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式组合型绿色屋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3676发布日期:2018-07-07 20:53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景观式组合型绿色屋顶系统,属于环保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发展程度较高的大都市里,建筑物的屋顶基本处于空置状态,且难以加以运用,导致大量的空地面积浪费。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不仅加速了城市“热岛效应”,也导致了城市不透水区域的大幅增加,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内涝排水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近年来,“海绵城市”的理念在解决城市内涝方面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陆续被写入各级地市的建设规划当中。绿色屋顶作为海绵城市中年径流总量控制和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已引起越来越广泛关注。绿色屋顶即利用建筑物屋顶提供绿化,在屋顶种植植物,提高能源了利用效率,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不仅增添了城市的景观绿化,也改善了雨水快速汇集带来的城市内涝问题。

在现有的绿色屋顶系统结构中,通常情况下,植物被就地种植且起初的覆盖率一般小于60%,一般需要9个月到1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完全覆盖;而在大雨天气里,由于没有足够的植被和根部将生长介质保持在适当位置处,因此生长介质很可能被大雨冲走或侵蚀。现有的托盘技术,可以将生长完成的植物进行直接移植,从而有效解决生长介质被冲刷的问题,但如果将现有的托盘技术直接应用于绿色屋顶的建设中或多或少还存在着资源得不到保护,屋顶泄漏甚至蚊虫滋生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绿色屋顶的不足,提出一种施工方便,操作简单,具有景观文化效果的组合型绿色屋顶的构筑元件及其组合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景观式组合型绿色屋顶系统,其结构包括防水层、蓄水排板层和单体构筑元件;其中防水层的上表面设有蓄水排板层,蓄水排板层的上表面排列有若干单体构筑元件,单体构筑元件之间通过连接卡口和连接卡槽紧密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采用单元式构件,构件之间可以互相拼接组合,形成排列结构,错落有致,也可以在不同的构筑元件中种植不同颜色和种类的植物,集景观-建筑-文化为一身,从而形成独特的屋顶艺术文化;

2)单元化的构件可以预制件形式在工业上进行大批量生产,避免现场施工的诸多不便和带来的不良影响;

3)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结构轻巧,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

4)具有蓄水和净水作用,调蓄雨洪,削弱洪峰,有效降低屋面雨水径流及减少雨水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景观式组合型绿色屋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 是景观式组合型绿色屋顶的单体构筑元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3 是景观式组合型绿色屋顶的单体构筑元件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中1为防水层,2为蓄水板层,3为单体构筑元件,4为方形孔口,5为连接卡口,6为连接卡槽,7为圆形孔口,8,9,10,11均为侧面构件,12为底部构件,13为植被层,14为营养基质层,15为给水厂污泥层,16为土工布层,17为保湿层,18为绿色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对照附图1,一种景观式组合型绿色屋顶系统,其结构包括防水层1、蓄水排板层2和单体构筑元件3;其中防水层1的上表面设有蓄水排板层2,蓄水排板层2的上表面排列有若干单体构筑元件3,单体构筑元件3之间通过连接卡口5和连接卡槽6紧密相连,形成有机整体,可以防风,并因蓄水排板层2的铺设坡度而形成落差,便于雨水溢流。

对照附图2,所述的单体构筑元件3为中空敞开式长方体构造,其结构包括方形孔口4、连接卡口5、连接卡槽6、圆形孔口7、左侧面构件8、后侧面构件9、前侧面构件10、右侧面构件11、底部构件12;其中左侧面构件8、后侧面构件9、前侧面构件10、右侧面构件11围绕底部构件12组成长方体构造,4个侧面构件的高度相同,左侧面构件8和右侧面构件11两个构件的长度略长于后侧面构件9和前侧面构件10;底部构件12为正方形,其中心设有圆形孔口7,便于雨水流入蓄水排板层2;左侧面构件8的中心设有凹陷的连接卡槽6,右侧面构件11的中心设有凸起的连接卡口5,连接卡口5与连接卡槽6的形状相对应;左侧面构件8、后侧面构件9、前侧面构件10、右侧面构件11的上端中间位置分别设有1个方形孔口4,便于搬运和安装构件,同时相互连通,形成溢流通道。

对照附图3,所述的单体构筑元件3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保湿层17、土工布层16、给水厂污泥层15、营养基质层14、植被层13及绿色植物18,植被层13的上表面和单体构筑元件3的侧面顶部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单体构筑元件3内部的4个侧面上设有土工布层16。

所述的防水层1设于建筑物屋顶上;所述的蓄水排板层2具有凹凸结构,向下凹陷的结构用于蓄水,向上凸起的结构的顶部设有排水孔用于排水;蓄水排板层2的上表面与屋顶平面之间具有一定坡度,且坡向建筑物排水管,便于直接排入建筑物排水管道。

实施例

图1示出了一种景观式组合型绿色屋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在屋顶自下而上地铺设防水层1和厚度2cm左右的蓄水排板层2,蓄水排板层2的表面铺设有6个单体构筑元件3,以3×2的形式组合,单体构筑元件3之间通过梯形的连接卡口5和连接卡槽6紧密连接。

每个单体构筑元件3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铺设保湿层17、土工布层16、给水污泥层15、营养基质层14和植被层13,4个侧壁上也铺设一层土工布层16,植被层13上可根据当地气候及方便性选用所需种植的绿色植物18;植被层13的顶端和单体构筑元件3的侧面顶部之间留有10~15cm的高度,用于调蓄特大暴雨,并且可以有效防止单体构筑元件3的内部物质外流。

所述营养基质层14除直接采用市售基质外,还可将田园土、泥炭、珍珠岩等混合使用,从而提高该层的透水性能,其厚度优选为5~10cm,当厚度小于5cm时则不满足植物生长。

所述的给水厂污泥层15可以选用脱水的铝污泥,适宜厚度为10cm左右,该层可以起到吸附、净化、截留的作用,同时含铝污泥能够进一步絮凝去除雨水径流中的磷元素。

所述的土工布层16面密度为100~300g/m2,用来包裹所述营养基质层14和给水厂污泥层15,因此土工布层需延伸至营养基质层至少1cm以上。

所述保湿层17可以采用多孔的蓄水材料,用来储存少量雨水,干旱天气能对植物提供水分。

所述的单体构筑元件3的各组成部件可采用轻质而坚固的材料,通过模型浇筑工艺预制而成;单体构筑元件3的内部也可提前进行铺设种植,在建设屋顶的现场互相拼接,呈现出所需的屋顶景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