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成像舞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4113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幻影成像舞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演艺舞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幻影成像舞台。



背景技术:

一般舞台上使用的透明反射膜,其安装方式有落地式和吊挂式两种,而要反射、显示的画面大都来自固定安装在地板上的LED屏或舞台上演员的表演,由于透明反射膜装置面积比较大,而要达到反射效果必须与被反射光形成一定的角度,这就使得本来就庞大的膜架要占据舞台上很大的空间,这给演出过程中的搭设与拆除(收起)造成极大的不便,由于透明反射膜价格昂贵且易破损,这也给保存带来诸多问题。此外,目前的透明反射膜安装后比较死板,调节适应能力弱,因此往往缺少变化,画面呈现效果也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能快速实现展开使用或收拢保存,调节过程无需人力,自动化程度高,且调节操作便捷,透明反射膜角度可调,变化能力强,可呈现多种不同的画面效果的幻影成像舞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幻影成像舞台,包括固定舞台、屏幕架、反射幕架、设置在屏幕架内的LED屏及设置在反射幕架内的透明反射膜,所述屏幕架上设有铰接座,反射幕架通过铰轴与铰接座铰接,反射幕架处在屏幕架上方,屏幕架上设有用于带动反射幕架沿铰轴转动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斜撑杆、设置在反射幕架上的调节导轨及与调节导轨配合的调节滑块,斜撑杆上端与调节滑块铰接,电动推杆水平布置且电动推杆与斜撑杆下端铰接,固定舞台与斜撑杆分处于铰轴的相对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屏幕架底部设有两个前移动轮及两个后移动轮,前移动轮为万向轮,后移动轮为万向轮。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推杆水平布置,电动推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铰轴,斜撑杆处在铰轴与电动推杆之间,调节导轨长度方向平行于透明反射膜,LED屏水平布置,铰轴水平布置。

作为优选,当反射幕架转动至水平位置时,LED屏竖直投影落在透明反射膜竖直投影范围内,斜撑杆靠近铰轴一端所处位置高于斜撑杆远离铰轴一端所处位置,斜撑杆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至20度。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舞台上设有若升降台板及用于带动升降台板升降的升降油缸,升降台板顶面与固定舞台顶面齐平。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舞台上设有主架及副架,主架上设有与主架转动连接的导向轮,反射幕架远离铰轴的一侧设有固定环,副架上设有与副架转动连接的圆防护柱,圆防护柱轴线平行于铰轴轴线,圆防护柱上设有与圆防护柱同轴连接的卷线筒,卷线筒上卷绕有钢索,钢索一端与卷线筒固定,钢索另一端设有弯钩体,钢索从上方绕过导向轮且与导向轮配合接触,弯钩体钩接在固定环上,弯钩体最高点低于导向轮最低点,卷线筒最高点低于导向轮最低点,圆防护柱下方设有迟滞板,圆防护柱上设有多个防护滑槽,各防护滑槽沿圆防护柱周向均匀分布,防护滑槽上设有防护弹簧及用于接触迟滞板的防护滑杆,在一个防护滑槽中:防护弹簧及防护滑杆内端处在防护滑槽内,防护滑杆外端处在防护滑槽外,防护滑杆内端连接防护弹簧一端,防护弹簧另一端连接防护滑槽槽底,防护滑杆与防护滑槽滑动配合,防护滑杆滑动方向垂直于圆防护柱轴线,防护弹簧轴线平行于防护滑杆滑动方向,防护弹簧轴线与圆防护柱轴线相交。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舞台上设有迟滞缸体,迟滞缸体内设有与迟滞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迟滞活塞,迟滞活塞滑动方向竖直,迟滞活塞上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与迟滞板连接,迟滞活塞将迟滞缸体内部分隔成充气腔及与外界连通的空腔,迟滞缸体上设有与充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出气口及供气管,供气管的进气端与出气口连通,屏幕架上表面上设有若干未充气的增保气囊,增保气囊上设有充气管,所有充气管均与同一根主气管的出气端连通,主气管的进气端与供气管的出气端通过管接头对接,进气口上设有进气单向阀,出气口上设有出气单向阀,进气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外界至充气腔,出气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充气腔至供气管,主气管上设有放气阀,迟滞板处在迟滞缸体上方,空腔处在充气腔与迟滞板之间,充气腔内设有轴线竖直的换气弹簧,换气弹簧下端连接迟滞缸体,换气弹簧上端连接迟滞活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搬运、存放、使用都非常方便,搭设、拆除快捷,能快速实现展开使用或收拢保存,调节过程无需人力,自动化程度高,且调节操作便捷,透明反射膜角度可调,变化能力强,丰富了舞台效果呈现方式与手段,虚实影像相互融合,同步呈现,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升降台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圆防护柱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舞台1、升降台板11、升降油缸12、屏幕架2、LED屏21、反射幕架3、透明反射膜31、铰接座4、铰轴41、调节机构5、斜撑杆51、调节导轨52、后移动轮6、导向轮71、圆防护柱72、防护滑槽721、防护弹簧722、防护滑杆723、卷线筒73、钢索74、迟滞板75、迟滞缸体76、充气腔76a、空腔76b、迟滞活塞761、活塞杆762、供气管763、进气单向阀764、出气单向阀765、换气弹簧76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至图3中所示,一种幻影成像舞台,包括固定舞台1、屏幕架2、反射幕架3、设置在屏幕架内的LED屏21及设置在反射幕架内的透明反射膜31,所述屏幕架上设有铰接座4,反射幕架通过铰轴41与铰接座铰接,反射幕架处在屏幕架上方,屏幕架上设有用于带动反射幕架沿铰轴转动的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斜撑杆51、设置在反射幕架上的调节导轨52及与调节导轨配合的调节滑块,斜撑杆上端与调节滑块铰接,电动推杆水平布置且电动推杆与斜撑杆下端铰接,固定舞台与斜撑杆分处于铰轴的相对两侧。

