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槽式瓷板的干挂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905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槽式瓷板的干挂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的干挂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槽式瓷板的干挂组件。



背景技术:

瓷板干挂是装饰墙面的一种施工工艺,通过连接件将饰面瓷板挂在建筑结构(例如墙体)的外表面上。传统的瓷板干挂安装系统通常是由挂件、钢龙骨、固定件、扣件及瓷板等组成,挂件固定于建筑结构的外表面上,用于固定钢龙骨,扣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钢龙骨上,用于固定瓷板,并通过挂件、钢龙骨调整平整度,通过扣件调整上下左右的安装标高和位置,然而这种石材干挂安装系统的零件较多,结构复杂,严重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背槽式瓷板的干挂组件,以满足瓷板的安装结构稳定,而干挂组件结构简单,安装时施工方便,便于提高安装效率的目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槽式瓷板的干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挂件和扣件,所述扣件卡装固定在所述主挂件;

所述主挂件包括水平安装部、竖直过渡部和两个承接部,所述水平安装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竖直过渡部的左侧,且其另一端水平向左延伸,两个所述承接部上下分布在所述竖直过渡部的右侧;

所述承接部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延伸部、第一竖直延伸部、第二水平延伸部和第二竖直延伸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竖直过渡部的右侧,且其另一端向右水平延伸;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下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另一端,且其上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上侧,且其另一端向右水平延伸;所述第二竖直延伸部的上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的另一端,且其下端竖直向上延伸;

所述扣件包括竖直扣件部、水平延伸一部、竖直延伸一部和倾斜延伸部,所述水平延伸一部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竖直扣件部的左侧,且其另一端向左水平延伸;所述竖直延伸一部的上端垂直连接在所述水平延伸一部的另一端,且其下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竖直扣件部和所述竖直延伸一部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水平延伸一部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扣装槽;所述倾斜延伸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竖直扣件部的右侧,且其另一端向所述竖直扣件部的右上方倾斜延伸;

所述扣装槽适应性卡装在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和所述第二竖直延伸部外,且所述竖直延伸一部向右抵住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左侧壁,所述竖直延伸一部向下抵住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的上端面,所述第二竖直延伸部向右抵住所述竖直扣件部的左侧壁。

优选的,所述倾斜延伸部与所述竖直扣件部的右侧壁之间的夹角为50~60 度。

优选的,分布在下方的所述承接部的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其左侧壁与所述竖直过渡部的右侧壁以及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上端面形成容纳槽,所述竖直延伸一部适应性卡装在所述容纳槽内。

优选的,两个所述承接部的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竖直过渡部的最上端和最下端。

优选的,所述竖直扣件部的右侧壁都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由所述竖直扣件部的右侧壁向左凹陷形成,若干所述燕尾槽从上到下间隔排列分布。

优选的,设有固定螺栓从上到下依次穿过所述水平延伸一部和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后固定。

优选的,所述倾斜延伸部的表面设有若干凹坑。

优选的,所述倾斜延伸部连接在所述竖直扣件部的中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竖直延伸一部的下端设有向右突出的凸起,所述竖直延伸一部通过所述凸起向右抵住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左侧壁。

优选的,所述主挂件和扣件为铝合金材质。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倾斜延伸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竖直扣件部的右侧,且其另一端向所述竖直扣件部的右上方倾斜延伸,优选的,倾斜延伸部与所述竖直扣件部的右侧壁之间的夹角为,且倾斜延伸部伸入瓷板的深度为在瓷板厚度的三分之二。将在扣件上设计的倾斜延伸部卡入瓷板的背槽,增大了瓷板槽缝的深度,也增加了扣件与瓷板卡装时的接触面积,且斜向上倾斜的倾斜延伸部与瓷板自重力形成相反,可防止干挂组件的滑落,很好的起到承托支撑瓷板作用,从而使干挂组件与瓷板形成更为稳定牢固的整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干挂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挂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扣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主挂件1,水平安装部11,竖直过渡部12,承接部13,第一水平延伸部131,第一竖直延伸部132,第二水平延伸部133,第二竖直延伸部134;

扣件2,竖直扣件部21,水平延伸一部22,竖直延伸一部23,倾斜延伸部24,扣装槽25;燕尾槽3,固定螺栓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背槽式瓷板的干挂组件;包括主挂件1和扣件2,所述扣件2卡装固定在所述主挂件1;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主挂件1包括水平安装部11、竖直过渡部12和两个承接部13,所述水平安装部1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竖直过渡部12的左侧,且其另一端水平向左延伸,两个所述承接部13上下分布在所述竖直过渡部12的右侧;

所述承接部13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延伸部131、第一竖直延伸部132、第二水平延伸部133和第二竖直延伸部134,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131 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竖直过渡部12的右侧,且其另一端向右水平延伸;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132的下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131的另一端,且其上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133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132的上侧,且其另一端向右水平延伸;所述第二竖直延伸部134的上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133的另一端,且其下端竖直向上延伸;

