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共设施,特别涉及一种临河可折叠停车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代步汽车。然而,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人们的生活空间已无法满足停车的需求,停车成为一大难题,特别是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及河塘边,时常会出现乱停车的现象。特别处于河塘边,其本身道理较窄,在此处随意停车极容易造成拥堵。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空间实施停车,一直是该领域技术人员无法克服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占用河塘道路、可收缩折叠、结构简单的临河可折叠停车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河可折叠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架设于河塘边的且与该处地面固定的立柱、与立柱铰接连接的折板及与折板铰接且可翻转的延伸板,折板与延伸板平行时的上部端面为平直状的停车平面,折板与立柱之间设有折叠驱动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该可折叠的折板及延伸板设于临河的河塘边,无需使用时,折板与延伸板呈折叠状,当需要采用此处停车时,折板通过折叠驱动组件驱动,折板与延伸板展开呈平直状,促使其上形成停车平面供汽车停放。需要说明的是,折板与延伸板展开时朝向河塘的河面延伸,不占用河塘边的道路,不仅有效的利用了空间,而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折叠驱动组件包括有一端与立柱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折板底部连接的液压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而且动力充足。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折板与延伸板之间设有限位件,该限位件包括有折板与延伸板连接处的限位缺口及设于延伸板上并与限位缺口适配的限位延伸条,该限位缺口及限位延伸条处于停车平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件的设置使折板与延伸板展开后其上的停车平面可保持平整,同时折板与延伸板处于平直状后不会出现翻折的情况,使汽车可稳定的停放于停放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立柱设有两根,两立柱之间设有可封闭或开启的门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需停车时,门体可处于关闭状态,将该开口封闭,防止行人由此处落入河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一种临河可折叠停车场,包括有架设于河塘边的且与该处地面1固定的立柱2、与立柱2铰接连接的折板3及与折板3铰接且可翻转的延伸板4,折板3与延伸板4平行时的上部端面为平直状的停车平面5,折板3与立柱2之间设有折叠驱动组件6。上述方案中,将该可折叠的折板3及延伸板4设于临河的河塘边,无需使用时,折板3与延伸板4呈折叠状,当需要采用此处停车时,折板3通过折叠驱动组件6驱动,折板3与延伸板4展开呈平直状,促使其上形成停车平面5供汽车停放。需要说明的是,折板3与延伸板4展开时朝向河塘的河面延伸,不占用河塘边的道路,不仅有效的利用了空间,而且结构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叠驱动组件6包括有一端与立柱2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折板3底部连接的液压缸。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该处的折叠驱动组件6也可为电机以及与电机联动的联动杆,也是可行的。
为了使折板3与延伸板4展开后其上的停车平面5可保持平整,同时折板3与延伸板4处于平直状后不会出现翻折的情况,使汽车可稳定的停放于停放平面5上。折板3与延伸板4之间设有限位件,该限位件包括有折板3与延伸板4连接处的限位缺口31及设于延伸板4上并与限位缺口31适配的限位延伸条41,该限位缺口31及限位延伸条41处于停车平面5上。当然,需要说明的是,限位缺口可设于延伸板4上,而限位延伸条也可设于折板3上。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这样的改变是很容易想到的。
为了防止该停车场无需使用时行车由此处落入河塘内,立柱2设有两根,两立柱2之间设有可封闭或开启的门体7。该门体7可通过锁扣实施锁紧,也可通过电子锁并于停车收费系统实施连接,即刷卡后可实现卡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