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装配式防护X光机房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能让医护人员更便捷的给患者服务同时又大大减少射线对医护人员、患者辐射的目的,本次专利申请为移动装配式防护X光机房的研发与应用。研制的移动装配式防护X 光机房在工厂完成加工制作,至现场组装。可移动装配式防护X光机房移动方便,使用模块化装配模式,将墙体、管路、防护等涵盖在不同的模块中,便于不同部位的安装、拆卸、修整和替换等工作。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X光机房的可移动装配,避免了传统机房拆装复杂,拆装成本高,周期长,拆装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为医院X光机房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优秀的解决方案。
X光机房由于内置X线机等精密医疗设备,工作时会产生大量射线,因此X光机房对结构和布局设计要求较高,机房主体结构墙体、墙面、基础底面、电缆沟槽、顶棚、照明、防护门窗等。防护措施主要布局在墙壁、顶面、门窗等位置,不同位置的防护要求和防护方法不同。同时在X光机房内外设置信号灯以检测射线状况。X光机房内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通风条件等等要求较高,因此机房内也应设置有相应的调控模块。因此,传统的 X光机房安装流程较为复杂,时间周期相对较长,同时X光机房重复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移动装配式防护X光机房,是针对传统的机房拆装复杂、可回收性不强等缺点提出的,通过对施工现场防护以及X光各类活动设备的标准化设计和流水线式制作及程序化安装,对现有的X光机房改进,显著提高X光机房设施多次周转,节省工程建设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医学影像科、核医学科的发展及其向中小型医院的推广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设计理念及原理:移动装配式式X光机房。(对机房结构、布局、防护措施、信号接收等进行优化,以满足其模块化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可移动装配式防护X光机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墙壁、房顶、门以及观察窗,所述墙壁用经过采用热镀锌钢龙骨两层方钢管作为墙体的框架结构,两层方钢管骨架之间固定铅复合板,所述铅复合板的铅板和阻燃胶合板加压胶合;所述房顶顶面结构采用经过防锈漆处理的10#工字钢;与主梁垂直的辅梁采用镀锌钢龙骨;所述门采用钢质门,其断面结构为依次为钢板、阻燃胶合板、钢框、铅复合板、钢板的层状结构。
2.所述墙体每一层通高范围内横向方钢管不少于5道;水平方向竖向方钢管平均每米不少于3道,每两米不少于6道,每三米不少于9道。
3.所述两层方钢管夹铅复合板而形成的墙体框架之间,铅板须搭接。
4.采用表面喷塑的钢扣板作为墙体内外表面装饰层,分别固定在方钢管框架的两侧。
5.所述房顶顶面结构骨架上方铺设铅复合板;墙与顶之间,铅板须搭接不少于20mm。
6.所述房顶顶面结构骨架下方的装饰吊顶采用条形铝扣板,房顶从上到下依次为铅复合板、结构骨架、铝扣板装饰吊顶。
7.所述门采用平开门和/或推拉门,使用特制的承重门轴,以使门扇安装牢固开闭自如,包括门吸、锁具和拉手等五金件;推拉门使用承重滑轨及特制的承重吊轮,以使门体坚固耐用、开闭自如;门洞四周采用不锈钢门套收口装饰。
8.所述平开门的门洞和门框之间、门框和门扇之间、双扇门的两个门扇之间均采用铅板搭接方式;推拉门的门扇宽度比门洞大20-30cm,高度比门洞大10-15cm,以使门关闭后与墙形成重叠。
9.还包括门机连锁,为非接触式门机连锁装置,确保只有在所有门关闭时,机器才能曝光,而当机器曝光时,禁止开门;如意外打开任一扇门,则机器自动中断曝光。
10.还包括射线警示灯,所有门上方设置射线警示灯,灯箱上的文字为“射线有害、灯亮误入”;灯与机器联动,当机器曝光时,灯亮,机器不曝光时,灯灭;它起到提醒警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装配式防护X光机房,是针对传统的机房拆装复杂、可回收性不强等缺点提出的,通过对施工现场防护以及X光各类活动设备的标准化设计和流水线式制作及程序化安装,对现有的X光机房改进,显著提高X光机房设施多次周转,节省工程建设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医学影像科、核医学科的发展及其向中小型医院的推广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体立面龙骨正视图、侧视图。
