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EPS模块保温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982发布日期:2019-01-04 22:54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EPS模块保温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墙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EPS模块保温墙板。



背景技术:

EPS模块保温墙板(又称苯板)是可发性聚苯乙烯板的简称,是由原料经过预发、熟化、成型、烘干和切割等制成。它既可制成不同密度、不同形状的泡沫制品,又可以生产出各种不同厚度的泡沫板材。广泛用于建筑、保温、包装、冷冻、日用品,工业铸造等领域,也可用于展示会场、商品橱、广告招牌及玩具之制造,为适应国家建筑节能要求主要应用于墙体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的材料,而目前,市场上的保温墙板存在内外保温板之间连接体构造不合理,影响结构强度,墙板上的定位槽设置不合理,搬运时墙板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EPS模块保温墙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外保温板之间连接体构造不合理,影响结构强度,墙板上的定位槽设置不合理,搬运时墙板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EPS模块保温墙板,包括:

平行设置的内墙板、外墙板,所述内墙板、所述外墙板通过连接体连接,

所述内墙板的一端、所述外墙板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凸起,两者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内墙板的顶端、所述外墙板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凸起,两者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内墙板的内表面、外表面、所述外墙板的内表面、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燕尾凹槽,

所述第二凸起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圆弧形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圆弧形定位槽,或者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圆弧形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圆弧形定位槽。

进一步,所述连接体包括连接条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条两端的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内墙板或所述外墙板内,所述连接条表面设置有若干孔洞,

所述连接条、所述底板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直角三角形设置,且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条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连接条与所述底板为一体设置,且相互垂直。

进一步,所述连接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三平面的夹角均为90°~180°,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三平面的外侧边均设置有梯形凹陷。

进一步,所述圆弧形定位槽、所述圆弧形定位凸起均两两相对设置,且均为半圆形,位于所述第二凸起同侧的所述圆弧形定位凸起间距为150mm,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同侧的所述圆弧形定位槽间距为150mm。

进一步,所述内墙板、所述外墙板间还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第一燕尾凹槽的第一燕尾凸起。

进一步,所述插板的顶端、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凸起、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凸起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与另一块所述插板连接定位的方形定位凸起,所述第三凹槽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与另一块所述插板连接定位的方形定位槽。

进一步,所述插板表面设置有用于与相邻的另一块所述插板连接的第二燕尾凹槽。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体可以将外墙板与内墙板稳定的连接起来,第一凸起、第一凹槽可以将若干个内墙板或若干个外墙板在水平方向插接起来,第二凸起、第二凹槽可以使若干个内墙板或若干个外墙板在竖直方向插接起来,这样的设计,使得墙板在插接时更加便捷,第一燕尾凹槽的设置可以让插板插接进内外墙板之间,使内外墙板之间的构造更加牢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圆弧形定位凸起、圆弧形定位槽的设置,可以使墙板在竖直方向插接时定位更准确,且可以使墙板间插接的更稳固,圆弧形定位凸起、圆弧形定位槽设计为圆弧形,也可以降低墙板的损坏率,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条表面设置有若干孔洞,可以在绑扎搬运时更加方便,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加强筋的设置可以让连接体的结构强度更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体设置有三个平面,相较于水平面的设置,这样的构造结构强度更强,第一平面、第三平面的外侧边均设置有梯形凹陷,这样的设计可以使连接体与墙板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中位于同侧的圆弧形定位凸起、圆弧形定位槽间距均为mm,这样的设计可以在使墙板插接更牢固的基础上,大大降低墙板或圆弧形定位凸起、圆弧形定位槽的损坏率,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5、本实用新型中内墙板、外墙板间设置有插板,可以使内墙板、外墙板之间的构造更加牢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6、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凸起、第三凹槽的设置使得插板插接时更加简便易操作,方形定位槽、方形定位凸起的设置使插板插接时定位准确,插接牢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墙板、外墙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墙板、外墙板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墙板、外墙板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体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体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插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插板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插板主视图;

