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折叠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2973阅读:68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式折叠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式折叠杆。



背景技术:

现有大中型折叠产品一般是在折叠处设置卡扣固定,且布质或橡胶材料的便携式折叠产品,由于其中的龙骨架不能像篷布或橡胶布一样弯曲折叠,在需要使用折叠功能时,有的要拆掉龙骨架,有的折叠效果不理想,折叠的随意性差,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折叠杆,以克服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式折叠杆,包括控制节、尾节和多个结构相同且首尾相连的中节,所述控制节和所述尾节各有一端与中节连接,所述各节均包括内部控制滑块和外部主体结构,所述滑块与所述主体结构配合且能在该主体结构内来回滑动,所述控制节的滑块上设有控制旋钮,所述控制节的主体结构上设有两定位孔,该两定位孔通过滑槽相连,所述中节的滑块与对应的主体结构长度一致。

所述内部控制滑块之间和所述外部主体结构之间均分别通过连接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运用于折叠产品中,不但能增强其收纳性和便携性,而且能使几乎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方便设计成可折叠带卷曲功能的产品,并避免了折叠产品折叠处刚性弱于其它不折叠的部分,可克服使用时造成危险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滑块与外部主体结构错位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滑块与外部主体结构重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节,2-尾节,3-中节,4-滑块,5-主体结构,6-旋钮,7-定位孔,8-滑槽,9-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节1、尾节2和多个结构相同且首尾相连的中节3,所述控制节1和所述尾节2各有一端与中节3连接,控制节1、中节3和尾节2均包括内部控制滑块4和外部主体结构5,所述滑块4与所述主体结构5配合且能在该主体结构5内来回滑动,所述控制节1的滑块4上设有控制旋钮6,所述控制节1的主体结构5上有两定位孔7,该两定位孔7通过滑槽8相连,控制旋钮6可以通过两定位孔7之间的滑槽8移动,并将控制旋钮6旋进定位孔7来进行定位。每段中节3的滑块4与对应的主体结构5长度一致。

内部控制滑块4之间和外部主体结构5之间均分别通过连接片9连接。

主体结构5构成的内腔与滑块4间设有滑动空隙,滑块4与主体结构5配合且以最小间隙套进主体结构5中并能来回运动,中节3是用来增加长度和柔软度的,中节3增加越多,折叠杆软态时柔软度就越大,杆子也越长,能实现卷曲功能和折叠功能,杆子的每节的长度和体积以及杆子的外形和节数是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来设计的。

使用方法:将本实用新型旋钮在定位孔7之间的推动更换定位,实现内部滑块与对应的外部主体结构的错位,即可使其变直,操作非常简单、易使用。本实用新型独特的错位滑动互联结构,使得它拥有硬时如钢,软时如鞭的特性,错位变硬状态时非折叠部分的刚性会部分均匀给折叠部分,使得各处刚性平均,安全稳定,并且不管有多少个折叠处,软硬一键转换,非常方便,适用范围广。比如:用本实用新型做成梯子,梯子就会有硬梯与软梯两种功能且能折叠到很小便于携带,用于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消防施救,适用复杂地形,上下于弯曲洞穴。用本实用新型做成的龙骨,用在大型帐篷上,龙骨硬时可非常稳定的支撑帐篷,软时可以与篷布一起折叠弯曲,且软硬一键转换,方便收纳运输,用于救灾,地理考察,野外生存,军事行动等都是很棒的,用它做成警棍可以当鞭或棍用,不用时可以当腰带,用来防身和野外探险。用它做的自拍杆可以折叠到手机大小,放进口袋。用它做电动车、滑板车、体感车的扶手,可以把扶手折到一个极小空间里装起来方便携带运输。设计成弧形可以做成免充气的折叠浴池和折叠橡皮艇,用它做的简易家具都能折起来,还可以做成影视道具和玩具等等,市场前景可观,商业与日常用途都很广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