图4a为机房防护结构墙与防护顶面的搭接示意图。
图4b为机房防护墙体与地面连接示意图。
图5a为防护墙体墙板丁字搭缝节点示意图。
图5b为防护墙体防护搭接示意图。
图5c为防护墙体墙板十字搭缝示意图。
图5d为机房防护墙体外角防护搭接示意图。
图6a为推拉防护门洞口节点示意图。
图6b为推拉防护门洞口节点侧视图。
图7为铅玻璃防护窗节点示意图。
图8是两组防护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示如下:
1-墙壁,2-房顶,3-门,4-观察窗,5-主梁,6-辅梁,7-龙骨,8-铅复合板,9-金属螺栓, 10-自攻螺钉,11-内六角螺丝,12-顶棚防护铅复合板,13-电线槽,14-承重梁,15-角钢,16- 铝扣板,17-装饰板,18-踢脚板,19-墙体,20-推拉防护门,21-地面,22-暗地轮,23-轨道, 24-门洞高度,25-铅玻璃,26-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俯视图。一种可移动装配式防护X光机房,包括墙壁1、房顶2、门3以及观察窗4。所述墙壁用经过采用热镀锌钢龙骨两层方钢管作为墙体的框架结构,两层方钢管骨架之间固定铅复合板,所述铅复合板的铅板和阻燃胶合板加压胶合;所述房顶顶面结构采用经过防锈漆处理的10#工字钢;与主梁垂直的辅梁采用镀锌钢龙骨;所述门采用钢质门,其断面结构为依次为钢板、阻燃胶合板、钢框、铅复合板、钢板的层状结构。
1.结构及装饰:
采用预先加工制作成品及半成品然后现场拼装的结构,便于X光机房拆移重组并提高材料重复利用率及减少移动所用时间。
(1)墙:用经过采用热镀锌钢龙骨两层40*40(壁厚3mm)方钢管作为墙体的框架结构,两层方钢管骨架之间固定铅复合板(即铅板+阻燃胶合板加压胶合)。每一层通高范围内横向方钢管不少于5道;水平方向竖向方钢管平均每米不少于3道,每两米不少于6道,每三米不少于9道,依此类推。所有两层方钢管夹铅复合板而形成的墙体框架之间,铅板须搭接。
采用表面喷塑的钢扣板(钢板厚度1mm)作为墙体内外表面装饰层,分别固定在方钢管框架的两侧。
即墙体从外到里依次为:钢扣板+方钢管+铅复合板+方钢管+钢扣板。
墙面里外两侧100mm高钢制踢脚板和墙面外侧顶部200mm高钢制帽子板(楣板)均采用表面喷塑的钢板(钢板厚度1mm),踢脚板和帽子板垂直于bay墙方向折弯90度10mm宽。
(2)顶:
顶面结构主梁采用经过防锈漆处理的10#工字钢(bay短边方向),中心距800-900;与主梁垂直的辅梁采用40*40*3镀锌钢龙骨龙骨,中心矩300-400。
结构骨架上方铺设铅复合板。
墙与顶之间,铅板须搭接不少与20mm。
结构骨架下方的装饰吊顶采用条形铝扣板(铝板厚度1mm),为了固定及抄平铝扣板的齿形龙骨,并方便灯具安装,需要在梁下方附着截面20*50辅助龙骨。
即顶棚从上到下依次为铅复合板+结构骨架+铝扣板装饰吊顶。
(3)门:
采用钢质门(内衬铅板),表面喷漆。其断面结构为钢板+阻燃胶合板+钢框+铅复合板+ 钢板(或与此结构相当的满足使用和射线防护要求的结构)。
平开门使用特制的承重门轴,以使门扇安装牢固开闭自如,包括门吸、锁具和拉手等五金件;推拉门使用承重滑轨及特制的承重吊轮,以使门体坚固耐用、开闭自如。门洞四周采用不锈钢门套收口装饰。
平开门的门洞和门框之间、门框和门扇之间、双扇门的两个门扇之间均采用铅板搭接方式;推拉门的门扇宽度比门洞大20-30cm,高度比门洞大10-15cm,以使门关闭后与墙形成重叠。
(4)观察窗:
窗洞四周采用不锈钢窗套收口装饰。
窗洞和窗框之间、窗框和铅玻璃之间均采用搭接方式。
2.门机连锁及射线警示灯:
(1)门机连锁:
配备非接触式门机连锁装置,确保只有在所有门关闭时,机器才能曝光,而当机器曝光时,禁止开门;如意外打开任一扇门,则机器自动中断曝光。
(2)射线警示灯:
所有门上方设置射线警示灯,灯箱上的文字为“射线有害、灯亮误入”;灯与机器联动,当机器曝光时,灯亮,机器不曝光时,灯灭;它起到提醒警示作用。
3.附属配置:
(1)电缆口采用迷宫式防护路径,即电缆从钢质迷路箱(内衬铅板)里穿过进入BAY 内。迷路箱尺寸900长300宽300高,内装300x300铅挡板两块。
(2)每个BAY内安装23W LED日光灯,包含单管灯架(照度不低于400lux),其中至少一支灯管带有蓄电池作为应急照明灯,停电时自动亮起并至少可以持续照明30分钟。
