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测试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1838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隔音测试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隔音测试房。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机器设备在进行测试时,例如,在进行故障测试时,操作人员需要对机器设备在运作时发生的声音进行判断,即机器设备运作时发生的声音用于作为操作人员测试时的判断依据,例如,通过机器设备运作时发生的声音,判断出机器设备是否有故障,或者判断出机器设备的故障的具体位置。

然而,这些机器设备的工作环境往往是在厂区或者其他噪音较大的环境下,这样,容易导致操作人员在根据机器设备运作声音进行判断时,出现判断误差,因此,在噪音环境下,为操作人员在进行机器设备测试时,提供一个安静的场所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为操作人员在进行机器设备测试时提供安静环境,以及能够减少操作人员判断误差的隔音测试房。

一种隔音测试房,包括:

房体,所述房体包括底板、顶罩、磁性密封件、磁吸隔音门及阻尼层,所述顶罩盖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顶罩及所述底板共同围成一隔音区,所述阻尼层贴附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罩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磁吸隔音门与所述顶罩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磁吸隔音门用于封闭所述安装口,所述磁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顶罩上,并且所述磁性密封件与所述磁吸隔音门相吸持,所述底板内设置有第一填充腔体,所述顶罩的侧壁内开设有第二填充腔体;及

吸声组件,所述吸声组件包括第一吸声填充体及第二吸声填充体,所述第一吸声填充体容置于所述第一填充腔体内,所述第二吸声填充体容置于所述第二填充腔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罩具有中空长方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罩开设有观察口,所述房体还包括玻璃板,所述玻璃板罩设于所述观察口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性密封件包括磁体及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包覆在所述磁体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隔音门包括金属门及合页,所述合页分别与所述顶罩及所述金属门连接,所述金属门用于封闭所述安装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音测试房还包括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安装枕及缓冲块,所述安装枕设置于所述阻尼层上,所述缓冲块固定在所述安装枕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枕远离所述阻尼层的一侧面开设有嵌置槽,所述缓冲块部分嵌置于所述嵌置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隔音门上设置有门把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具有长方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罩内设置有日光灯。

上述隔音测试房的房体的隔音区用于放置机器设备,操作人员在房体内进行进行故障测试,第一吸声填充体及第二吸声填充体能够提升房体的隔音区的隔音效果,使得房体能够在机器设备进行测试时,为操作人员提供安静的环境,能够减少操作人员对故障诊断的判断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隔音测试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隔音测试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隔音测试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隔音测试房,包括:房体及吸声组件,所述房体包括底板、顶罩、磁性密封件、磁吸隔音门及阻尼层,所述顶罩盖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顶罩及所述底板共同围成一隔音区,所述阻尼层贴附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罩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磁吸隔音门与所述顶罩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磁吸隔音门用于封闭所述安装口,所述磁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顶罩上,并且所述磁性密封件与所述磁吸隔音门相吸持,所述底板内设置有第一填充腔体,所述顶罩的侧壁内开设有第二填充腔体;所述吸声组件包括第一吸声填充体及第二吸声填充体,所述第一吸声填充体容置于所述第一填充腔体内,所述第二吸声填充体容置于所述第二填充腔体内。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所述隔音测试房进行说明,以进一步理解所述隔音测试房的构思,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隔音测试房10包括:房体100及吸声组件200,吸声组件200设置于房体100内,房体100内用于放置机器设备,操作人员在房体100内进行故障测试,吸声组件200用于增强房体100的隔音效果,使得房体100能够在机器设备进行测试时,为操作人员提供安静的环境,能够减少操作人员对故障诊断的判断误差。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房体100包括底板110、顶罩120、磁性密封件130、磁吸隔音门140及阻尼层150,所述顶罩120盖设于所述底板110上,例如,所述顶罩具有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顶罩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顶罩的边缘与所述开口的边缘相固定,例如,所述顶罩与所述底板相固定,以使所述顶罩与所述底板围成一密封空间。顶罩120及所述底板110共同围成一隔音区160,隔音区160用于内部放置机器设备,操作人员在房体100内进行故障测试。所述阻尼层150贴附在所述底板110上,通过阻尼层150能够对底板110起到减震缓冲作用。所述顶罩120开设有安装口121,所述磁吸隔音门140与所述顶罩120转动连接,例如,所述磁吸隔音门邻近所述安装口设置,当开启所述磁吸隔音门时,则所述安装口与外界连通,操作人员及机器设备可以通过所述安装口进入至所述隔音区内,以时操作人员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机器设备测试操作。所述磁吸隔音门140用于封闭所述安装口121,所述磁性密封件130设置于所述顶罩120上,并且所述磁性密封件130与所述磁吸隔音门140相吸持,用于尽可能密封所述磁吸隔音门与所述顶罩之间的间隙,在理想状态下,所述磁性密封件与所述磁吸隔音门相吸持,以使得所述磁性密封件与所述磁吸隔音门相紧密结合从而达到近乎密封的状态,进而使所述磁吸隔音门与所述顶罩之间相对密封;这样,当关闭磁吸隔音门140时,利用磁性密封件130与所述磁吸隔音门140磁性相吸作用,能够使得磁吸隔音门140更紧密封闭所述安装口,以提高隔音区160的隔音效果,提供给操作人员更安静的测试环境,有利于提高对机器设备故障判断的准确度。