所述屏幕架底部设有两个前移动轮及两个后移动轮6,前移动轮为万向轮,后移动轮为万向轮。本实用新型在不工作时,可以利用前移动轮及后移动轮整体移动,运输、转移更为便捷。

所述电动推杆水平布置,电动推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铰轴,斜撑杆处在铰轴与电动推杆之间,调节导轨长度方向平行于透明反射膜,LED屏水平布置,铰轴水平布置。

当反射幕架转动至水平位置时,LED屏竖直投影落在透明反射膜竖直投影范围内,斜撑杆靠近铰轴一端所处位置高于斜撑杆远离铰轴一端所处位置,斜撑杆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至20度。

以图1中视角为例进行描述,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表演时,电动推杆向右推动斜撑杆下端,使得与斜撑杆上端铰接的调节滑块沿着调节导轨滑动,从而使得斜撑杆撑起反射幕架,反射幕架向上转动至与水平面成45度角位置(透明反射膜与水平面之间也成45度角),观众处在本实用新型左侧,演员在反射幕架右侧的固定舞台上表演,演员的表演可以成像在透明反射膜上。与此同时,下方的LED屏上也播放画面,并向上竖直投射到透明反射膜上,并被透明反射膜像左投射。如此一来,固定舞台上的演员的成像和LED屏上画面的成像就结合到了一起,映入观众眼帘之中,达到了组合式幻影成像的效果。而透明反射膜角度可调,所以变化能力强,可呈现更多种不同的画面效果(不同反射角,画面尺寸比例、效果不同)。而在使用完后,本实用新型可轻易地收拢,不占用过多空间,也可避免透明反射膜固定结构长时间工作而导致的失效,对包括透明反射膜在内的整体结构进行保护。且由于具备前移动轮及后移动轮,当需要转运、移动时,十分便捷。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及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至图7中所示,所述固定舞台上设有若升降台板11及用于带动升降台板升降的升降油缸12,升降台板顶面与固定舞台顶面齐平。演员可以站到升降台板上表演,升降台板上还可以放置布景并进行高度调节,呈现更多表演形式。

所述固定舞台上设有主架及副架,主架上设有与主架转动连接的导向轮71,反射幕架远离铰轴的一侧设有固定环,副架上设有与副架转动连接的圆防护柱72,圆防护柱轴线平行于铰轴轴线,圆防护柱上设有与圆防护柱同轴连接的卷线筒73,卷线筒上卷绕有钢索74,钢索一端与卷线筒固定,钢索另一端设有弯钩体,钢索从上方绕过导向轮且与导向轮配合接触,弯钩体钩接在固定环上,弯钩体最高点低于导向轮最低点,卷线筒最高点低于导向轮最低点,圆防护柱下方设有迟滞板75,圆防护柱上设有多个防护滑槽721,各防护滑槽沿圆防护柱周向均匀分布,防护滑槽上设有防护弹簧722及用于接触迟滞板的防护滑杆723,在一个防护滑槽中:防护弹簧及防护滑杆内端处在防护滑槽内,防护滑杆外端处在防护滑槽外,防护滑杆内端连接防护弹簧一端,防护弹簧另一端连接防护滑槽槽底,防护滑杆与防护滑槽滑动配合,防护滑杆滑动方向垂直于圆防护柱轴线,防护弹簧轴线平行于防护滑杆滑动方向,防护弹簧轴线与圆防护柱轴线相交。

