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坚固耐磨防水可上人屋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5359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房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坚固耐磨防水可上人屋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的深度开发,城市可开发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日益加剧,所说的“寸土寸金”毫不为过;为了缓解土地紧张的局面,拓展城市建筑物屋顶有效利用,作为一种尚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资源”,正在被建筑设计广泛推行。如:屋顶花园、屋顶观景广场、屋顶娱乐场等等,当人们登上屋顶时,就有屋顶是空中地面的特殊感觉,可给人们带来别样的享受,因此说,充分开发利用建筑物屋顶的有效面积,不仅扩大了城市空间,节约土地资源,拓展房屋屋顶面积的有效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利用住房屋顶丰富人们日常精神文化活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但是,在人们将屋顶建筑成屋顶花园、屋顶观景广场、屋顶娱乐场等场所的同时,由于人们在其中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屋顶若不有效的采取加固、防水、抗老化等系列措施,将会增加房屋屋顶的负担,导致房屋屋顶地面开裂、掉皮、脱落,甚至会出现房屋渗漏水现象的发生,这就要求在建筑屋顶耐磨防水设计上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予以克服,以防患于未然。

屋顶渗漏水既能破坏房屋的使用功能,又能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首先,屋顶渗漏水轻者会给业主带来生活上的不便,重者会给业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在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室内装修的情况下,渗漏就可能会严重破坏业主的室内装修,其次,严重影响房屋的安全。由于屋顶渗水漏水,可能导致外墙墙面的脱落,致使墙体结构遭到雨水或阳光的暴晒,引起建筑材料的损坏,比如雨水对钢筋等材料有腐蚀的作用,引发墙体的开裂,给房屋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随着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增长,屋顶原有防水层达到一定使用年限后,由于老化、结构变形等多种原因,会出现渗漏,如不及时进行维修,房屋被腐蚀的速度会加快,破坏房屋的整体结构,减少房屋的使用寿命,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并且会造成房屋的安全隐患。因此,提高建筑物的屋顶防水能力,特别是提高可上人屋顶的耐磨强度和防水能力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混凝土、油毡、沥青油膏、白灰砂浆隔离层、膨胀珍珠岩保温层、钢丝网、防水砂浆层等办法来进行防水保温处理;存在着选用材料落后、施工繁琐、防水效果差、施工过程中产生垃圾多,污染环境,并且防水结构整体重量过大,对墙体的支撑能力要求高而导致工程造价增加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坚固耐磨防水可上人屋顶结构,该结构针对封闭隔离底漆层、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增固纤维布层、界面处理保护层、高固防水层、弹性丙烯酸防水层、高强度耐磨层各自的有效作用进行合理组合,充分发挥各层的功能,并且确保各相邻层面之间做到相互无缝紧密粘合而成一体,与传统结构相比具有所用材料精而少,但耐磨防水作用大,施工简单方便,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垃圾有利于环境,防水结构整体重量大幅度减小、对墙体的支撑能力要求有所降低而带来工程造价减少等优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坚固耐磨防水可上人屋顶结构,包括:封闭隔离底漆层、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增固纤维布层、界面处理保护层、高固防水层、弹性丙烯酸防水层、高强度耐磨层;所述的坚固耐磨防水可上人屋顶结构从上至下依次按高强度耐磨层、弹性丙烯酸防水层、高固防水层、界面处理保护层、增固纤维布层、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封闭隔离底漆层顺序排列;所述的封闭隔离底漆层喷涂在屋顶基层的上部,封闭隔离底漆层上部喷注有聚氨酯发泡保温层;所述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上部铺设有增固纤维布层、下部为喷涂在屋顶基层上部的封闭隔离底漆层;所述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喷注于封闭隔离底漆层和增固纤维布层中间;所述的增固纤维布层上部喷涂有界面处理保护层、下部有喷注在封闭隔离底漆层上部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所述的界面处理保护层上部喷涂有高固防水层、下部铺设有增固纤维布层;所述的高固防水层上部喷涂有弹性丙烯酸防水层、下部喷涂有界面处理保护层;所述的弹性丙烯酸防水层上部喷涂有高强度耐磨层、下部喷涂有高固防水层;所述的高强度耐磨层位于结构的最上层、下部喷涂有弹性丙烯酸防水层。

所述的封闭隔离底漆层,是由醋酸乙烯乳液或者丙烯酸乳液或者苯丙乳液为主,与助剂制备喷涂而成;所述助剂包括成膜助剂、防霉剂、增稠剂、pH调节剂、流平剂;

