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吊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004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吊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处作业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建筑吊篮。



背景技术:

吊篮是一种能够替代传统脚手架,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重复使用的新型高处作业设备。目前,建筑吊篮的使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高层多层建筑的外墙施工、幕墙安装、保温施工和维修清洗外墙等高空作业中得到广泛认可。

公开号为CN10160246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吊篮,由卷扬机、排线机构、配重块、监视屏组成操作台,卷扬机为双钢丝绳,将两根钢丝绳从卷扬机、排线机构、吊臂一路引入吊臂前端的横向“工”字形架左右两侧的中部,分别通过动滑轮从两侧牵引吊篮,吊臂安装在撑架上,“工”字形架的四个端点分装四根作为吊篮运行索道,吊索从吊篮四角上下两层穿插,固定于定位基架上,操作人员通过监视屏监控吊篮中的专用设备工作。

上述吊篮在在高空工作时,人们需要来回走动取东西,由于吊篮本身不是很稳定,人们提着重物在上面行走会使吊篮受力不均匀造成吊篮摆动,这时又是在高空,人很容易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吊篮,其优点是可以自动搬运吊篮上吊装的工具和物品,不需要人来回走动拿取。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吊篮,包括吊篮架,所述吊篮架底端设有自动输送货物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转动辊、承接轴、设置在所述转动辊和承接轴上的输送带、以及固接在所述转动辊上的为所述输送带提供动力的电机;所述吊篮架上铰接有位于所述输送带上方供人站立的踏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吊篮内的物品或工具进行移动时,按动电子操作台上的按钮,让电动机通电工作,当输送带工作时将踏板展开,人们站到踏板上,双手握住吊篮架上的栏杆,使人不受输送带运动的影响,输送带转动带动输送带上的物品移动,物品可以移动到需要它的位置,减少了人们在吊篮上来回走动几率,增加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篮架底端设有成排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轴承,所述承接轴设置在所述吊篮架中间部分的所述盲孔所对应的所述轴承内,所述转动辊设置在所述吊篮架两端的所述盲孔所对应的所述轴承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电机,电机带动转动辊转动,转动辊在轴承内转动进而带动输送带转动,输送带在承接轴转动,承接轴为输送带上的货物提供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篮架侧面设有方便装货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附加安全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附加安全门打开时将开口展示出来,开口很宽,方便将较宽的物品放入吊篮中,当物品装完后把附加安全门闭合将开口遮挡起来,防止物品或人从开口跌落造成危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篮架一侧设有滑槽,所述附加安全门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上滑动,所述附加安全门侧面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远离附加安全门一端固定在吊篮架的两端的架体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可以带动附加安全门在滑槽中来回滑动,减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同时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带上设有防滑的凸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输送带上设有防滑的凸棱一是为了增大运输时的摩擦力,使物品能够很好的运输,二是为了在工作时可以增加人与传送带之间摩擦力,防止人从传送带上滑到发生危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篮架朝向施工对象一侧设有橡胶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吊篮发生晃动时,可能会撞击到施工对象,这时橡胶柱发挥作用,橡胶柱先与施工对象接触,橡胶柱变形可以吸收大部分能量,可以减少对施工对象的破坏,同时减小缓冲力使吊篮摆动幅度变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工具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维修工具放入储物箱中方便工具的集中管理,同时又减小工具从吊篮内掉落到地面砸伤人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篮架上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内设有凹槽,所述踏板上设有凸棱柱,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棱柱卡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踏板铰接在吊篮架上,不需要踏板工作时踏板收起平行于吊篮架侧边放置,当需要输送带转动工作时,打开踏板,人可以踩在到板上,用手扶住吊篮架,按动电子控制台的按钮,使位于踏板下方的输送带转动进行工作,这样在输送带工作时就不会带动人运动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上设有输送带,输送带可以自动搬运吊篮内放置的工具和物品,不需要人来回走动拿取;

