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塑方通及其装配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51035发布日期:2019-06-19 00:0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沙塑方通及其装配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方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塑方通及其装配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方通是近几年来生产的吊顶材料之一,铝方通具有开放的视野,通风,透气,其线条明快整齐,层次分明,体现了简约明了的现代风格,安装拆卸简单方便,成为近几年风靡装饰市场的主要产品。方通的使用便于空气的流通、排气、散热的同时,能够使光线分布均匀,使整个空间宽敞明亮。广泛应用于地铁,高铁站,车站,机场,大型购物商场,通道,休闲场所,

现有技术中的方通多采用木塑材料制成,木塑材料是将木粉、稻壳、秸秆等废弃植物与树脂胶粘剂进行混合,然而木塑复合材料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缺陷,比如受到植物自身材料性能的限制,木塑自身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采用木塑材料制作的方通自身强度不高的缺陷。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沙塑方通,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板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立板形成腔室;挂板,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立板的顶部,且所述挂板朝向所述腔室的内部进行延伸;所述立板、所述底板和所述挂板均采用沙塑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沙塑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硅砂50-90份;第一粘结剂10-40份;第二粘结剂5-15份;增强材料15-25份;偶联剂2-2.6份。

所述第一粘结剂为热塑性塑料,包括聚烯烃、聚甲醛、聚碳酸酯、聚酰胺、丙烯酸类塑料和热塑性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二粘接剂为聚氨酯、硅胶、醋酸乙烯基聚合物乳胶、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系列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增强材料为纤维增强材料,包括聚芳酰胺纤维、玻璃纤维、石墨纤维和石棉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锆类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容纳腔内部位于两个所述立板之间的区域设置有至少一块与所述底板相平行的横筋,所述横筋用以提高所述容纳腔的抗冲击强度。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沙塑方通装配结构,包括:若干个所述的沙塑方通,且每个所述沙塑方通之间等距平行设置;连接件,与所述沙塑方通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沙塑方通数量一致的连接部,所述刮板挂接在所述连接部上。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以及,连接头,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下方,所述连接头呈倒“t”型设置,所述沙塑方通的所述挂板挂接在所述连接头上。

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连接头为螺钉,螺钉的尾端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上,所述挂板挂接在所述螺钉的另一端。

所述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以将连接板连接在屋顶上。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沙塑方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硅砂与第一粘结剂、第二粘结剂、增强材料和偶联剂进行混合;

s2.对混合后的硅砂进行加热处理,使混合后的硅砂熔体;

s3.将硅砂熔体进行放入拉拔模具中,通过挤压形成所述沙塑方通。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沙塑方通,采用沙塑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沙塑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硅砂50-90份;第一粘结剂10-40份;第二粘结剂5-15份;增强材料15-25份;偶联剂2-2.6份。

通过第一粘结剂、第二粘结剂、增强材料与偶联剂的协同作用,有效地使复合材料各组分间良好相容,并且使得该新型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其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明显优于现有的木塑复合材料。

硅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但其流动性大,且抗压强度很低,若利用其直接替换木塑材料中的木粉,由于界面不相容等问题并不能很好的提高机械强度,甚至出现无法成型的情况。而本发明通过对第一粘结剂、第二粘接剂和偶联剂的筛选,并对其在复合材料中所占比例进行限定,有效地避免了上述情况。

因此,当沙塑方通采用上述的组分制成时,会具备较高的强度,可以承受较为强烈的外界冲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沙塑方通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立板;2-底板;3-挂板;4-腔室;5-横筋;6-连接板;7-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沙塑方通,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板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立板形成腔室;挂板,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立板的顶部,且所述挂板朝向所述腔室的内部进行延伸;所述立板、所述底板和所述挂板均采用沙塑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沙塑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硅砂50份;第一粘结剂10份;第二粘结剂5份;增强材料15份;偶联剂2份。

