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味防霉墙布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6219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墙布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去味防霉墙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墙布是一种室内墙面装饰材料,是通过运用材料、设备与工艺手法,以色彩与图纹设计组合为特征,表现力无限丰富、可便捷满足多样性个性审美要求与时尚需求,因此也被称为墙上的时装,具有艺术与工艺附加值。墙布不仅有着与壁纸一样的环保特性,而且更新也很简便,在质感上则比壁纸更胜一筹,其本身的柔韧性、无毒、无味、耐擦洗等特点,使其既适合铺装在人多热闹的客厅或餐厅,也更适合铺装在儿童房或有老人的居室里。目前市面上的墙布多种多样,还具备吸音、隔音、防火等性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兼具去味防霉功能的墙布却较为少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味防霉墙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去味防霉墙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去味防霉墙布,包括表面材料、背衬材料以及涂布在表面材料和背衬材料之间的胶粘剂层。

优选地,所述背衬材料为玻璃纤维布。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大豆蛋白纤维6~12份,玉米纤维3~5份,牛奶纤维2~4份,芦荟纤维10~15份,竹炭纤维8~11份,纳米银纤维15~20份,活性炭纤维14~18份,柚子皮20~24份,橘子皮12~16份,麦饭石5~8份,电气石3~6份,金红石7~10份,硅酸钠2~8份,硅酸钾1~5份,氢氧化钙4~9份,双氧水6~8份,聚乙烯4~7份,硼酸3~5份。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麦饭石、电气石、金红石研磨过10目筛,再加入大豆蛋白纤维、玉米纤维、牛奶纤维、芦荟纤维、竹炭纤维、纳米银纤维、活性炭纤维,在压力为180kpa~220kpa,温度为180~250℃下进行机械破碎和研磨制得粉末;

(2)将风干的柚子皮、橘子皮粉碎过80目筛,加入质量浓度为90%的乙醇溶液,乙醇溶液的加入量为柚子皮和橘子皮总重量的0.3倍,搅拌10~20min;升温至40~60℃,加入硅酸钠、硅酸钾、氢氧化钙、双氧水、聚乙烯、硼酸,搅拌30~60min,得到纺丝原液;

(3)将纺丝原液过滤后,在30~60℃下真空静置脱泡20~30min,然后用常规的湿法纺丝进行纺丝和后处理,得到化纤丝,将化纤丝织造而成布料,得到表面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胶粘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鱼粉25~32份,明胶15~23份,水杨酸5~10份,丙烯酸4~9份,聚醚胺2~4份,己二胺1~3份,苯醌2~5份,苯乙烯3~7份,壳聚糖6~9份,松香甘油酯3~5份,甘油4~7份,滑石粉9~12份,云母粉3~6份,硅烷偶联剂5~8份,乙酸乙酯7~11份。

进一步地,所述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30~40℃下,将鱼粉、明胶、水杨酸、丙烯酸加入到110~120份去离子水中,搅拌10~20min,升温至50~60℃,加入剩余原材料,搅拌30~40min,制得胶粘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去味防霉墙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背衬材料上均匀涂覆胶粘剂,在压力为20kpa~30kpa,温度为30~40℃下将表面材料与背衬材料贴合,保持牵伸作用30~50min使布平整,干燥后得到去味防霉墙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味防霉墙布,可去除异味,帮助清新空气,尤其适合新装修的房间,并具备防霉防虫的功效,抑制细菌滋生,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制备成本低,可实现产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去味防霉墙布,包括表面材料、背衬材料以及涂布在表面材料和背衬材料之间的胶粘剂层,所述背衬材料为玻璃纤维布。

所述表面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大豆蛋白纤维8份,玉米纤维4份,牛奶纤维3份,芦荟纤维12份,竹炭纤维10份,纳米银纤维18份,活性炭纤维16份,柚子皮22份,橘子皮14份,麦饭石7份,电气石5份,金红石8份,硅酸钠5份,硅酸钾4份,氢氧化钙8份,双氧水7份,聚乙烯5份,硼酸4份。

所述表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麦饭石、电气石、金红石研磨过10目筛,再加入大豆蛋白纤维、玉米纤维、牛奶纤维、芦荟纤维、竹炭纤维、纳米银纤维、活性炭纤维,在压力为200kpa,温度为220℃下进行机械破碎和研磨制得粉末;

(2)将风干的柚子皮、橘子皮粉碎过80目筛,加入质量浓度为90%的乙醇溶液,乙醇溶液的加入量为柚子皮和橘子皮总重量的0.3倍,搅拌15min;升温至50℃,加入硅酸钠、硅酸钾、氢氧化钙、双氧水、聚乙烯、硼酸,搅拌50min,得到纺丝原液;

(3)将纺丝原液过滤后,在40℃下真空静置脱泡25min,然后用常规的湿法纺丝进行纺丝和后处理,得到化纤丝,将化纤丝织造而成布料,得到表面材料。

所述胶粘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鱼粉28份,明胶20份,水杨酸8份,丙烯酸5份,聚醚胺3份,己二胺2份,苯醌3份,苯乙烯4份,壳聚糖7份,松香甘油酯4份,甘油5份,滑石粉10份,云母粉5份,硅烷偶联剂6份,乙酸乙酯8份。

所述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35℃下,将鱼粉、明胶、水杨酸、丙烯酸加入到115份去离子水中,搅拌15min,升温至55℃,加入剩余原材料,搅拌35min,制得胶粘剂。

实施例2

取实施例1的重量组分制备去味防霉墙布,制备步骤如下:

在背衬材料上均匀涂覆胶粘剂,在压力为30kpa,温度为40℃下将表面材料与背衬材料贴合,保持牵伸作用40min使布平整,干燥后得到去味防霉墙布。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味防霉墙布,包括表面材料、背衬材料以及涂布在表面材料和背衬材料之间的胶粘剂层,表面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大豆蛋白纤维6~12份,玉米纤维3~5份,牛奶纤维2~4份,芦荟纤维10~15份,竹炭纤维8~11份,纳米银纤维15~20份,活性炭纤维14~18份,柚子皮20~24份,橘子皮12~16份,麦饭石5~8份,电气石3~6份,金红石7~10份,硅酸钠2~8份,硅酸钾1~5份,氢氧化钙4~9份,双氧水6~8份,聚乙烯4~7份,硼酸3~5份。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去味防霉墙布的制备方法,所制得墙布可去除异味,帮助清新空气,尤其适合新装修的房间,并具备防霉防虫的功效,抑制细菌滋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厉秀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东凯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30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