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海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7022发布日期:2018-09-07 22:10阅读:20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娱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人工造浪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上乐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水上乐园娱乐性强,但市场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为此,出现了一些新颖的水上娱乐项目和装置,如近年来出现了造浪装置,在水池上造出波浪,提高娱乐的刺激性,吸引更多的游客。

现有的制造波浪的装置依靠负压抽吸作用,制造出的波浪较为平缓,反复制造出来的波浪一成不变,时间长后对游客的吸引力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制造出的波浪大小的人工海啸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海啸装置包括海浪池,海浪池的一侧设有造浪装置,造浪装置包括真空阀机房和真空仓,真空阀机房内设有抽真空装置,抽真空装置通过抽吸管路与真空仓相连通;真空仓向下与海浪池相连通;真空阀机房与真空仓之间连接有连通管,连通管上设有真空电磁阀;真空阀机房侧壁设有与大气相通的窗口;

所述真空仓顶壁向上连接有压力室和空气增压泵,空气增压泵通过增压管路与压力室相连接;压力室连接有压力释放管,压力释放管向下伸入真空仓顶部,且压力释放管下端设有开口向下的喇叭口,压力释放管上设有排压电磁阀。

所述抽真空装置为真空泵机组。

所述真空仓的水平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结构,且真空仓的下部侧壁朝向海浪池的中部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真空仓内设有第一压力表,所述压力室内设有第二压力表;真空阀机房内设有电控装置,所述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真空电磁阀和排压电磁阀分别与电控装置相连接。

与真空仓相邻的海浪池池底向下凹陷形成造浪凹槽,造浪凹槽朝向海浪池中部的一侧壁向上倾斜设置。

与造浪凹槽相邻的海浪池池底上设有造浪凸棱。

真空阀机房底壁向下连接有消音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正常造浪模式和人工海啸模式之间进行自由切换,制造的波浪可大可小,给游客造成不同的游乐感受,避免波浪一成不变减小对游客的吸引力。

真空仓的水平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结构,能够使真空仓内形成的负压抽吸力的作用范围更为集中,使海浪池中的水更顺畅地吸收到真空仓中,也使吸入水量相同的条件下使吸入真空仓内的水的水位更高。

下落的水冲入造浪凹槽后,沿倾斜的槽壁向上升,在经过造浪凸棱时形成向上的冲击浪,提高造浪的汹涌程度。

正常造浪模式是不启动空气增压泵,而只通过抽真空装置在真空仓内制造负压,将海浪池内的水抽入真空仓,然后打开真空电磁阀,使大气通过真空阀机房进入真空仓,释放真空仓内的负压,从而使吸入真空仓内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回落,冲入海浪池,从而形成较为平缓的波浪。

人工海啸模式下,在开启抽真空装置、将水吸入真空仓的同时,开启空气增压泵,在压力室内形成高压。当第一压力表显示真空仓内的负压达到设定值时,关闭抽真空装置。第二压力表显示压力室内的高压也达到设定值时,电控装置打开真空电磁阀,真空仓内的真空得到释放;在真空仓内的水位开始下降的同时,打开排压电磁阀,压力室内的高压空气通过喇叭口冲入真空仓,将真空仓内的水向下压出。由于在水的自重之外提供了额外的向下的气压,因此能够更迅速地将真空仓内的水压入海浪池,从而制造更大的波浪。

真空阀机房底壁向下连接有消音装置,能够降低抽真空装置工作时以及真空仓内真空释放时的噪音。

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在现有造浪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无须推倒重建,降低了造浪装置的升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海啸装置包括海浪池1,海浪池1的一侧设有造浪装置,造浪装置包括真空阀机房2和真空仓3,真空阀机房2内设有抽真空装置4,抽真空装置4通过抽吸管路5与真空仓3相连通;真空仓3向下与海浪池1相连通;真空阀机房与真空仓3之间连接有连通管6,连通管6上设有真空电磁阀7;真空阀机房2侧壁设有与大气相通的窗口8;

所述真空仓3顶壁向上连接有压力室9和空气增压泵10,空气增压泵10通过增压管路20与压力室9相连接;压力室9连接有压力释放管11,压力释放管11向下伸入真空仓3顶部,且压力释放管11下端设有开口向下的喇叭口12,压力释放管11上设有排压电磁阀13。

所述抽真空装置4为真空泵机组。

所述真空仓3的水平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结构,且真空仓3的下部侧壁朝向海浪池1的中部方向倾斜设置。

真空仓3的水平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结构,能够使真空仓3内形成的负压抽吸力的作用范围更为集中,使海浪池1中的水更顺畅地吸收到真空仓3中,也使吸入水量相同的条件下使吸入真空仓3内的水的水位更高。

所述真空仓3内设有第一压力表14,所述压力室9内设有第二压力表15;真空阀机房2内设有电控装置16,所述第一压力表14、第二压力表15、真空电磁阀7和排压电磁阀13分别与电控装置16相连接。

与真空仓3相邻的海浪池1池底向下凹陷形成造浪凹槽17,造浪凹槽17朝向海浪池1中部的一侧壁向上倾斜设置。

与造浪凹槽17相邻的海浪池1池底上设有造浪凸棱18。

电控装置16采用51或52单片机。

真空阀机房底壁向下连接有消音装置19,能够降低抽真空装置工作时以及真空仓内真空释放时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有两种工作模式,一是正常造浪模式,二是人工海啸模式。

正常造浪模式是不启动空气增压泵10,而只通过抽真空装置4在真空仓3内制造负压,将海浪池1内的水抽入真空仓3,然后打开真空电磁阀7,使大气通过真空阀机房2进入真空仓3,释放真空仓3内的负压,从而使吸入真空仓3内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回落,冲入海浪池1,从而形成较为平缓的波浪。

人工海啸模式下,在开启抽真空装置4、将水吸入真空仓3的同时,开启空气增压泵10,在压力室9内形成高压。当第一压力表14显示真空仓3内的负压达到设定值时,关闭抽真空装置4。第二压力表15显示压力室9内的高压也达到设定值时,电控装置16打开真空电磁阀7,真空仓3内的真空得到释放;在真空仓3内的水位开始下降的同时,打开排压电磁阀13,压力室9内的高压空气通过喇叭口12冲入真空仓3,将真空仓3内的水向下压出。由于在水的自重之外提供了额外的向下的气压,因此能够更迅速地将真空仓3内的水压入海浪池1,从而制造更大的波浪。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正常造浪模式和人工海啸模式之间进行自由切换,制造的波浪可大可小,避免波浪一成不变减小对游客的吸引力。

下落的水冲入造浪凹槽17后,沿倾斜的槽壁向上升,在经过造浪凸棱18时形成向上的冲击浪,提高造浪的汹涌程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