(3)吊顶上安装铝百叶;顶部设置一个排风口,其上设置迷宫式防护罩;排风口上方安装风管道及单向风阀与已有的主风道连接。
(4)按照使用要求,墙体内外表面设置若干电源插座和灯开关。
(5)空调冷媒管等在bay墙上的开孔应作防护迷路处理。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面结构示意图。包括主梁5,辅梁6,顶面结构主梁5采用经过防锈漆处理的10#工字钢(bay短边方向),中心距800-900;与主梁垂直的辅梁6采用 40*40*3镀锌钢龙骨龙骨,中心矩300-400,主梁5和辅梁6组成的骨架上方铺设铅复合板8。
图3a、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体立面龙骨正视图、侧视图。包括龙骨7,铅复合板8,龙骨7采用两层40*40(壁厚3mm)热镀锌方钢管作为墙体的框架结构,两层方钢管骨架之间固定铅复合板8(即铅板+阻燃胶合板加压胶合)。每一层通高范围内横向方钢管不少于5道;竖向方钢管平均每米不少于3道,每两米不少于6道,每三米不少于9道,依此类推。横向方钢管和竖向方钢管通过自钻自攻螺钉10、内六角螺丝11固定连接,横向方钢管和竖向方钢管构成的框架结构通过金属螺栓9固定在地面上。
图4a为机房防护结构墙与防护顶面的搭接示意图。10#工字钢承重梁14去掉两端去掉腿板和腰(约90-95mm),留上翼板搭在防护墙上,并适当固定好(另一端同理),这样根据图2 中的工字钢排布间距(850mm)作为机房顶部防护的主龙骨,采用50*50*5mm镀锌角钢15固定在防护墙体龙骨上(四面墙体均设),辅助墙体的稳定性和增加工字钢的受力面。工字钢与工字钢之间采用40*90的木龙骨(刷防火涂料)分别插在工字钢与工字钢之间的空当里,间距300mm,同时也作为副龙骨使用。防护顶面和防护墙搭接固定后,顶面再铺设顶棚防护铅复合板12,上方留出镀锌电线槽13,下方再吊装铝扣板16,防护墙体外为装饰板17。
图4b为机房防护墙体与地面连接示意图。将制作好的防护墙体立起来确定好位置后,用冲击钻通过事先预留好的龙骨打孔位置,钻出满足M8*100mm平头式金属螺栓的洞,并使之固定在地面上,基本一个1米宽左右的墙体要设置4个M8*100mm平头式金属螺栓固定,固定好墙体后,下电源管等隐蔽工程,隐蔽工程做好后,就可以用喷涂后的钢扣板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在防护墙体上即踢脚板18用于装饰墙面板。
所有两层方钢管夹铅复合板而形成的墙体框架之间、墙与顶之间,铅板须搭接。图5a、图5b、图5c、图5d是4种搭接情况的示意图。
图5a为防护墙体墙板丁字搭缝节点示意图。当两间机房共用一道防护墙时,共用墙体与防护墙体采用丁字搭接,固定好后,做好回铅处理。
图5b为防护墙体防护搭接示意图。两组防护墙体正常对接时,所有的防护墙体模块均为正反面搭接(双层镀锌钢龙骨架,分宽窄面,比如,标准尺寸1000mm宽的防护墙体,宽面的龙骨架宽度为1000mm,窄面的钢龙骨架为960mm,两层钢龙骨架最终居中固定,铅板的宽度与长度是和宽面的钢龙骨架一致的,相反,阻燃胶合板的宽度与长度是与窄面的钢龙骨架一致的,这样一组防护墙体的宽面所对接的是下一组防护墙体的窄面,这样就会有20mm的防护搭接量。
图5c为防护墙体墙板十字搭缝示意图。当4间机房共用1处角落时,采用十字搭缝,固定好防护墙体后,并做好回铅处理。
图5d为机房防护墙体外角防护搭接示意图。当正常一间机房固定好外角搭接防护墙体后,并做好回铅处理。
图6a为推拉防护门洞口节点示意图。包括墙体19,推拉防护门20,防护门收口为设计好预留的防护门洞口,因防护隔墙为宽窄面龙骨架层中间夹着铅木复合板,与防护门之前存在空隙约65mm宽,故做好防护墙体洞口防护包套,防护门与防护墙体洞口两边各有80mm的搭接量,防护门洞口上面同理。
图6b为推拉防护门洞口节点侧视图。防护门轨道23固定在防护墙体的镀锌钢龙骨上,防护门洞高度24,挂上防护门后,把防护门轨道罩板扣上,并固定好,固定在地面21上的暗地轮22起到定向作用,防止门摆动。
图7为铅玻璃防护窗节点示意图。包括铅玻璃25,铅板26。预留好防护窗洞口,设置大芯板衬板,安装铅玻璃25后做好回铅处理,即铅板26与铅玻璃25、铅板26与防护墙体铅板有搭接量至少10mm,回铅完成后增加相应木龙骨一固定找平防护窗套,安装装饰套。
还需要说明的是,两组防护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M8*100mm内六角螺丝,如图8所示,是两组防护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