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园林的凉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8303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园林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景观园林的凉亭。



背景技术: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传统“礼乐”文化影响很深,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

园林具有很多的外延概念:园林社区、园林街道、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县城等等,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对于园林有着迫切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和未来的人民发展方向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凉亭,建筑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小亭,因为造型轻巧,选材不拘,布设灵活而被广泛应用在园林建筑之中,常建在花园或公园中的开敞的纳凉亭榭或北铭亭子,常由柱子支承屋顶建造,但是在温度比较炎热的天气,人们坐在凉亭下方,依然会感到比较热,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凉亭结构简单、降温效果不好的缺陷,提供一种景观园林的凉亭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景观园林的凉亭,包括多个立柱和设置在立柱上端的顶盖,所述的顶盖固设在立柱上,所述的顶盖的上表面上设置一个喷头,所述的立柱的一侧设置有水泵和蓄水池,所述的水泵的进水口与蓄水池相连,所述的水泵的出水口上固连一个送水管,所述的送水管的另一端与喷头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盖的下端边沿处固设一圈导流槽,所述的导流槽上连接一个回水管,所述的回水管的内部与导流槽的内部连通,所述的回水管的另一端与蓄水池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盖呈圆锥形设计。

作为优选,所述的喷头设置在顶盖的外部顶端处,所述的喷头面向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蓄水池内水平设置有滤网,所述的水泵的进水口与蓄水池的接触处在滤网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的喷头采用多孔喷头。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温度调节比较方便;

2、降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景观园林的凉亭的剖面图。

其中:1-立柱;2-顶盖;3-喷头;4-水泵;5-蓄水池;6-送水管;7-导流槽;8-回水管;9-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景观园林的凉亭,包括多个立柱1和设置在立柱1上端的顶盖2,所述的顶盖2固设在立柱1上,所述的顶盖2的上表面上设置一个喷头3,所述的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水泵4和蓄水池5,所述的水泵4的进水口与蓄水池5相连,所述的水泵4的出水口上固连一个送水管6,所述的送水管6的另一端与喷头3相连。

人们向蓄水池5内加满冷水,然后启动水泵4,水泵4将蓄水池5内的冷水抽进水泵4内,进一步水泵4将冷水鼓进送水管6内,送水管6将冷水从喷头3喷出,喷出的冷水落在顶盖2上,此时冷水则实现了对顶盖2进行降温的目的,顶盖2的温度降低,顶盖2下方的温度也就大大降低,人们在顶盖2下方休息时,则比较凉爽,温度调节效果比较好,降温明显。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盖2的下端边沿处固设一圈导流槽7,所述的导流槽7上连接一个回水管8,所述的回水管8的内部与导流槽7的内部连通,所述的回水管8的另一端与蓄水池5相连接。

通过设置导流槽7,冷水喷淋在顶盖2表面上后,冷水会流入到导流槽7内,进一步导流槽7内的水会经回水管8回流进蓄水池5内,实现了循环利用的目的,节约水资源,效果比较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盖2呈圆锥形设计。

作为优选,所述的喷头3设置在顶盖2的外部顶端处,所述的喷头3面向上。

喷头3面向上,且喷头3设置在顶盖2的外部顶端处,这样喷头3喷淋出的水会均匀的洒落在顶盖2上,降温均匀度则进一步提高,降温效果进一步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蓄水池5内水平设置有滤网9,所述的水泵4的进水口与蓄水池5的接触处在滤网9的下方。

设置了滤网9,可以将杂质过滤掉,避免了杂质抽进水泵4而损坏水泵4的缺陷。

作为优选,所述的喷头3采用多孔喷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