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节能保温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2402发布日期:2018-07-13 18:3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节能保温墙体。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保持室内恒定的温度才会让我们感觉更舒适,比如冬天的取暖和夏天的制冷,都是以消耗化石资源才能发生的,据统计在空调使用季节,空调消耗为建筑耗电的44%~51%,因此室内保温隔热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现有的室内保温多用保温板实现保温功能,并没有充分利用外界资源进行节能保温,专利号为CN201520637930.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墙体结构,该专利利用风能进行发电,同时将收集的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为室内供电实现节能功能。

现有的节能保温墙体中并没有通过风能实现保温功能的墙体,同时墙体在实现发热保温的过程中也没有过温保护功能,安全性能差,资源利用不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安全性能差和资源利用不充分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节能保温墙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层建筑节能保温墙体,包括:基板、发热板层、能源转换装置和外墙;所述发热板层包括发热衬板层和面板层,所述发热衬板层与基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面板层为内部铺设有金属导电条的玻璃,所述金属导电条导线连接能源转换装置的储能电源,所述能源转换装置包括风能孔、风能组件和储能电源,所述外墙沿高度方向设置有风能组件,所述风能组件位于风能孔内,风能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电机,所述风扇与发电机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储能电源与发电机导线连接,所述储能电源储存发电机的电能;

还包括温度监测装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包括过温保护电路,所述过温保护电路包括温度检测电路和电压输出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五电阻(R5)和第一三极管(T1),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电源端(VCC),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还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所述电压输出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二极管(D)和NMOS管(U1);所述NMOS管(U1)的漏极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NMOS管(U1)的源极接地,NMOS管(U1)的栅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的阳极,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还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导电条组成网格状铺设在玻璃内部。

所述风能组件沿外墙高度为至少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阻为可变电阻。

所述NMOS管的漏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之间还连接第四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集风能,将风能转换为电能为墙体加热实现节能和保温的功能,充分利用风能资源,节约能耗,保温效果好;同时在实现墙体保温的过程中增加过温保护作用,使墙体通过转换的电能发热的过程中安全性能高;该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简易,操作简便,同时过温保护电路稳定性高,安装简单,占用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温保护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层建筑节能保温墙体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基板,2-发热板层, 3-外墙,4-能源转换装置,41-风能孔,42-风扇,43-发电机,44-储能电源,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T1-第一三极管,C1-第一电容,D -二极管,U1-NMOS管,VCC -电源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高层建筑节能保温墙体,包括:基板1、发热板层2、能源转换装置4和外墙3;所述发热板层2包括发热衬板层和面板层,所述发热衬板层与基板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面板层为内部铺设有金属导电条的玻璃,所述金属导电条导线连接能源转换装置4的储能电源44,所述能源转换装置4包括风能孔41、风能组件和储能电源44,所述外墙3沿高度方向设置有风能组件,所述风能组件位于风能孔41内,风能组件包括风扇42和发电机43,所述风扇42与发电机43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储能电源44与发电机43导线连接,所述储能电源44储存发电机43的电能;通过风扇的转动为发电机产生电能,充分利用高层建筑接收到的风能,节约能耗,实现环保节能;同时发热板层2包括发热衬板层和面板层,所述发热衬板与基板1螺钉连接,安装与拆卸都更加简单方便,面板层为玻璃,耐温强度高,传递热能快速,能有效的实现保温功能;

还包括温度监测装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包括过温保护电路,所述过温保护电路包括温度检测电路和电压输出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五电阻R5和第一三极管T1,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电源端VCC,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还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所述电压输出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二极管D和NMOS管U1;所述NMOS管U1的漏极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NMOS管U1的源极接地,NMOS管U1的栅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的阳极,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还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导通电压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本实用新型将第一三极管T1作为温度传感器贴设于温度变化的面板层玻璃上,当电路处于正常温度下工作时,通过调节第二电阻R2的阻值设定第一三极管T1的导通电压,使第一三极管T1在正常温度时无法导通,处于截止的状态,同时NMOS管U1也处于截止的状态,此时无电压输出;当电路检测到温度升高时,第一三极管T1受热升温,第一三极管T1的导通电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此时第一三极管T1能够导通,电源VCC为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提供电流,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为NMOS管U1提供电流,同时对第一电容C1充电,稳定NMOS管U1的栅极电压,使NMOS管U1处于持续导通的状态,电路的电压输出端u0输出过温保护信号,此时储能电源44不再向金属导电条传递电能进行加热从而实现过温保护功能,提高了安全性能,保温效果更佳;其中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均为分压电阻,通过调节分压电阻实现第一三极管T1的导通;第三电阻R3与第五电阻R5均为限流电阻,保证电路稳定性;同时采用NMOS管U1比起采用三极管更加节能,且功耗小。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导电条组成网格状铺设在玻璃内部;所述金属导电条以网格状铺设在玻璃内部,使金属导电条在加热的过程中使玻璃的温度升高的更加均匀,提高了玻璃在加热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同时玻璃向基板传递热能时也更加均匀,使室内温度能均匀升高,实现保温。

所述风能组件沿外墙3高度为至少三个;所述风能组件可根据外墙高度进行增减,高效利用风能,充分利用资源,节约能耗。

所述第二电阻R2为可变电阻;通过调节可变电阻可以改变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公共端的电压,通过设定一可变电阻,即可固定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无需调节两个电阻的阻值,使得电压调节更加方便快速。

所述NMOS管U1的漏极与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之间还连接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为限流电阻,同时第四电阻R4与第二电阻R2并联实现分压作用,降低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公共端的电压,增大第一电阻R1两端的电压差。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