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施工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具安全绳。
背景技术:
现在的高空施工,施工人员经常需要携带工具登高,携带的工具种类较多,施工人员会根据施工时的需求不同,也会经常更换手中的工具,由于工具袋的袋口较小,在取放工具时,工具很易从袋口滑出,跌落到下面,这样一方面会给施工带来不便,同时还会给在施工作业处下方的其他工作人员带来安全威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工具安全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具安全绳,包括弹簧钢索、第一搭扣、第二搭扣,所述第一搭扣和第二搭扣分别通过套环连接在弹簧钢索的两端,所述第一搭扣与套环为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搭扣包括旋转端子、旋转套和葫芦钩,所述旋转端子的一端设置有用与挂设在套环上的挂环,所述旋转端子的另一端伸入旋转套内,且与旋转套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套上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葫芦钩与旋转套的连接端的内圈设置有圆环,所述旋转套通过铆钉穿过所述圆环,使得所述葫芦钩以铆钉为旋转轴做旋转运动,所述葫芦钩通过旋转套可绕旋转端子做360度的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套环上端套设有一层橡胶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钢索外套设有一层胶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现有技术的搭扣是固定连接在钢索上的,工具在旋转时十分困难,大大提高了高空施工的难度,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弹簧钢索的两端分别通过套环连接有第一搭扣和第二搭扣,而且第一搭扣可以任意360度旋转使用,这样施工人员在实用工具工作时,可以轻易的对工具进行旋转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搭扣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图2所示的一种工具安全绳,包括弹簧钢索1、第一搭扣2、第二搭扣3,所述第一搭扣2和第二搭扣3分别通过套环4连接在弹簧钢索1的两端,所述第一搭扣2与套环4为转动连接,通过在弹簧钢索1的两端分别通过套环4连接有第一搭扣2和第二搭扣3,而且第一搭扣2可以任意360度旋转使用,这样施工人员在实用工具工作时,可以轻易的对工具进行旋转操作,而且该弹簧钢索1是具有弹性的,可以复位收缩,这样方便工具安全绳的携带和使用,该套环4内圈还设置有不锈钢垫圈,可以提高套环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搭扣2包括旋转端子21、旋转套22和葫芦钩23,所述旋转端子21的一端设置有用与挂设在套环4上的挂环24,所述旋转端子21的另一端伸入旋转套22内,且与旋转套22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套22上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葫芦钩23与旋转套22的连接端的内圈设置有圆环26,所述旋转套22通过铆钉27穿过所述圆环26,使得所述葫芦钩23以铆钉27为旋转轴做旋转运动,所述葫芦钩23通过旋转套22可绕旋转端子21做360度的旋转运动,其中该旋转套22和旋转端子21均采用不锈钢的材料制成的,大大提高了工具安全绳的使用寿命,防止其生锈。
进一步地,所述套环4上端套设有一层橡胶护套41,由于该套环4上端采用铝材制成,所以为了防止人们使用时被套环刮蹭到手,导致手受伤,在其上套设在有一层橡胶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钢索1外套设有一层胶套,起到保护弹簧钢索,进一步防止其生锈的作用。
另一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搭扣2和第二搭扣3均为可转动的与弹簧钢索1连接。
另一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搭扣2和第二搭扣3均为固定的与弹簧钢索1连接。
本实施例,使用时,将第一搭扣2与工具连接,第二搭扣3与挂在人体上的工具包连接或者连接在安全带上,这样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即便不慎将工具滑落,工具也不会跌落到地面,不会影响施工,也不会对施工作业处的地面人员造成安全威胁。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