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扣件2包括竖直扣件部21、水平延伸一部22、竖直延伸一部23和倾斜延伸部24,所述水平延伸一部22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竖直扣件部21的左侧,且其另一端向左水平延伸;所述竖直延伸一部23的上端垂直连接在所述水平延伸一部22的另一端,且其下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竖直扣件部21和所述竖直延伸一部23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水平延伸一部22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扣装槽25;所述倾斜延伸部2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竖直扣件部21 的右侧,且其另一端向所述竖直扣件部21的右上方倾斜延伸;

所述扣装槽25适应性卡装在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132、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133和所述第二竖直延伸部134外,且所述竖直延伸一部23向右抵住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132的左侧壁,所述竖直延伸一部22向下抵住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133的上端面,所述第二竖直延伸部134向右抵住所述竖直扣件部21的左侧壁。

本技术方案中的干挂组件,用于上下相邻的两块瓷板5在墙面上的安装。以下用一块瓷板5的具体安装作为实施例进行说明。

瓷板5的背部开有向内凹陷的倾斜安装槽,扣件2的倾斜延伸部24向上卡入瓷板5背部的倾斜安装槽,竖直扣件部21的右侧壁通过胶黏剂与瓷板5的背面固定。

与瓷板5固定连接的扣件2卡装在主挂件1,第二竖直延伸部134与竖直扣件部21的左侧壁之间、竖直延伸一部23与第一竖直延伸部132的左侧壁之间,都产生与瓷板5所受重力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主挂件1通过其水平安装部11、固定螺栓和角钢固定在墙面,瓷板5的安装结构稳定,而干挂组件结构简单,安装时施工方便,便于提高安装效率。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倾斜延伸部2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竖直扣件部21的右侧,且其另一端向所述竖直扣件部21的右上方倾斜延伸,优选的,倾斜延伸部 24与所述竖直扣件部21的右侧壁之间的夹角为45,且倾斜延伸部24伸入瓷板的深度为在瓷板厚度的三分之二。将在扣件2上设计的倾斜延伸部24卡入瓷板的背槽,增大了瓷板槽缝的深度,也增加了扣件2与瓷板5卡装时的接触面积,且斜向上倾斜的倾斜延伸部24与瓷板自重力形成相反,可防止干挂组件的滑落,很好的起到承托支撑瓷板5作用,从而使干挂组件与瓷板5形成更为稳定牢固的整体。

所述倾斜延伸部24与所述竖直扣件部21的右侧壁之间的夹角为50~60度。

分布在下方的所述承接部13的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132,其左侧壁与所述竖直过渡部12的右侧壁以及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131的上端面形成容纳槽135,所述竖直延伸一部23适应性卡装在所述容纳槽135内。

本技术方案中的干挂组件,用于上下相邻的两块瓷板5在墙面上的安装,同一瓷板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两个卡扣2与两组干挂组件的主挂件1的承接部13固定。同一瓷板5的上端,卡扣2的竖直延伸一部23卡入容纳槽135 内,竖直延伸一部23的侧壁与容纳槽135的侧壁之间形成摩擦,进一步提高瓷板5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两个所述承接部13的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131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竖直过渡部12的最上端和最下端。

所述竖直扣件部21的右侧壁都设有燕尾槽3,所述燕尾槽3由所述竖直扣件部21的右侧壁向左凹陷形成,若干所述燕尾槽3从上到下间隔排列分布。

竖直扣件部21的右侧壁通过胶黏剂与瓷板5的背面固定,在竖直扣件部21 的右侧壁增设向内凹槽的燕尾槽3,以增加胶黏剂的容纳空间,增强瓷板5的安装强度。

设有固定螺栓4从上到下依次穿过所述水平延伸一部22和所述第二水平延伸部133后固定。

每块瓷板5安装的最后,再通过瓷板5在竖直方向上强化扣件2与主挂件1 之间的固定,进一步提高安装结构的稳定。

所述倾斜延伸部24的表面设有若干凹坑。

倾斜延伸部24通过胶黏剂固定在瓷板5的背槽内,在倾斜延伸部24的表面设置凹坑,以增加胶黏剂的容纳空间,增强倾斜延伸部24与瓷板5之间的安装强度。

所述倾斜延伸部24连接在所述竖直扣件部21的中部位置。

优化力的分布,避免瓷板5出现受力不平衡为影响其稳定性的问题。

所述竖直延伸一部23的下端设有向右突出的凸起230,所述竖直延伸一部 23通过所述凸起230向右抵住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132的左侧壁。

凸起230使得竖直延伸一部23的右侧壁与第一竖直延伸部132的左侧壁之间的接触转变为点接触,从而增大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压强,进一步使干挂组件与瓷板5形成稳定牢固的整体。

所述主挂件1和扣件2为铝合金材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