置105实施作业,以保障舱内空气流通,唤醒灯103自动开启,使用此时手动拉下内开把手204,当舱门201运行到使用状态时,设置于舱体101顶部中间位置的智能控位锁扣104接收感应自动弹出对舱门201实施使用状态控位,同时还通过设置在舱体101内侧壁的限位扣108与舱门201对应位置的限位孔206实施限位,只需按压限位扣,即可确保使用者的使用环境安全,舱门201不会因外力或自重落下给使用者造成伤害;此时休息舱进入使用状态,唤醒灯103熄灭;使用者可以通过设置定时器110设置休息时长,当到达设定时间,定时器110及唤醒灯103同时作业,确保唤醒使用者,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窗102观察舱外情况;

所述使用者准备出舱时,先按限位扣108让限位扣108回缩,将舱门201与舱体101分离,在手动上推内开把手204,舱门201即可彻底开启,使用者可走出舱外,同时拉起软质拉带305将副垫折回,收纳入舱体101内,最后,使用者拉下舱门201,此时,设置在舱体101顶部中轴线的减速滑轮106与对应舱门201上设置的导轨202开始做功,实施减速,防止舱门201的自由迅速滑落造成的损失;当舱门缓慢滑落到底关上舱门201时,设置在舱门201尾部的安全扣与舱体1顶部边缘设置的智能锁107切面相挂,且智能锁107通过感应,弹出锁舌,将舱门201锁定,计费结束。

实施例二

如图5、图6所示,休息舱设置为座舱,即将主垫301替换为睡椅306,将副垫303替换成搁脚凳307,其余使用状态同实施方式一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案的揭示,对于本案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