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站岗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3350发布日期:2018-06-12 22:4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站岗亭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站岗亭,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站岗亭。



背景技术:

夏天,在阳光的暴晒下,室外温度有时高达30-40摄氏度,而在室外站岗的保安人员或警卫人员需要长时间在这样炎热的高温待着,常常汗流浃背,以致于中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站岗亭,其能够对站岗亭周边的温度进行降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站岗亭,包括底台、竖向装设于所述底台上的支撑管、可拆卸装设于所述支撑管顶部的骨架结构和与所述骨架结构连接后处于展开状态的遮阳伞,还包括塔扇,所述塔扇装设于所述支撑管的内部,且所述支撑管对应于所述塔扇的进风口的一侧面开设有若干个进风孔,所述支撑管对应于所述塔扇的出风口的一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所述遮阳伞包括柔性太阳能电池板,且所述支撑管内装设有蓄电池,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板与一充放电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与所述蓄电池双向电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相应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塔扇的电源端。

各所述出风孔朝向使用者正常站立于站岗亭时的人体背部,且各所述出风孔分别均匀布设于所述支撑管的相应侧面。

所述骨架结构包括多根固定杆,所述支撑管顶部的周面间隔开设有供各所述固定杆一对一插接配合的安装孔,且各所述固定杆分别水平设置;或者,所述支撑管顶部的周面间隔开设有供各所述固定杆一对一螺纹连接的安装孔,且各所述固定杆分别水平设置。

所述遮阳伞的一侧面对应于各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端部分别缝制有环状的套接部,各所述套接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

所述底台的底面装设有四个万向轮,各所述万向轮均为带刹车的万向轮。

站岗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集成于所述控制器中,所述支撑管上装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相应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相应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塔扇的驱动端。

所述遮阳伞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设的第一网布层、第一EVA层、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板、第二EVA层和第二网布层,所述第一网布层和所述第二网布层均为非晶硅材料层。

所述第二网布层与所述套接部一体剪裁而成,且各所述固定杆分别为金属杆,所述固定杆靠近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端部伸至所述支撑管内,并与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支撑管内安装塔扇,以便于对站岗亭的周围进行降温,并且由于塔扇隐藏于支撑管内,因此保持了站岗亭整体的美观性和简洁。

(2)、站岗亭采用太阳能供电,因此省去接入市电、铺设线路的步骤,安装简单,同时,由于遮阳伞包括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因此省去了站岗亭布设柔性太阳能电池板所占用的空间和安装的时间。

(3)、由于各出风孔均匀布设于支撑管的相应侧面,故能够更有效的对站岗亭周边进行降温,不会发生冷风仅集中于一处的现象。

(4)、通过在底台上设置万向轮,令站岗亭的移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杆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遮阳伞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框架示意图。

图中:

1-底台 2-支撑管

21-进风孔 22-出风孔

23-安装孔 3-遮阳伞

31-柔性太阳能电池板 32-第一网布层

33-第一EVA层 34-第二EVA层

35-第二网布层 5-固定杆

51-不导电管 52-导电管

521-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站岗亭,如图1、3和4所示,包括底台1,支撑管2、遮阳伞3和骨架结构,及塔扇。

底台1用于供使用者站于其上。

支撑管2为三角管、圆管或方形管。

遮阳伞3包括柔性太阳能电池板31,这样,此遮阳伞3一方面能够阻挡强光和紫外线,另一方面此遮阳伞3能够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对站岗亭上的负载进行供电,同时,也省去了站岗亭布设柔性太阳能电池板31所占用的空间和安装的时间,提高站岗亭整体的美观性。

支撑管2竖向装设于底台1上,骨架结构以可拆卸的方式水平安装于支撑管2的顶部,遮阳伞3与骨架结构相连接,且遮阳伞3与骨架结构连接后使得遮阳伞3处于展开状态。

其中,支撑管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支撑管2内装设有蓄电池,柔性太阳能电池板31与一充放电控制电路电连接,此充放电控制电路与蓄电池双向电连接,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相应输出端电连接塔扇的电源端。

前述的塔扇竖向装设于此支撑管2的内部,并且塔扇的底端固定安装于底台1上,并且,塔扇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支撑管2对应于进风口的一侧面开设有若干个进风孔21,支撑管2对应于出风口的一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22,各出风孔22朝向于使用者正常站立于站岗亭时的人体背部,并且,各进风孔21和各出风孔22分别均匀分布于支撑管2的相应侧面上,以便于塔扇能够从各进风孔21吸入空气,而后将冷风从各出风孔22吹出,并且,由于各出风孔22均匀布设于支撑管2的相应侧面,因此冷风不会集中于一处,而是能够令站岗亭的周边均能够降温。

