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保温建筑外墙复合贴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1248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火保温建筑外墙复合贴面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火保温建筑外墙复合贴面板,属于贴面板领域。



背景技术:

贴面板,它包括有板体,其所述板体为层状结构,包括有图案层,底层纸层,装饰层,在图案层和底层纸层间设有装饰层,所述图案层,装饰层,底层纸层压制粘接为一整体。

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201420261487.4的具有净化空气作用的三聚氰胺贴面板,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耐磨纸、上装饰纸、上细木工板、中板、下细木工板、下装饰纸和防潮纸。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净化空气作用的三聚氰胺贴面板,在满足家庭装修的同时,还具有优先吸附甲醛、苯、TVOC等有害气体的特点,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同时防潮,耐磨效果好。但是,该贴面板的隔热保温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火保温建筑外墙复合贴面板,以解决该贴面板的隔热保温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火保温建筑外墙复合贴面板,其结构包括正面透光层、正面色板层、正面三聚氰胺处理层、正面加固板、主层板、反面加固板、反面三聚氰胺处理层、反面色板层、反面透光层,所述正面透光层设于正面色板层上层,所述正面色板层设于正面三聚氰胺处理层上层,所述正面三聚氰胺处理层设于正面加固板上层,所述正面加固板设于主层板上层,所述反面加固板设于主层板下层,所述反面三聚氰胺处理层设于反面加固板下层,所述反面色板层设于反面三聚氰胺处理层下层,所述反面透光层设于反面色板层下层,所述主层板设有上刚性板层、隔温层、下刚性板层,所述上刚性板层设于隔温层上层,所述下刚性板层设于隔温层下层。

进一步的,所述主层板厚度为10mm。

进一步的,所述上刚性板层、隔温层、下刚性板层中隔温层厚度最厚。

进一步的,所述正面透光层厚度为0.2mm。

进一步的,所述上刚性板层厚度为2mm。

进一步的,所述下刚性板层厚度为2mm。

进一步的,所述贴面板为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隔温层,实现了该贴面板的隔热保温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火保温建筑外墙复合贴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正面透光层-1、正面色板层-2、正面三聚氰胺处理层-3、正面加固板-4、主层板-5、反面加固板-6、反面三聚氰胺处理层-7、反面色板层-8、反面透光层-9、上刚性板层-50、隔温层-51、下刚性板层-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火保温建筑外墙复合贴面板的方案:一种防火保温建筑外墙复合贴面板,其结构包括正面透光层1、正面色板层2、正面三聚氰胺处理层3、正面加固板4、主层板5、反面加固板6、反面三聚氰胺处理层7、反面色板层8、反面透光层9,所述正面透光层1设于正面色板层2上层,所述正面色板层2设于正面三聚氰胺处理层3上层,所述正面三聚氰胺处理层3设于正面加固板4上层,所述正面加固板4设于主层板5上层,所述反面加固板6设于主层板5下层,所述反面三聚氰胺处理层7设于反面加固板6下层,所述反面色板层8设于反面三聚氰胺处理层7下层,所述反面透光层9设于反面色板层8下层,所述主层板5设有上刚性板层50、隔温层51、下刚性板层52,所述上刚性板层50设于隔温层51上层,所述下刚性板层52设于隔温层51下层,所述主层板5厚度为10mm,所述上刚性板层50、隔温层51、下刚性板层52中隔温层51厚度最厚,所述正面透光层1厚度为0.2mm,所述贴面板为方形。

本专利所说的隔温层指的是为防止或减轻土基的冻害,在基层和土基之间用导温性低的材料铺筑的垫层。

隔温层可以让该贴面板的隔热保温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正面透光层-1、正面色板层-2、正面三聚氰胺处理层-3、正面加固板-4、主层板-5、反面加固板-6、反面三聚氰胺处理层-7、反面色板层-8、反面透光层-9、上刚性板层-50、隔温层-51、下刚性板层-5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服装不能在夜间进行装饰及提醒、安全警示,实用性较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隔温层,实现了该贴面板的隔热保温效果良好。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主层板5设有上刚性板层50、隔温层51、下刚性板层52;

所述上刚性板层50设于隔温层51上层,所述下刚性板层52设于隔温层51下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