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自动升降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8503阅读:15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自动升降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施工平台,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自动升降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外墙砌筑、外墙抹灰、窗户安装、幕墙安装等外墙分项工程施工主要采用双排外围护脚手架,有的为承重架,有的为操作架,建筑物的高度较低时采用落地式,建筑物的高度较高时采用悬挑式,存在着如下缺陷:

1)脚手架均为人工搭建,搭设拆除脚手架时大量占用人工,且工人劳动强度大;

2)架工属于特殊工种,施工作业危险性较大;

3)操作平台只能设置在水平杆位置,不可以调整,而且为了节约成本不能在所有水平杆位置都铺设跳板,所以,架工需要不停的配合施工人员上、下返跳板,施工极为不方便;

4)外墙抹灰也有采用吊篮方式,其安全性低、自动化程度低,且由于吊篮的不停晃动不易保证工程质量;

5)外围护脚手架和吊篮均不可以进行材料如砂浆、砌筑转等的垂直运输,材料垂直运输一般需要施工电梯或塔吊卸料平台,大量占用建筑垂直运输机械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自动升降操作平台,结构简单,运输、安装、拆卸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省工省时省力,工人劳动强度小,安全可靠,既可作为施工用操作平台,又可作为施工材料垂直运输的工具,且操作平台的宽度可以调整加宽、高度可随意停留在任意位置,方便施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移动式自动升降操作平台,包括可移动拖车、标准节、操作平台、简易小吊、驱动装置、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拖车由车轮组、车架、销轴、可伸缩支腿、液压地脚、拖拽杆、制动器组成,其中车轮组安装在车架的下部,可伸缩支腿一端通过销轴与车架铰接、另一端设有液压地脚,制动器设置在车轮组的车轴上,固定在车架上的拖拽杆连接其它机械可拖拽可移动拖车移动;

所述标准节为若干组,依次叠加安装在可移动拖车上构成操作平台上下升降的立柱,与固定在操作平台上的套架之间滑动连接;

所述操作平台为方钢和木板(条)组成的结构件,其中底部宽度方向的方钢为可伸缩方钢,伸出或缩进可调整操作平台的宽度t,最大可加宽1.4米,且伸出部位最大承重为100Kg;

所述简易小吊设置在操作平台上;

所述驱动装置由电机、链轮、链条、升降电机及控制箱、齿轮、齿条组成,其中链轮设置在车轮组之车轴上通过链条与设置在车架上的电机连接可驱动可移动拖车水平移动,齿条设置在标准节上通过齿轮啮合与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升降电机及控制箱中的电机连接,可驱动操作平台沿着标准节构成的立柱上下升降。

所述可伸缩支腿可绕销轴旋转,其旋转角a为±90°。

所述操作平台的长度L最大为13米,独立升降高度H最大为10米,超过10米时需要加连墙附着。

进一步,所述操作平台上设有爬梯和门,沿着操作平台底部四周设有200mm高的踢脚。

进一步,所述该实用新型操作平台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个连接在一起使用。

进一步,所述可伸缩支腿可液压控制伸缩调整长度,液压地脚可液压控制升降调整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运输、安装、拆卸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省工省时省力,工人劳动强度小,既可作为施工用操作平台,又可作为施工材料垂直运输的工具,且操作平台的宽度可以调整加宽、高度可随意停留在任意位置,方便施工。

2)有效地解决了外围护脚手架大量占用人工、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作业危险性较大的问题。

3)有效地解决了外围护脚手架操作平台高度不可调整大量占用架工的问题。

4)有效地解决了外围护脚手架不可以进行材料的垂直运输任务,大量占用施工电梯及塔吊的问题。

5)有效地解决了吊篮晃动不易保证施工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向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B剖向视图;