支撑管2的顶部与骨架结构可拆卸连接。

此骨架结构包括多根固定杆5,支撑管2顶部的周面水平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1,各安装孔23以支撑管2的轴线为中心环绕布设,各固定杆5分别与对应的安装孔41一对一插接配合,为方便描述,以各固定杆5与支撑管2顶部相连接的一端为前端,另一端为后端,即各固定杆5的前端分别紧插接于对应的安装孔23内,各固定杆5的后端分别与遮阳伞3相连接,其中,遮阳伞3的下侧面对应于各固定杆4的后端端部分别缝制有环形的套接部,各固定杆4的后端分别紧密地套设于对应的套接部内,用以对固定杆4进行固定,并使得各固定杆4对遮阳伞3起到支撑的作用,令遮阳伞3处于展开状态。较佳地,遮阳伞3对应于每根固定杆5的中段和后段也缝制有套接部,以便令遮阳伞3不会因外力的作用而晃动或脱落。本实用新型中,各固定杆5还可以分别与对应的安装孔23进行一对一螺纹连接。

其中,各固定杆5均为中空结构,从柔性太阳能板31引出的导线经固定杆进入支撑管2内与充放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以此避免导线裸露于外。

优选地,此遮阳伞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设的第一网布层32、第一EVA层33、上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板31、第二EVA层34和第二网布层35,前述的套接部与第二网布层35一体剪裁而成,且第一网布层和第二网布层均由非晶硅材料层。

作为优选地方式,前述的各固定杆5均为金属杆,第二网布层35内具有导电纤维,因此柔性太阳能电池板31的能量通过套接部传送至各固定杆上,各固定杆的前端端部与充放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之间焊接有导线,以此将柔性太阳能电池板31产生的能量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传送给蓄电池,蓄电池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给负载供电,此时导线隐藏于支撑管2内,避免线路的杂乱和确保外部的美观。

如图2所示,作为另一优选方式,各固定杆5均包括不导电管51和导电管52,导电管52的后端端部开设有环形槽521,导电管52套设于不导电管51内,并使环形槽521露出于不导电管51外,前述的套接部套设于此环形槽521外,并与此环形槽521紧密接触,此环形槽521起到固定套接部、限制套接部移动及传递能量的作用;并且,导电管52的前端端部伸入支撑管2内,各导电管52的前端端部与充放电控制电路之间连接有导线,此导线隐藏于支撑管2内,这样,柔性太阳能电池板31无需引出导线,即可通过套接部与环形槽521的接触,将柔性太阳能电池板31产生的能量通过导电管传送至导电管的前端端部,再经导线存储于蓄电池中,并且,导电管52亦隐藏于不导电管51内,避免导电管52裸露于外影响其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此不导电管51可为塑料管,导电管为金属管。

如图1、3和4所示,进一步地,为方便站岗亭移动,底台1的底面处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1,各万向轮11均为带有刹车的万向轮。

进一步,站岗亭还包括有控制器,上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集成于此控制器中,且控制器与一无线传输模块进行通信连接,并且,支撑管2上安装有控制按钮和紧急按钮,控制按钮和紧急按钮分别电连接控制器的相应输入端,控制器的相应输出端电连接塔扇的驱动端,用以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塔扇的启闭,紧急按钮电连接控制器的相应输入端,且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相关平台进行通信连接,以便于通过紧急按钮进行报警,且相关平台可将此警报发送给其他用户,此相关平台例如物业的监控平台。此外,支撑管2上设置用于调节风速的调节按钮,各调节按钮电连接控制器的相应输入端,用以对塔扇的风速进行调节。较佳地,支撑管2上还安装有蜂鸣器,紧急按钮电连接控制器的相应输入端,控制器的相应输出端电连接此蜂鸣器的控制端,用以按下紧急按钮后,蜂鸣器发出警报。

作为优选地,此站岗亭按常规方式安装有常规的通信设备,以便于进行语音对讲,发出警报。

在本实用新型中,此控制器为现有常规的控制器,如市面上出售的型号为CUP-224的PLC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支撑管内安装塔扇,将塔扇隐藏起来,保持了站岗亭整体的美观性和简洁;并且,站岗亭采用太阳能供电,因此省去接入市电、铺设线路的步骤,安装简单,同时,由于遮阳伞包括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因此省去了站岗亭布设柔性太阳能电池板所占用的空间和安装的时间。并且,由于各出风孔均匀布设于支撑管2的相应侧面上,故能够更有效的对站岗亭周边进行降温,不会出现冷风仅集中于一处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