图中:1-内墙板,11-第一凸起,12-第一凹槽,2-外墙板,21-第二凸起,22- 第二凹槽,23-定位凸起,24-定位槽,3-连接体,31-连接条,32-底板,33-加强筋,311-孔洞,312-第一平面,313-第二平面,314-第三平面,315-梯形凹陷, 4-插板,41-第三凸起,42-第三凹槽,43-方形定位槽,44-方形定位凸起,46-第一燕尾凹槽,47-第一燕尾凸起,48-第二燕尾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钢筒的水压试验机,包括:

平行设置的内墙板1、外墙板2,内墙板1、外墙板2通过连接体3连接,

内墙板1的一端、外墙板2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凸起11,两者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凹槽12,内墙板1的顶端、外墙板2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凸起21,两者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二凹槽22,内墙板1的内表面、外表面、外墙板2的内表面、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一燕尾凹槽46,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体3可以将外墙板与内墙板稳定的连接起来,第一凸起 11、第一凹槽12可以将若干个内墙板或若干个外墙板在水平方向插接起来,第二凸起21、第二凹槽22可以使若干个内墙板或若干个外墙板在竖直方向插接起来,这样的设计,使得墙板在插接时更加便捷,第一燕尾凹槽46的设置可以让插板4插接进内外墙板之间,使内外墙板之间的构造更加牢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第二凸起21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圆弧形定位凸起23,第二凹槽22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圆弧形定位槽24,或者第二凹槽22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圆弧形定位凸起23,第二凸起21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圆弧形定位槽24。

本实用新型中圆弧形定位凸起23、圆弧形定位槽24的设置,可以使墙板在竖直方向插接时定位更准确,且可以使墙板间插接的更稳固,圆弧形定位凸起 23、圆弧形定位槽24设计为圆弧形,也可以降低墙板的损坏率,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进一步,连接体3包括连接条31和设置在连接条31两端的底板32,底板设置在内墙板1或所述外墙板2内,连接条31表面设置有若干孔洞311,

连接条31、底板32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33,加强筋33为直角三角形设置,且分别设置在连接条31的两侧。

进一步,连接条31与底板32为一体设置,且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条31表面设置有若干孔洞311,可以在绑扎搬运时更加方便,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加强筋的设置可以让连接体3的结构强度更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进一步,连接条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312、第二平面313、第三平面314,第二平面313与第一平面312、第三平面314的夹角均为90°~180°,第一平面312、第三平面314的外侧边均设置有梯形凹陷315。

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体设置有三个平面,相较于水平面的设置,这样的构造结构强度更强,第一平面312、第三平面314的外侧边均设置有梯形凹陷315,这样的设计可以使连接体与墙板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进一步,圆弧形定位槽24、圆弧形定位凸起23均两两相对设置,且均为半圆形,位于第二凸起21同侧的圆弧形定位凸起23间距为150mm,位于第二凹槽22同侧的圆弧形定位槽24间距为150mm。

本实用新型中位于同侧的圆弧形定位凸起23、圆弧形定位槽24间距均为 150mm,这样的设计可以在使墙板插接更牢固的基础上,大大降低墙板或圆弧形定位凸起23、圆弧形定位槽24的损坏率,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进一步,内墙板1、外墙板2间还设置有插板4,插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插入第一燕尾凹槽46的第一燕尾凸起47。

本实用新型中内墙板1、外墙板2间设置有插板4,可以使内墙板1、外墙板2之间的构造更加牢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进一步,插板4的顶端、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凸起41、第三凹槽42,第三凸起4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与另一块插板4连接定位的方形定位凸起44,第三凹槽42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与另一块插板4连接定位的方形定位槽43。

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凸起41、第三凹槽42的设置使得插板4插接时更加简便易操作,方形定位槽43、方形定位凸起44的设置使插板4插接时定位准确,插接牢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进一步,插板4表面设置有用于与相邻的另一块插板4连接的第二燕尾凹槽48。

本实用新型中插板4表面设置有第二燕尾凹槽48,第二燕尾凹槽48与第一燕尾凹槽46的尺寸相同,第一燕尾凸起47也可以插入其中,可以增强墙板的构造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