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体结构观景平台支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7127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筒体结构观景平台支模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施工支模,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筒体结构观景平台的支模架。



背景技术:

对于高耸的混凝土筒体结构,例如电视塔、烟囱、造粒塔等结构,随着建筑形式多样化发展,越来越多的筒体结构在设计时,往往在高空设悬空观景平台,这些悬空观景平台延伸至筒体外围布置,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形式,观景平台实质上就是筒体结构在高空部位突出的一块板,用于参观人员登到高空俯瞰整个建设工程。

在进行观景平台施工时,对于钢结构形式观景平台,一般采用分节分段吊装技术,技术较为常规,而对于混凝土结构形式观景平台,施工难度较大,混凝土结构施工需要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施工作业在极危险的高空进行,人员操作难度很大,实际工程中要有安全的支模架体进行高空悬空观景平台施工,而针对这种高空悬空结构施工的支模架体很常见,但没有以筒体结构为受力基础建立的支模架体,主要原因是筒体结构四面围闭,支模架体没有足够的建立空间,如果采用常规脚手架支模方式,脚手架高度太高,稳定性太差,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实际工程中需要一种针对高耸筒体结构悬空观景平台的支模架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安全可靠、可行性强的筒体结构观景平台支模架。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筒体结构观景平台支模架,包括固定于筒壁的支撑梁和托梁,支撑梁中部支撑有托梁;支撑梁架设若干条底梁,底梁竖立设置若干条立杆;立杆架设有纵横交错的若干条横杆和纵杆。

进一步进,所述筒壁与支撑梁之间牵拉钢丝绳。

实施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单、安全可靠、可行性强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高耸筒体结构悬空混凝土楼板式观景平台支模施工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筒体结构观景平台支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中:1-筒壁,2-悬空平台;3-顶托;4-支撑梁;5-托梁;6-横杆;7-底梁;8-钢丝绳;9-纵杆,10-立杆,11-斜拉梁,12-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筒体结构观景平台支模架包括:支撑梁4、托梁5、底梁7、立杆10、纵杆9和横杆6。

支撑梁4和托梁5采用槽钢或工字钢,底梁7采用槽钢。支撑梁4和托梁5的槽面朝向左右方放置,主要承受竖向载荷。相邻支撑梁之间连接斜拉梁,斜拦梁11的槽面朝向上下方放置,主要防止支撑梁4和托梁5水平移动及扭曲。底梁7的槽面朝上方放置,主要用于放置立杆10。

支撑梁4整梁水平放置,托梁5倾斜放置,两者的一端均与附墙钢板10焊接固定。托梁5另外一端与支撑梁4中间部位下端焊接固定。

筒壁1与支撑梁4之间连接钢丝绳8,通过钢丝绳8吊牵拉支撑梁4,支撑梁4的竖向载荷通过钢丝绳8传递给筒壁,起增强支撑梁的承载强度。钢丝绳8通过吊环12连接于筒壁1上。

底梁7沿梁身方向与支撑梁4沿梁身方向垂直,且底梁7底部放置在支撑梁4顶面上,两者焊接在一起。立杆10竖直放置,且立杆10底部放在底梁10上。

立杆10、纵杆9、横杆6为工程常用脚手架钢管。三者用脚手架扣件连接在一起,立杆10上端设顶托3,顶托3支撑整个悬空平台2。立杆10、纵杆9、横杆6、顶托3共同构成直接支撑悬空平台2的受力体系,并将载荷传递给下部支撑梁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