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幕墙层间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8220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幕墙层间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装饰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玻璃幕墙层间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幕墙作为一种集建筑艺术、建筑技术于一体的建筑外围护结构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物的外部装修上。

高层建筑物普遍使用玻璃幕墙。在发生火灾时,玻璃幕墙是容易爆裂的部位,玻璃幕墙爆裂后,下层的火势轻易地从楼层外部蔓延到上层,出现楼层窜火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幕墙层间节点结构,具有使楼层之间不易在楼层外部窜火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玻璃幕墙层间节点结构,包括设置于楼层外侧的立柱、固定于立柱上下两端侧边的横梁、与横梁固定连接的玻璃副框、固定于玻璃副框上的中空玻璃;

所述立柱上端侧边的横梁为上横梁,所述立柱下端侧边的横梁为下横梁;

所述上横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楼层上并通过射钉固定,所述不锈钢板与楼层固定的一端向上延伸有安装板一,所述安装板一与楼层之间设置有防火密封胶件一;

所述下横梁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镀锌钢框,所述镀锌钢框通过射钉与楼层外侧固定连接,所述镀锌钢框内填充有防火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镀锌钢框内所填充的防火棉是不燃材料,从而在火灾发生时,下一楼层的烟火蔓延至镀锌钢框时,其防火棉不易被火作用而燃烧,从而将火势压制在镀锌钢框下方,避免烟火穿过该区域的楼层向上蔓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逃生空间和逃生时间,同时使整个玻璃幕墙层间节点的结构不易发生破坏;介于安装板一与楼层之间的烟火在达到立柱上方时,防火密封胶件一受热体积发生膨胀,将安装板一与楼层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从而将烟火隔离在上横梁的下方,使烟火不易上窜至上一楼层。

进一步的,所述镀锌钢框的上侧设置有安装板二,所述安装板二与楼层外侧倾斜设置,所述安装板二与楼层之间设置有防火密封胶件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二与楼层之间的间隙通过防火密封胶件二进行封堵,从而在镀锌钢框对烟火进行压制时,部分的烟火会进入到安装板二与楼层之间的间隙,此时的防火密封胶件二受热膨胀将这个间隙进行密封,使烟火不易通过该间隙向上蔓延,使该楼层外侧与中空玻璃之间的温度不易快速上升;一方面,能够对中空玻璃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能够使上横梁处的防火密封胶件二的作用得以延长。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副框远离横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玻璃托,所述中空玻璃设置于玻璃托上,所述中空玻璃与玻璃托之间设置有硬质橡胶垫块,所述玻璃托的下侧与下方的中空玻璃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后置泡沫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托的设置能够对中空玻璃进行支撑,使中空玻璃与横梁进行固定时,其相互之间粘结力能够更多的作用于中空玻璃的粘结,而不需要使粘结力过多的用于中空玻璃的重力上,从而使中空玻璃与横梁之间能够稳定的粘结在一起,不易发生中空玻璃脱落的现象;硬质橡胶垫块使中空玻璃与玻璃托之间的接触为软性接触,从而使中空玻璃不易发生磨损;同时还能够将玻璃托与中空玻璃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密封胶后置泡沫棒能够将玻璃托的下侧与中空玻璃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防止雨水渗入对玻璃副框、横梁、立柱产生腐蚀。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胶后置泡沫棒远离副框的一侧设置有耐候胶层,所述耐候胶层的上下两侧与相邻的中空玻璃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候胶层具有优异的耐气候老化性能、耐高低温性能,并且具有优良的粘结性,在玻璃幕墙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破坏,而能够稳定的连接上下两侧相邻的中空玻璃,并且使密封胶后置泡沫棒不易发生位移,使密封胶后置泡沫棒能够起到稳定的密封作用;同时,对金属、镀膜玻璃无腐蚀性。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玻璃与玻璃副框之间设置有结构胶,所述中空玻璃与玻璃副框之间设置有双面胶条,所述结构胶位于双面胶条与玻璃托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结构胶将中空玻璃牢固的固定在玻璃副框上,并且能够承受较大载荷、耐老化、耐疲劳、耐腐蚀,由于具有较强的抗剥离性能,因而能够将中空玻璃牢固的粘结在玻璃副框上而不易使中空玻璃发生脱离。双面胶条具有良好耐老化、耐摩擦性能,从而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稳定的对中空玻璃与双面胶条进行粘结;同时由于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因此能够很好的对结构胶进行保护,从而使结构胶的结构不易发生破坏而能稳定的对玻璃进行粘结。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玻璃朝向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层间背衬,所述层间背衬固定于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层间背衬能够遮挡层间混凝土梁与幕墙连接件,并同时满足建筑层间非透光区域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镀锌钢框上设置有灭火机构;