图4是该实用新型装置2个连在一起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可移动拖车 11-车轮组 12-车架 13-销轴 14-可伸缩支腿 15-液压地脚 16-拖拽杆 17-制动器 2-标准节 3-操作平台 31-爬梯 32-门 33-可伸缩方钢 34-踢脚 4-简易小吊 51-电机 52-链条 53-齿轮 54-升降电机及控制箱 6-套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式自动升降操作平台,包括可移动拖车1、标准节2、操作平台3、简易小吊4、驱动装置、套架6,所述可移动拖车1由车轮组11、车架12、销轴13、可伸缩支腿14、液压地脚15、拖拽杆16、制动器17组成,其中车轮组11安装在车架12的下部,可伸缩支腿14一端通过销轴13与车架12铰接、另一端设有液压地脚15,制动器17设置在车轮组11的车轴上,固定在车架12上的拖拽杆16连接其它机械可拖拽可移动拖车1移动,方便不同施工场地(远距离)之间的转移;

所述标准节2为若干组,依次叠加安装在可移动拖车1上构成操作平台3上下升降的立柱,与固定在操作平台3上的套架6之间滑动连接;

所述操作平台3为方钢和木板(条)组成的结构件,其中底部宽度方向的方钢为可伸缩方钢33,其伸出或缩进可调整操作平台3的宽度t,最大可加宽1.4米,以保证操作人员靠近外墙,方便施工,以适应现代建筑造型凹凸设计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该伸出部位最大承重为100Kg;

所述简易小吊4设置在操作平台3上,用来根据需要安装或拆卸标准节2;

所述驱动装置由电机51、链轮、链条52、升降电机及控制箱54、齿轮53、齿条组成,其中链轮(未示出)设置在车轮组11之车轴上通过链条52与设置在车架上的电机51连接可驱动可移动拖车1水平移动,满足该实用新型装置拖拽到施工工地后近距离移动调整需要;齿条(未示出)设置在标准节2上通过齿轮53啮合与设置在操作平台3上的升降电机及控制箱54中的电机(未示出)连接,可驱动操作平台3沿标准节2构成的立柱上下升降,实现操作平台3高度可随意停留在任意位置,方便和满足施工需要。

所述可伸缩支腿14可绕销轴13旋转,其旋转角a为±90°,以便将液压地脚15调整到最有利的支撑位置,或收起放置到车架12上以方便收藏、运输。

所述操作平台3的长度L最大为13米,独立升降高度H最大为10米,超过10米时需要加连墙附着,增加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操作平台3上设有爬梯21和门32,方便工人上下;沿着操作平台3底部四周设有200mm高的踢脚34,起安全保护作用,防止工人失足崴脚或出现其它安全事故。

进一步,所述可伸缩支腿14可液压控制伸缩调整长度,液压地脚15可液压控制升降调整高度。

见图4,进一步,所述该实用新型操作平台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个连接在一起使用(超大楼盘)。

进一步,该实用新型装置设有停电防坠落保险、操作平台超重保险、升降到顶限位限位器及双操作平台同步提升保险装置等安全保障装置,安全可靠性高。

其工作原理(步骤)如下:

1)将该实用新型装置用汽车等其它机械拖拽至施工地点,同时将操作平台、标准节等运输至施工地点。

2)用操控器启动电机51带动链条52、链轮,从而带动可移动拖车1水平移动,调整可移动式拖车1微调至设计位置。

3)使制动器17抱紧车轴。

4)在设计地脚位置放置2层枕木。

5)调整可伸缩支腿14角度a,并伸长可伸缩支腿至设计位置(设计地脚所在位置)。

6)伸长液压底脚15,使拖车轮胎离开地面。

7)将第一节标准节2安装到可移动拖车1上,匹配组装操作平台3及套架6,伸长操作平台3的伸缩方钢33,保证操作平台3的边距离外墙100mm左右。

8)利用操作平台3上的简易小吊4组装安装标准节2直至设计高度;如果超过10m设置连墙附着。

9)如果采用双操作平台,将两个操作平台连接在一起。

10)调试操作平台3的各种保险与限位灵敏有效,操作平台上下升降平稳,安装完毕。

11)施工人员开始施工作业,利用设置在操作平台3上的控制按钮操控可使操作平台3升降停留在任意位置,方便施工。

12)完成全部作业后,拆除标准节2及附着。

13)拆除操作平台3及套架6。

14)收回液压地脚15与可伸缩支腿14,收回垫木。

15)松开车轴制动器17。

16)将该实用新型装置移至工厂存放,或移至下一项目工地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