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拼接式装修用垫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080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拼接式装修用垫高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体拼接式装修用垫高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购房热度的再次点燃,装修市场也十分火热,在传统装修过程中,为了方便装修工人在高位施工,需要在地面摆放垫高架,但是传统的垫高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工人每次调节位置都需要回到地面才能调整垫高架,十分麻烦,而且频繁上下垫高架也很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分体拼接式装修用垫高架,解决传统的垫高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工人每次调节位置都需要回到地面才能调整垫高架,十分麻烦,而且频繁上下垫高架也很不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拼接式装修用垫高架,包括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所述的第一支撑平台下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外侧支撑脚,所述的第二支撑平台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侧支撑脚,所述的第一支撑平台下表面开设右侧具有开口的拼接槽,所述的第二支撑平台下端左侧固定连接有与拼接槽相配合的拼接板,所述的第一支撑平台下端右侧位于拼接槽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内侧支撑脚,所述的第二支撑平台下端左侧位于拼接板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内侧支撑脚,所述的第一支撑平台上开设有第一翻转槽,所述的第二支撑平台上开设有第二翻转槽,所述的第一翻转槽和第二翻转槽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内置扭簧的连接盲孔,所述的第一翻转槽和第二翻转槽内部均设置有翻转套板,所述的翻转套板上均开设有开孔,所述的翻转套板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盲孔相配合的连接轴,所述的翻转套板通过两侧连接轴插入连接盲孔内部与连接盲孔内部的扭簧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拼接槽内顶面上开设有内置传动轮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翻转槽和第二翻转槽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外侧支撑脚、第二外侧支撑脚、第一内侧支撑脚和第二内侧支撑脚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体拼接式装修用垫高架采用第二支撑平台上的拼接板插入第一支撑平台上的拼接槽来将二者拼接使用,同时利用在第一和第二支撑平台上的翻转套板与施工者脚部相连接,从而自由改变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之间的间距,并且利用改变间距来移动整个垫高架,使得装修功能的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翻转套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平台,2.第二支撑平台,3.第一外侧支撑脚,4.第二外侧支撑脚,5.拼接槽,6.拼接板,7.第一内侧支撑脚,8.第二内侧支撑脚,9.第一翻转槽,10.第二翻转槽,11.扭簧,12.连接盲孔,13.翻转套板,14.开孔,15.连接轴,16.传动轮,1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分体拼接式装修用垫高架,包括第一支撑平台1和第二支撑平台2,第一支撑平台1下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外侧支撑脚3,第二支撑平台2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侧支撑脚4,第一支撑平台1下表面开设右侧具有开口的拼接槽5,第二支撑平台2下端左侧固定连接有与拼接槽5相配合的拼接板6,第一支撑平台1下端右侧位于拼接槽5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内侧支撑脚7,第二支撑平台2下端左侧位于拼接板6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内侧支撑脚8,第一支撑平台1上开设有第一翻转槽9,第二支撑平台2上开设有第二翻转槽10,第一翻转槽9和第二翻转槽10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内置扭簧11的连接盲孔12,第一翻转槽9和第二翻转槽10内部均设置有翻转套板13,翻转套板13上均开设有开孔14,翻转套板13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盲孔12相配合的连接轴15,翻转套板13通过两侧连接轴15插入连接盲孔12内部与连接盲孔12内部的扭簧11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拼接槽5内顶面上开设有内置传动轮16的凹槽17,进一步地,第一翻转槽9和第二翻转槽10大小相同,进一步地,第一外侧支撑脚3、第二外侧支撑脚4、第一内侧支撑脚7和第二内侧支撑脚8大小相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体拼接式装修用垫高架采用第二支撑平台2上的拼接板6插入第一支撑平台1上的拼接槽5来将二者拼接使用,同时利用在第一和第二支撑平台上的翻转套板13与施工者脚部相连接,从而自由改变第一支撑平台1和第二支撑平台2之间的间距,并且利用改变间距来移动整个垫高架,使得装修功能的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大大提升。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