正常情况下,反射幕架旋转上升到位后,将弯钩体钩接在固定环上,当表演结束,反射幕架收拢过程中,钢索也是随着固定环移动的,卷线筒则一直处在“放线”状态,直到反射幕架完全收拢,然后可除下弯钩体。

而在反射幕架收拢过程中,若出现了斜撑杆断裂等支撑失效情况,则反射幕架会快速转动收拢,此时,钢索也会带着卷线筒、圆防护柱快速转动,而由于转速很大,所以防护滑杆受到的离心力也很大,防护滑杆外端离开圆防护柱距离很大,防护滑杆外端经过迟滞板上方时,会加压挤压迟滞板,并与迟滞板摩擦,从而提供降速效果。而随着防护滑杆依次不断接触迟滞板,可以有效减缓反射幕架落下速度,从而在斜撑杆断裂等支撑失效情况下,避免反射幕架高速坠落,对透明反射膜等结构进行有效保护,减少损失。此外,反射幕架正常收拢时,由于速度不快,所以防护滑杆受到的离心力小,防护滑杆外端经过迟滞板上方时,不会接触到迟滞板。而当反射幕架收拢后,可除下,弯钩体并转动卷线筒来“收线”,即收卷钢索。

所述固定舞台上设有迟滞缸体76,迟滞缸体内设有与迟滞缸体滑动密封配合的迟滞活塞761,迟滞活塞滑动方向竖直,迟滞活塞上设有活塞杆762,活塞杆与迟滞板连接,迟滞活塞将迟滞缸体内部分隔成充气腔76a及与外界连通的空腔76b,迟滞缸体上设有与充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出气口及供气管763,供气管的进气端与出气口连通,屏幕架上表面上设有若干未充气的增保气囊,增保气囊上设有充气管,所有充气管均与同一根主气管的出气端连通,主气管的进气端与供气管的出气端通过管接头对接,进气口上设有进气单向阀764,出气口上设有出气单向阀765,进气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外界至充气腔,出气单向阀可通过方向为由充气腔至供气管,主气管上设有放气阀,迟滞板处在迟滞缸体上方,空腔处在充气腔与迟滞板之间,充气腔内设有轴线竖直的换气弹簧766,换气弹簧下端连接迟滞缸体,换气弹簧上端连接迟滞活塞。前面提到了,在斜撑杆断裂等支撑失效情况下,防护滑杆会依次不断接触迟滞板,在本方案中,迟滞板会间断性下移(即被防护滑杆下压,而防护滑杆离开迟滞板后,在换气弹簧作用下,迟滞板会上升),迟滞板每次下移时,会通过主气管、充气管对增保气囊充气(由于进气单向阀的限制,充气时,出气单向阀是通的、进气单向阀是不通的),迟滞板每次上升时,外界空气会进入充气腔进行吸气补气(由于出气单向阀的限制,吸气补气时,进气单向阀是通的、出气单向阀是不通的)。如此一来,反射幕架从越高处落下(指的是支撑失效后的落下),则增保气囊充气次数越多、时间越久,增保气囊弹性、保护能力越强,从而反射幕架落下后,会接触到增保气囊,得到有效的缓冲保护,避免透明反射膜等结构受损。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方案中的充气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随着反射幕架落下(指的是支撑失效后的落下)的过程中,反射幕架的落下速度、落下总时间(会因质量、大小等因素而具有差异)等因素,来决定的,因此增保气囊充气量更为科学,不会出现如支撑失效时,反射幕架都快要合拢了(离地很近),增保气囊还会大量充气这一类的情况,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结构磨损(如迟滞活塞磨损)和浪费(此时大量充气是没有必要的),又能合理保障安全性、避免结构间冲击过大而导致损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