所述灭火机构包括容纳盒,所述容纳盒内铺设有硫酸铝层,所述硫酸铝层上铺设有碳酸氢钠层,所述碳酸氢钠层上设置有氢氧化镁层;

所述硫酸铝层与碳酸氢钠层之间设置有隔离件,所述容纳盒的侧壁开设有供隔离件穿出的穿出缝,所述隔离件的一端穿出穿出缝并连接有配重块,所述容纳盒的外侧设置有与配重块固定连接的受热熔断牵引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烟火不断的向上窜,其受热熔断牵引件受烟火的温度作用而断裂,此时配重块不再受到受热熔断牵引件的拉力牵引作用而开始向下移动,隔离件便会随着配重块向下移动而不断的从穿出缝抽出,直到隔离件完全从容纳盒中抽出;同时,氢氧化镁层受热分解产生水,这部分的水使硫酸铝层与碳酸氢钠层溶解;随着隔离件的抽出,硫酸铝层与碳酸氢钠层接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与发泡剂作用产生大量气泡并从穿出缝喷出,反应生成的胶状氢氧化铝分布在泡沫上,该泡沫具有一定的粘性,易于粘附在楼层外墙与层间背衬上,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烧性和持久性,从而在附着在着火物的表面上并起到冷却作用,在灭火的同时还能够对烟火进行压制,使烟火不易快速的向上窜至上一楼层。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件与碳酸氢钠层之间设置有承重网,所述承重网与容纳盒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穿出缝设置在容纳盒朝向楼层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重网的设置能够对碳酸氢钠层的重量进行承载,从而使隔离件不易承受碳酸氢钠层的重量而加大摩擦力,使隔离件能够轻松的被配重块抽出;并且,承重网上具有的网格能够使碳酸氢钠与硫酸铝正常接触反应生成泡沫进行灭火。从灭火盒内喷出的泡沫直接喷到楼层外墙上,从而灭火盒与楼层外墙之间的间隙由泡沫填充,使烟火不易直接上窜,同时泡沫粘附在外墙上,使烟火不易沿着外墙向上蔓延。

进一步的,所述镀锌钢框的上侧设置有蓄液袋,所述蓄液袋内设置有碳酸氢钠溶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镀锌钢框的温度受烟火作用而持续升高时,蓄液袋能够对镀锌钢框进行有效的吸热,从而对镀锌钢框进行降温;而当温度持续性升高而致使蓄液袋受热破裂之后,蓄液袋内的碳酸氢钠溶液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够对进入到镀锌钢框与楼层之间的烟火进行灭火,同时生成的水能够对镀锌钢框进一步冷却,也能够对烟火进行扑灭。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二与楼层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发泡型防火密封胶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烟火窜入到安装板二与楼层之间时,其发泡型防火密封胶条受热膨胀,从而将容纳腔填满,使烟火不易直接接入到下横梁上方的空间内,将烟火压制在下横梁的下方。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镀锌钢框内填充防火棉,实现对下横梁下方的烟火进行压制;

2.采用防火密封胶件一将玻璃幕墙与楼层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从而使烟火不易上窜;

3.采用玻璃托对中空玻璃进行支撑,使结构胶、双面胶条能够更加牢固的将中空玻璃固定在玻璃副框上;

4.采用层间背衬能够遮挡玻璃幕墙内部节点结构,更加的美观,同时满足非透光区域的要求;

5.采用硫酸铝层与碳酸氢钠层反应产生泡沫进行灭火,使烟火不易快速向上一楼层窜;