所述第一粘结剂为热塑性塑料,包括聚烯烃、聚甲醛、聚碳酸酯、聚酰胺、丙烯酸类塑料和热塑性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二粘接剂为聚氨酯、硅胶、醋酸乙烯基聚合物乳胶、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系列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增强材料为纤维增强材料,包括聚芳酰胺纤维、玻璃纤维、石墨纤维和石棉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锆类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容纳腔内部位于两个所述立板之间的区域设置有至少一块与所述底板相平行的横筋,所述横筋用以提高所述容纳腔的抗冲击强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沙塑方通,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板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立板形成腔室;挂板,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立板的顶部,且所述挂板朝向所述腔室的内部进行延伸;所述立板、所述底板和所述挂板均采用沙塑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沙塑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硅砂90份;第一粘结剂40份;第二粘结剂15份;增强材料55份;偶联剂2.6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沙塑方通,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板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立板形成腔室;挂板,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立板的顶部,且所述挂板朝向所述腔室的内部进行延伸;所述立板、所述底板和所述挂板均采用沙塑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沙塑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硅砂70份;第一粘结剂25份;第二粘结剂10份;增强材料20份;偶联剂2.3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沙塑方通,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板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立板形成腔室;挂板,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立板的顶部,且所述挂板朝向所述腔室的内部进行延伸;所述立板、所述底板和所述挂板均采用沙塑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沙塑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硅砂60份;第一粘结剂20份;第二粘结剂12份;增强材料18份;偶联剂2.1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沙塑方通,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板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立板形成腔室;挂板,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立板的顶部,且所述挂板朝向所述腔室的内部进行延伸;所述立板、所述底板和所述挂板均采用沙塑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沙塑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硅砂80份;第一粘结剂30份;第二粘结剂14份;增强材料22份;偶联剂2.4份。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木塑方通,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板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立板形成腔室;挂板,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立板的顶部,且所述挂板朝向所述腔室的内部进行延伸;所述立板、所述底板和所述挂板均采用沙塑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沙塑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木屑80份;第一粘结剂10份;第二粘结剂5份;增强材料15份;偶联剂2份。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沙塑方通,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板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立板形成腔室;挂板,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立板的顶部,且所述挂板朝向所述腔室的内部进行延伸;所述立板、所述底板和所述挂板均采用沙塑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沙塑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硅砂85份;第一粘结剂5份;第二粘结剂16份;增强材料25份;偶联剂1.5份。

表1实施例1-5中提供的所述沙塑方通的组分

表2实施例1-5中提供的所述沙塑方通的测试性能

弯曲强度:是指材料在弯曲负荷作用下破裂或达到规定弯矩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此应力为弯曲时的最大正应力,以mpa(兆帕)为单位。它反映了材料抗弯曲的能力,用来衡量材料的弯曲性能。

冲击强度:衡量材料韧性的一种指标,通常定义为试样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折断或折裂时,单位截面积所吸收的能量。

抗压强度:指外力施压力时的强度极限。

结合表1和表2,通过实施例1-5的对比可知,实施例4中的沙塑方通的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抗压强度均是最大的,这表明实施例4中的配方属于最优的配方。

对比例1中给出了现有技术中木塑方通的性能参数,其与本申请实施例1的区别仅仅在于将木屑替换为硅砂,经过对比可知:相较于本申请实施例1-5中提供的沙塑方通,木塑方通在各个参数中均处于劣势。可见硅砂对于方通的整体性能的改进是极为显著的。

对比例2中依旧采用了本申请所使用的配方,但配方中各个组分的含量并不在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中。经过与实施例1-5的对比,可知对比例2中的沙塑方通的整体性能与实施例1-5中的沙塑方通的性能相近,但仍处于劣势,说明本发明中给出的配方组成是最为优选的组成。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沙塑方通装配结构,包括:若干个实施例1-5中任一所述的沙塑方通,且每个所述沙塑方通之间等距平行设置;连接件,与所述沙塑方通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沙塑方通数量一致的连接部,所述刮板挂接在所述连接部上。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6;以及,连接头7,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下方,所述连接头呈倒“t”型设置,所述沙塑方通的所述挂板挂接在所述连接头上。

作为变型,所述连接头可以直接采用螺钉,此时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螺纹孔,螺钉的尾端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上,所述挂板挂接在所述螺钉的另一端。

所述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以将连接板连接在屋顶上。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施例1-5中所述的沙塑方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硅砂与第一粘结剂、第二粘结剂、增强材料和偶联剂进行混合;

s2.对混合后的硅砂进行加热处理,使混合后的硅砂熔体;

s3.将硅砂熔体进行放入拉拔模具中,通过挤压形成所述沙塑方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拔模具的形状与沙塑方通的形状一致,在步骤s3中,沙塑方通在拉拔模具中冷却成型,经过开模后即可得到想要的沙塑方通。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