2、本实用新型上设有储物箱,方便工具的集中处理,减小工具掉落砸伤人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吊篮架与附加安全门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体现输送机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吊篮架底端盲孔与轴承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体现转动轴和转动辊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体现踏板与吊篮架铰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1、吊篮架;11、盲孔;111、轴承、112、承接轴;113、转动辊;12、电子控制台;13、安全锁;14、提升机;15、橡胶柱;16、固定轴;161、凹槽;162、踏板;1621、凸棱轴;17、滑槽;18、液压缸;181、液压杆;19、附加安全门;191、滑块;192、开口;2、电机;3、输送带;31、凸棱;32、工具箱;4、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建筑吊篮,如图1示,包括矩形吊篮架1,在吊篮架1两端上部设有安全锁13,在安全锁13下端设有提升机14,钢丝绳4通过安全锁13固接在提升机14上,在吊篮架上设有电子控制台12,当需要将吊篮升起或者下降时,首先打开安全锁13,解除对钢丝绳4的限制,然后按动电子控制台12上的按钮启动提升机14控制吊篮上升或者下降。

如图1示,吊篮架1在靠近施工对象一侧的四个角设有圆柱形的橡胶柱15,当吊篮发生晃动时,可能会撞击到施工对象,这时橡胶柱15发挥作用,橡胶柱15先与施工对象接触,橡胶柱15变形可以吸收大部分能量,可以减少对施工对象的破坏,同时减小缓冲力使吊篮摆动幅度变小。

如图1和图2所示,吊篮架1在远离施工对象一侧设有矩形开口192,开口192宽度占整个侧面的三分之一,宽度大的开口192方便物品和工具的装卸。吊篮架1远离施工对象一侧表面设有两道滑槽17,每道滑槽17内卡接有滑块191,滑块191固定在附加安全门19上,附加安全门19可以通过滑块191在滑槽17内滑动,两个附加安全门19闭合时恰好可以将开口192封上,附加安全门19侧面固定有液压缸18,液压缸18远离附加安全门19一端固定在吊篮架1的两端,液压杆181可以带动附加安全门19在滑槽17中滑动,当需要装物品或者工具时启动液压缸18,液压杆181收缩带动附加安全门19向两边滑动,直到将开口192全部展露出来,可以方便装卸货物,当需要工作时启动液压缸18将附加安全门19闭合在一起。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吊篮架1底端设有盲孔11,盲孔11内设有轴承111,吊篮架1中部的轴承111内固定有承接轴112(见图5),在吊篮架1两端的轴承111内固接有转动辊113(见图5),转动辊113一端连接有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转动辊113转动,在转动辊113和承接轴112表面上设有输送带3(如图1所示),输送带3表面设有凸棱31(如图1所示),凸棱31可以起到防滑作用,输送带3上设有工具箱32(如图1所示),将维修工具放入工具箱32中方便工具的集中管理,同时又减小工具从吊篮内掉落到地面砸伤人的可能。

如图1所示,在吊篮架1中部设有电子控制台12,电子控制台12上设有控制按钮,通过按动控制按钮可以控制电机2转动。

如图1和图6所示,吊篮架1上设有固定轴16,固定轴16上铰接有踏板162,固定轴16内设有凹槽161,踏板162上设有凸棱柱1621,凹槽161与凸棱柱1621卡接,在吊篮架1两端也分别设有踏板162,不需要踏板162工作时踏板162收起平行于吊篮架1侧边放置,当需要输送带转动工作时,打开踏板162,人可以踩在到板上,用手扶住吊篮架1,按动电子控制台12的按钮,使位于踏板162下方的输送带3转动进行工作,这样在输送带3工作时就不会带动人运动了。

工作过程:首先驱动液压缸18将附加安全门19打开,将货物装到吊篮架1内,然后驱动液压缸18关闭附加安全门19,然后通过电子操作台12驱动提升机14工作,当需要对物品进行移动时,按动电子操作台12上的开关,控制输送带3转动,进而对货物进行移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