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集雨功能的移动公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477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集雨功能的移动公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公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集雨功能的移动公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公厕通常采用连接自来水管进行冲洗便池,而下雨天也无法收集雨水进行回收利用,用水成本高,整体移动公厕结构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集雨功能的移动公厕,能够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降低用水成本,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集雨功能的移动公厕,包括主箱体和主箱体上设置有多个便池壳体,多个便池壳体与主箱体呈花瓣状,每个便池壳体内设置有便池和侧壁上设置有门,每个便池壳体顶部为弧形集雨槽,多个弧形集雨槽汇集到主箱体顶部的集水槽内,集水槽连通到水箱内,水箱通过管道连接到便池。

优选的,上述每个便池壳体侧壁设置有放置台,放置台可旋转地连接在壳体上,向上旋转后镶嵌到收纳槽中。

优选的,上述水箱通过管道连接到水龙头,水龙头安装在便池壳体外侧壁上。

优选的,上述便池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在主箱体上。

优选的,上述每个便池壳体靠近顶部设置有透气孔。

优选的,上述集水槽设置有过滤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多个便池壳体顶部均设置集雨槽,汇流到集水槽内,进行回收到水箱中,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公厕的成本,而且花瓣状的移动公厕,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不相互遮挡,通风性好,除臭快,使用舒适,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雨水无法回收利用、用水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便池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一种带集雨功能的移动公厕,包括主箱体1和主箱体1上设置有多个便池壳体2,多个便池壳体2与主箱体1呈花瓣状,每个便池壳体2内底部设置有便池6和侧壁上设置有门7,每个便池壳体2顶部为弧形集雨槽3,多个弧形集雨槽3汇集到主箱体1顶部的集水槽4内,集水槽4连通到水箱5内,水箱5通过管道连接到便池6,便池通过排便管连接到排污管道内。

优选的,上述每个便池壳体2侧壁设置有放置台8,放置台8可旋转地连接在壳体8上,向上旋转后镶嵌到收纳槽9中,用于放置物品,可收纳,放置减少占用空间,镶嵌后卡接在收纳槽中,放置台8上方设置有镜子13。

优选的,上述水箱5通过管道连接到水龙头,水龙头安装在便池壳体2外侧壁上,方便上厕所后洗手。

优选的,上述便池壳体2可拆卸地连接在主箱体1上,通过便池壳体连接处的卡槽12连接在主箱体1上,装拆方便,模块化的可拆结构,运输过程中减少占用空间,便于运输。

优选的,上述每个便池壳体2靠近顶部设置有透气孔10,便于除臭,透气孔安装有排风扇。

优选的,上述集水槽4设置有过滤层11,起到净化作用,提高水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集雨功能的移动公厕,包括主箱体和主箱体上设置有多个便池壳体,多个便池壳体与主箱体呈花瓣状,每个便池壳体内设置有便池和侧壁上设置有门,每个便池壳体顶部为弧形集雨槽,多个弧形集雨槽汇集到主箱体顶部的集水槽内,集水槽连通到水箱内,水箱通过管道连接到便池。本发明在多个便池壳体顶部均设置集雨槽,汇流到集水槽内,进行回收到水箱中,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公厕的成本,而且花瓣状的移动公厕,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不相互遮挡,通风性好,除臭快,使用舒适,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雨水无法回收利用、用水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林丽;高芸坤;黄蔚;杨幸雨;蒋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2.26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