6.采用发泡型防火密封胶条能够进一步防止烟火向上一楼层窜火;

7.采用蓄液袋内储存碳酸氢钠溶液,能够对镀锌钢框进行导热冷却,使镀锌钢框能压制烟火更加的持久,同时在蓄液袋破裂后碳酸氢钠溶液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能够进行灭火。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楼层、立柱、横梁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部的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镀锌钢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d部的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容纳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11、镀锌转接件;2、横梁;21、上横梁;211、不锈钢板;212、安装板一;213、防火密封胶件一;22、下横梁;221、镀锌钢框;222、防火棉;223、安装板二;2231、容纳腔;2232、发泡型防火密封胶条;224、防火密封胶件二;225、蓄液袋;2251、碳酸氢钠溶液;3、玻璃副框;31、玻璃托;311、硬质橡胶垫块;312、密封胶后置泡沫棒;313、耐候胶层;314、结构胶;315、双面胶条;4、中空玻璃;41、层间背衬;5、容纳盒;51、硫酸铝层;52、隔离件;53、碳酸氢钠层;54、氢氧化镁层;55、穿出缝;56、承重网;57、受热熔断牵引件;58、配重块;6、楼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玻璃幕墙层间节点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竖直设置在楼层6外侧的立柱1,该立柱1通过l型的镀锌转接件11固定在楼层6外。

如图1所示,在立柱1上下两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之垂直的横梁2,该横梁2水平设置;位于立柱1上端的为上横梁21;位于立柱1下端的为下横梁22。

如图2所示,在横梁2远离楼层6的一侧,即横梁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玻璃副框3,在玻璃副框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玻璃托31,在玻璃托31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中空玻璃4,在本实施例中,中空玻璃4为双钢化中空玻璃4。

如图2所示,玻璃托31的上侧与中空玻璃4之间夹持有硬质橡胶垫块311;玻璃托31的下侧与下方的中空玻璃4之间夹持有密封胶后置泡沫棒312。

如图2所示,在中空玻璃4与玻璃副框3之间设置有结构胶314,在结构胶314远离玻璃托31的一侧还设置有双面胶条315,其双面胶条315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因此能够使结构胶314不易受到烟火的干扰而影响其本身的粘结性能。同时,结构胶314与双面胶条315能够同时对中空玻璃4进行固定,并且玻璃托31能够很好的对中空玻璃4进行承载,使结构胶314、双面胶条315的粘结力更多的发挥在对中空玻璃4的横向粘结上,使中空玻璃4不易脱离玻璃副框3。

如图1所示,在上横梁21与下横梁22之间固定连接有层间背衬41,在本实施例中,层间背衬41为玻镁防火板,玻镁防火板的外层是装饰材料,内层是矿物玻镁防火材料,可抗1500度高温。

如图3所示,上横梁2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不锈钢板211,不锈钢板211的另一端延伸至楼层6上侧并通过射钉固定,不锈钢板211与楼层6固定的一端向上延伸有安装板一212,安装板一212与楼层6之间设置有防火密封胶件一213。

如图1所示,下横梁2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镀锌钢框221,镀锌钢框221通过射钉与楼层6外侧固定连接,镀锌钢框221内填充有防火棉222。防火棉222是不燃材料,从而在火灾发生时,下一楼层6的火蔓延至镀锌钢框221时,其防火棉222不易被火作用而燃烧,从而将火势压制在镀锌钢框221下方,避免烟火穿过该区域的楼板向上蔓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逃生空间和逃生时间。同时使整个玻璃幕墙层间节点的结构不易发生破坏;介于安装板一212与楼层6之间的烟火在达到立柱1上方时,防火密封胶件一213受热体积发生膨胀,将安装板一212与楼层6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从而将烟火隔离在上横梁21的下方,使烟火不易上窜至上一楼层6。