所述的增固纤维布层为横向拉伸与纵向拉伸结合的无纺布;

所述的界面处理保护层,是选用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喷涂而成;

所述的高固防水层由苯丙乳液和丙烯酸乳液复配,配以助剂制备喷涂而成;所述的助剂包括成膜助剂、防霉剂、增稠剂、pH调节剂、流平剂;

所述的高强度耐磨层由环氧改性的丙烯酸乳液和80-100目白刚玉制备混合后喷涂而成;

所述的封闭隔离底漆层、弹性丙烯酸防水层,厚度均为1.5-2.5MM;

所述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厚度为5-10CM;

所述的增固纤维布层,厚度为3-4MM;

所述的界面处理保护层,厚度为1-2MM;

所述的高强度耐磨层,厚度为2-3MM。

优选方案:

一种新型坚固耐磨防水可上人屋顶结构,包括:封闭隔离底漆层、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增固纤维布层、界面处理保护层、高固防水层、弹性丙烯酸防水层、高强度耐磨层;所述的坚固耐磨防水可上人屋顶结构从上至下依次按高强度耐磨层、弹性丙烯酸防水层、高固防水层、界面处理保护层、增固纤维布层、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封闭隔离底漆层顺序排列;所述的封闭隔离底漆层喷涂在屋顶基层的上部,封闭隔离底漆层上部喷涂有聚氨酯发泡保温层;所述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上部铺设有增固纤维布层、下部为喷涂在屋顶基层上部的封闭隔离底漆层;所述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喷注于封闭隔离底漆层和增固纤维布层中间;所述的增固纤维布层上部喷涂有界面处理保护层、下部有喷注在封闭隔离底漆层上部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所述的界面处理保护层上部喷涂有高固防水层、下部铺设有增固纤维布层;所述的高固防水层上部喷涂有弹性丙烯酸防水层、下部喷涂有界面处理保护层;所述的弹性丙烯酸防水层上部喷涂有高强度耐磨层、下部喷涂有高固防水层;所述的高强度耐磨层位于结构的最上层、下部喷涂有弹性丙烯酸防水层。

所述的封闭隔离底漆层,是由醋酸乙烯乳液或者丙烯酸乳液或者苯丙乳液为主,与助剂制备喷涂而成;所述助剂包括成膜助剂、防霉剂、增稠剂、pH调节剂、流平剂;

所述的增固纤维布层为横向拉伸与纵向拉伸结合的无纺布;

所述的界面处理保护层,是选用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喷涂而成;

所述的高固防水层由苯丙乳液和丙烯酸乳液复配,配以助剂制备喷涂而成;所述的助剂包括成膜助剂、防霉剂、增稠剂、pH调节剂、流平剂;

所述的高强度耐磨层由环氧改性的丙烯酸乳液和90目白刚玉制备混合后喷涂而成;

所述的封闭隔离底漆层、弹性丙烯酸防水层,厚度均为2MM;

所述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厚度为8CM;

所述的增固纤维布层,厚度为4MM;

所述的界面处理保护层,厚度为2MM;

所述的高强度耐磨层,厚度为2.5MM。

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针对封闭隔离底漆层、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增固纤维布层、界面处理保护层、高固防水层、弹性丙烯酸防水层、高强度耐磨层各自的有效作用进行合理组合,充分发挥各层的功能,并且确保各相邻层面之间做到相互无缝紧密粘合而成一体,与传统结构相比具有所用材料精而少,但耐磨防水作用大,施工简单方便,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垃圾有利于环境,防水结构整体重量大幅度减小、对墙体的支撑能力要求有所降低而带来工程造价减少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屋顶基层,2、封闭隔离底漆层,3、聚氨酯发泡保温层,4、增固纤维布层,5、界面处理保护层,6、高固防水层,7、弹性丙烯酸防水层,8、高强度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坚固耐磨防水可上人屋顶结构,包括:封闭隔离底漆层2、聚氨酯发泡保温层3、增固纤维布层4、界面处理保护层5、高固防水层6、弹性丙烯酸防水层7、高强度耐磨层8;所述的坚固耐磨防水可上人屋顶结构从上至下依次按高强度耐磨层8、弹性丙烯酸防水层7、高固防水层6、界面处理保护层5、增固纤维布层4、聚氨酯发泡保温层3、封闭隔离底漆层2顺序排列;所述的封闭隔离底漆层2喷涂在屋顶基层1的上部,封闭隔离底漆层2上部喷涂有聚氨酯发泡保温层3;所述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3上部铺设有增固纤维布层4、下部为喷涂在屋顶基层1上部的封闭隔离底漆层2;所述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3喷注于封闭隔离底漆层2和增固纤维布层4中间;所述的增固纤维布层4上部喷涂有界面处理保护层5、下部有喷注在封闭隔离底漆层2上部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3;所述的界面处理保护层5上部喷涂有高固防水层6、下部铺设有增固纤维布层4;所述的高固防水层6上部喷涂有弹性丙烯酸防水层7、下部喷涂有界面处理保护层5;所述的弹性丙烯酸防水层7上部喷涂有高强度耐磨层8、下部喷涂有高固防水层6;所述的高强度耐磨层8位于结构的最上层、下部喷涂有弹性丙烯酸防水层7。