例如,所述顶罩开设有观察口,所述房体还包括玻璃板,所述玻璃板罩设于所述观察口上,例如,所述玻璃板为双层中空玻璃板;这样,通过所述玻璃板能够更好地观察所述隔音区内的情况。例如,所述磁性密封件包括磁体及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包覆在所述磁体外,例如,所述磁体为永磁体,所述密封套为胶套,所述磁吸隔音门为钢铁材质,所述磁吸隔音门与所述磁体磁性相吸,所述磁吸隔音门与密封套抵持。例如,所述磁吸隔音门包括金属门及合页,所述合页分别与所述顶罩及所述金属门连接,所述金属门用于封闭所述安装口,这样,能够更好地转动所述金属门;又如,又如,所述金属门为磁性金属包边门体,例如,磁性金属包边门体为铁包边门体,又如,所述铁包边门体中包括中空玻璃。所述磁吸隔音门上设置有门把手,这样,能够便于操作人员更好地控制所述磁吸隔音门;又如,所述底板具有长方体结构;又如,所述顶罩内设置有日光灯,通过设置所述日光灯,能够为所述隔音区提供良好的照明环境,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机器设备的检测操作。

例如,请参阅图3,所述隔音测试房还包括减震组件300,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安装枕310及缓冲块320,所述安装枕设置于所述阻尼层上,所述缓冲块固定在所述安装枕上;又如,所述安装枕远离所述阻尼层的一侧面开设有嵌置槽,所述缓冲块部分嵌置于所述嵌置槽内,这样,通过设置减震组件300,能够更好地起到缓冲减震吸声作用。

请参阅图2,底板110内设置有第一填充腔体111,所述顶罩120的侧壁内开设有第二填充腔体122,吸声组件200包括第一吸声填充体210及第二吸声填充体220,所述第一吸声填充体210容置于所述第一填充腔体111内,所述第二吸声填充体220容置于所述第二填充腔体122内,又如,所述第一吸声填充体210与所述第一填充腔体111的形状相适配,例如,所述第一吸声填充体210轻微过盈容置于所述第一填充腔体111内,又如,所述第二吸声填充体220与所述第二填充腔体122的形状相适配,例如,所述第二吸声填充体220轻微过盈容置于所述第二填充腔体122内;这样,房体100的隔音区160用于放置机器设备,操作人员在房体100内进行进行故障测试,第一吸声填充体210及第二吸声填充体22能够提升房体100的隔音区160的隔音效果,使得房体100能够在机器设备进行测试时,为操作人员提供安静的环境,能够减少操作人员对故障诊断的判断误差。

上述隔音测试房10的房体100的隔音区160用于放置机器设备,操作人员在房体100内进行进行故障测试,第一吸声填充体210及第二吸声填充体22能够房体100的隔音区160的隔音效果,使得房体100能够在机器设备进行测试时,为操作人员提供安静的环境,能够减少操作人员对故障诊断的判断误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