如图4所示,镀锌钢框221的上侧设置有安装板二223,安装板二223与楼层6外侧倾斜设置,安装板二223与楼层6之间设置有防火密封胶件二224。安装板二223与楼层6之间的间隙通过防火密封胶件二224进行封堵,从而使镀锌钢框221对火焰进行压制时,部分的烟火会进入到安装板二223与楼层6之间的间隙,此时的防火密封胶件二224受热膨胀,将这个间隙进行密封,使烟火不易通过该间隙向上蔓延,使该楼层6外侧与中空玻璃4之间的温度不易快速上升。一方面,能够对中空玻璃4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能够使上横梁21处的防火密封胶件二224的作用得以延长。

实施例2:一种玻璃幕墙层间节点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安装板二223与楼层6之间形成容纳腔2231,容纳腔2231内设置有发泡型防火密封胶条2232。当烟火窜入到安装板二223与楼层6之间时,其发泡型防火密封胶条2232受热膨胀,从而将容纳腔2231填满,使烟火不易直接进入到下横梁22上方的空间内,将烟火压制在下横梁22的下方。

如图7所示,在镀锌钢框221的上放设置有长方体状的容纳盒5,容纳盒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1固定连接,在容纳盒5内的底部铺设有一层由硫酸铝粉材料构成的硫酸铝层51,在硫酸铝层51上铺设有一层由塑料薄膜构成的隔离件52,在隔离件52上方设置有承重网56,承重网56与容纳盒5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承重网56的上方铺设有一层由碳酸氢钠粉材料构成的碳酸氢钠层53,在碳酸氢钠层53上还铺设有一层有氢氧化镁粉材料构成的氢氧化镁层54。由于隔离件52的隔离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硫酸铝层51与碳酸氢钠层53之间不反应。

如图7所示,在容纳盒5朝向楼层6的一侧开设有与隔离件52宽度一直的穿出缝55,隔离件52的一端延伸出穿出缝55并固定连接有配重块58,该配重块58通过受热熔断牵引件57固定在容纳盒5上。在本实施例中,受热熔断牵引件57为尼龙绳。

如图5所示,镀锌钢框221的上侧设置有蓄液袋225,在蓄液袋225内设置有碳酸氢钠溶液2251。当镀锌钢框221的温度受烟火作用而持续升高时,蓄液袋225能够对镀锌钢框221进行有效的吸热,从而对镀锌钢框221进行降温;当温度持续性升高而致使蓄液袋225受热破裂之后,蓄液袋225内的碳酸氢钠溶液2251受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够对进入到镀锌钢框221与楼层6之间的烟火进行灭火,同时生成的水能够对镀锌钢框221进一步冷却,也能够对烟火进行扑灭。

具体实施过程:当下一楼层6发生火灾时,火势到达镀锌钢框221,镀锌钢框221内的防火棉222不易被火作用而燃烧,从而将火势压制在镀锌钢框221下方,避免烟火穿过该区域的楼层6向上蔓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逃生空间和逃生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镀锌钢框221受热升温将温度传递给蓄液袋225,蓄液袋225一开始会对镀锌钢框221进行吸热,使镀锌钢框221不易快速破坏;随着蓄液袋225不断的吸热升温使蓄液袋225破坏,并且碳酸氢钠溶液2251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也会将蓄液袋225撑破,使水和二氧化碳从蓄液袋225内流到镀锌钢框221上,由水对镀锌钢框221进行降温并对烟火有灭火的消火,同时二氧化碳还能够讲烟火进行有效的压制,使烟火不易向上窜。水和二氧化碳消耗完之后,镀锌钢框221发生变形与楼层6之间产生间隙,烟火上窜至镀锌钢框221上侧,此时的受热熔断牵引件57受热断裂,配重块58失去牵引力而向下移动,在配重块58向下移动时将隔离件52拉出,使硫酸铝层51与碳酸氢钠层53接触;与此同时,氢氧化镁层54受热分解成水,这部分的水使硫酸铝层51、碳酸氢钠层53溶解成溶液而开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与发泡剂作用产生大量气泡并从穿出缝55喷出,反应生成的胶状氢氧化铝分布在泡沫上,该泡沫具有一定的粘性,易于粘附在楼层6外墙与玻璃幕墙上,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烧性和持久性,从而在附着在着火物的表面上并起到冷却作用,在灭火的同时还能够对烟火进行压制,使烟火不易快速的向上窜至上一楼层6。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