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伸缩围栏地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5374阅读:1890来源:国知局
地埋式伸缩围栏地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电力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埋式伸缩围栏地桩。



背景技术:

变电站户外设备停电检修需要布置临时安全措施与带电设备有效隔离。目前常规的做法是:

1、使用大量的安全围栏杆和围栏墩,在搬运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降低临时安全措施布置的效率。而且安全措施布置和拆除都会花费很多时间,影响设备停电和送电,增加设备停运时间,用户停电时间增多,无形中损失了供电量。而且安全围栏杆和围栏墩定置和定期检查还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2、事先在现场用水泥浇模,预留围栏杆插孔,停电时搬运安全围栏杆和围栏网到现场布置安全措施。这种方法一方面还是需要搬运大量的围栏杆,耗费人力;另一方面会给日常户外场地修整草皮工作、检修设备大型工程车辆通行造成阻碍,甚至以损毁水泥插孔为代价来保证其它检修工作进行。

3、将普通伸缩安全围栏杆采用水泥浇筑的方式固定到地下,围栏杆伸缩部分突出地面。一方面会给日常户外场地修整草皮工作、检修设备大型工程车辆通行造成阻碍,甚至以损毁围栏杆为代价来保证其它检修工作进行;另一方面因围栏杆是水泥直接浇筑,损坏后不能维修,更换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伸缩围栏地桩,能够将伸缩杆全部收于地桩外罩内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所有部件采用螺牙方式衔接,具有安装简单、更换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埋式伸缩围栏地桩,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地桩柱管、活动内节套管以及伸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桩柱管上端螺纹旋接有用于卡设在地平表面的地桩外罩,所述地桩外罩上方设置与所述地桩柱管连通的开口,所述地桩外罩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限位的平台;在所述活动内节套管上端螺接有用于与平台面接触的限位螺母,所述活动内节套管下端与地桩柱管上端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卡紧结构,所述伸缩杆旋接在活动内节套管内。

通过地桩外罩卡设在地平表面,使产品整体不影响路面,并且方便使用;活动内节、伸缩杆采用螺纹旋接的方式成为一体,全部收于地桩外罩内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且单个部件损坏可单独更换,达到减小维护成本的问题;

利用两端限位螺母和卡紧结构限位,可以限制伸缩杆的最大的距离和起到支撑固定作用。

具体的,所述卡紧结构为过盈接触的斜面,分别设置在所述活动内节套管的外底部和所述地桩柱管的内顶部。

采用过盈接触式,两者接触部位能产生足够的阻力保证展开后不发生相对滑动,同时又能保证伸缩杆能正常的工作。

具体的,所述地桩外罩开口处铰接有密封盖。

密封盖能防止杂物和污水流入,延长了伸缩杆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伸缩杆包括多节相互嵌套形成伸缩结构的套管构成,所述套管包括设于最外层的外套管、设于最里层的内套管及位于所述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至少一节的中间套管,所述每两个相连的套管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所述卡紧结构。

相互嵌套的伸缩套管结构是成熟技术,可以减少成本,提高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的,所述外套管通过设置外螺纹与所述活动内节套管螺纹旋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内套管顶部设置有提手。

具体的,所述地桩柱管、活动内节套管、伸缩杆、地桩外罩和密封盖均采用环氧树脂和改性ABS原材料加工而成。

材料采用环氧树脂、改性ABS工程塑料加工,达到高强度、耐腐蚀、绝缘、环保、降低制造成本目的。

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伸缩的原理,把围栏杆整体收入地下,解决因凸出地面过多,阻碍其它工作进行的问题。

2、采用螺纹旋接的方式,连接各部件。单个部件损坏可单独更换,达到减小维护成本的问题。

4、材料采用环氧树脂、改性ABS工程塑料加工,达到高强度、耐腐蚀、绝缘、环保、降低制造成本目的。

5、安装便捷,成品一体成型,无需额外附件,现场组装好直接浇筑混凝土减小施工成本。

6、产品的使用缩短了户外临时安全措施布置与拆除的时间,减少了设备停电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7、产品的使用缩短了变电站值班员布置户外临时安全措施的时间,节省了物品定置空间和时间,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新型地埋式伸缩围栏地桩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新型地埋式伸缩围栏地桩拉伸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新型地埋式伸缩围栏地桩拉伸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件名称和序号:

地桩柱管1、活动内节套管2、伸缩杆3、地桩外罩4、限位螺母5、密封盖6、提手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地埋式伸缩围栏地桩,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地桩柱管1、活动内节套管2以及伸缩杆3,首先将地桩柱管1预埋在地表,地桩柱管1上端通过螺纹旋接有地桩外罩4,地桩外罩4上方设置与地桩柱管1连通的开口,地桩外罩4的开口外沿边形成用于卡设地平面的卡环,地桩外罩4开口处铰接有密封盖6。

地桩外罩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限位的平台,在活动内节套管2上端螺接有用于与平台面接触的限位螺母5,活动内节套管2下端与地桩柱管1上端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卡紧结构,此处卡紧结构采用过盈接触的斜面,通过相互摩擦直接卡死,达到限位的作用,两斜面分别设置在活动内节套管2的外底部和地桩柱管1的内顶部;将伸缩杆3旋接在活动内节套管2内,伸缩杆3的顶部设置有方便操作的提手7。

如图1所示,在收缩状态下,将伸缩杆3和活动内节套管2限制在地桩柱管1内,整体完全收入在地面下方,达到了不易损坏的效果。

此处的伸缩杆3可以兼容现有的一般伸缩杆,作为最优选的,伸缩杆3包括多节相互嵌套形成伸缩结构的套管构成,套管包括设于最外层的外套管、设于最里层的内套管及位于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中间套管,每两个相连的套管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卡紧结构,此处卡紧结构可以是过盈接触的斜面,也不限于此。

地桩整体采用螺纹旋接的方式,方便安装与零件更换。

工作时,如图2~3所示,打开密封盖6,将提手7往上提,此时活动内节套管2和伸缩杆3整体先往上移动,直至活动内节套管2底部的斜面与地桩柱管1上端的斜面相接触,形成过盈配合;由于人力作用伸缩杆3往上升,通过卡紧结构达到自锁作用;放下时,将提手7往下按,伸缩杆3和活动内节套管2均收回在地桩柱管1内,直至限位螺母5底部接触地桩外罩4内部的平台。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