所述的封闭隔离底漆层2,是由醋酸乙烯乳液或者丙烯酸乳液或者苯丙乳液为主,与助剂制备喷涂而成;所述助剂包括成膜助剂、防霉剂、增稠剂、pH调节剂、流平剂;

所述的增固纤维布层4为横向拉伸与纵向拉伸结合的无纺布;

所述的界面处理保护层5,是选用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喷涂而成;

所述的高固防水层6由苯丙乳液和丙烯酸乳液复配,配以助剂制备喷涂而成;所述的助剂包括成膜助剂、防霉剂、增稠剂、pH调节剂、流平剂;

所述的高强度耐磨层8由环氧改性的丙烯酸乳液和80-100目白刚玉制备混合后喷涂而成;

所述的封闭隔离底漆层2、弹性丙烯酸防水层7,厚度均为1.5-2.5MM;

所述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3,厚度为5-10CM;

所述的增固纤维布层4,厚度为3-4MM;

所述的界面处理保护层5,厚度为1-2MM;

所述的高强度耐磨层8,厚度为2-3MM。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坚固耐磨防水可上人屋顶结构,包括:封闭隔离底漆层2、聚氨酯发泡保温层3、增固纤维布层4、界面处理保护层5、高固防水层6、弹性丙烯酸防水层7、高强度耐磨层8;所述的坚固耐磨防水可上人屋顶结构,从上至下依次按高强度耐磨层8、弹性丙烯酸防水层7、高固防水层6、界面处理保护层5、增固纤维布层4、聚氨酯发泡保温层3、封闭隔离底漆层2顺序排列;所述的封闭隔离底漆层2喷涂在屋顶基层1的上部,封闭隔离底漆层2上部喷涂有聚氨酯发泡保温层3;所述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3上部铺设有增固纤维布层4、下部为喷涂在屋顶基层1上部的封闭隔离底漆层2;所述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3位于封闭隔离底漆层2和增固纤维布层4中间;所述的增固纤维布层4上部喷涂有界面处理保护层5、下部有喷注在封闭隔离底漆层2上部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3;所述的界面处理保护层5上部喷涂有高固防水层6、下部铺设有增固纤维布层4;所述的高固防水层6上部喷涂有弹性丙烯酸防水层7、下部喷涂有界面处理保护层5;所述的弹性丙烯酸防水层7上部喷涂有高强度耐磨层8、下部喷涂有高固防水层6;所述的高强度耐磨层8位于结构的最上层、下部喷涂有弹性丙烯酸防水层7。

所述的封闭隔离底漆层2,是由醋酸乙烯乳液或者丙烯酸乳液或者苯丙乳液为主,与助剂制备喷涂而成;所述助剂包括成膜助剂、防霉剂、增稠剂、pH调节剂、流平剂;

所述的增固纤维布层4为横向拉伸与纵向拉伸结合的无纺布;

所述的界面处理保护层5,是选用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喷涂而成;

所述的高固防水层6由苯丙乳液和丙烯酸乳液复配,配以助剂制备喷涂而成;所述的助剂包括成膜助剂、防霉剂、增稠剂、pH调节剂、流平剂;

所述的高强度耐磨层8由环氧改性的丙烯酸乳液和90目白刚玉制备混合后喷涂而成;

所述的封闭隔离底漆层2、弹性丙烯酸防水层7,厚度均为2MM;

所述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3,厚度为8CM;

所述的增固纤维布层4,厚度为4MM;

所述的界面处理保护层5,厚度为2MM;

所述的高强度耐磨层8,厚度为2.5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